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學玻璃研磨拋光系統,屬于玻璃研磨拋光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光學晶體、精密閥門、光學玻璃、平板顯示器的需求日益增加,這些材料主要通過研磨拋光手段達到使用要求。玻璃深加工制作光學玻璃的過程中,需要對玻璃進行研磨然后再拋光,然而,現有的研磨裝置對玻璃表面的研磨拋光效果有待提高,設備所占空間較大,不能根據需要合理安排。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光學玻璃研磨拋光系統,該研磨拋光系統設計合理,能夠有效提高研磨拋光效果,可跟據需要連接相關子設備,合理安排空間。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光學玻璃研磨拋光系統,包括交替排列的拋光機構和研磨機構,所述拋光機構包括基座、固定于基座的支撐桿、拋光輔具和拋光工作盤,拋光輔具與支撐桿相連,所述研磨機構通過搖桿與支撐桿末端相連,支撐桿末端底部還設有滑塊,與支撐桿末端相鄰的另一拋光機構具有滑臺,所述支撐桿連有第一動力裝置,在所述第一動力裝置的帶動下,滑塊沿滑臺滑動,拋光輔具和研磨機構隨支撐桿擺動,所述研磨機構包括與搖桿相連的偏心研磨輪。
優選地,所述拋光工作盤包括裝有待磨玻璃的上料盤、裝有拋光墊的下磨盤和拋光漿池,下磨盤置于所述拋光漿池內,且所述下磨盤連有帶動下磨盤自傳的第二動力裝置,所述拋光輔具末端具有抵觸部,所述抵觸部連有觸棒,所述上料盤頂部具有與所述觸棒相抵觸的連接塊。
優選地,所述拋光輔具還包括輔具主體和定位機構,所述輔具主體上具有限高孔,所述抵觸部設于所述輔具主體,所述定位機構一端套設于所述支撐桿上,另一端沿所述限高孔向下延伸,調整好所述抵觸部相對于支撐桿的高度差后,利用緊固件穿過限高孔抵住定位機構定位。
優選地,所述滑臺為具有弧度的板件,所述滑臺表面具有沿滑動方向設置的凹槽,所述凹槽呈曲線或折線,所述凹槽內裝有潤滑液。
優選地,所述上料盤包括盤殼和載具,所述載具部分容置于盤殼內,所述載具表面粘接有若干待磨玻璃。
優選地,所述拋光機構和研磨機構排列成環形或線形生產線。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研磨拋光系統設計合理,能夠有效提高研磨拋光效果,可跟據需要連接相關子設備,合理安排空間。系統中拋光機構和研磨機構交替排列,而研磨機構與下一組中的拋光機構通過滑臺型銜接,因此可根據實際生產情況選擇合適數量的拋光機構和研磨機構,多組拋光機構和研磨機構可以連接成線形生產線或環形生產線。
附圖說明
圖1是優選實施例中研磨拋光系統的俯視圖;
圖2是圖1中拋光工作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上料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1中拋光輔具的側視圖;
圖5是圖1中研磨機構在系統中的俯視圖;其中:
1. 拋光工作盤,11. 上料盤,111. 連接塊,112. 盤殼,113. 載具,114. 膠條,115.待磨玻璃,12. 下磨盤,121.拋光墊,13. 拋光漿池,2. 拋光機構,21. 輔具主體,22. 定位機構,23.抵觸部,24. 觸棒,3. 研磨機構,33. 研磨輪,331. 導向桿,333.凹槽,34. 搖桿,342.固定頭,35.滑臺,351. 溝槽,36.緊固件,37.限高孔,4. 基座,5. 支撐桿,51. 滑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5所示,一種光學玻璃研磨拋光系統,包括交替排列的拋光機構2和研磨機構3,拋光機構2包括基座4、固定于基座4的支撐桿5、拋光輔具和拋光工作盤1,拋光輔具與支撐桿5相連,研磨機構3通過搖桿34與支撐桿末5端相連,支撐桿5末端底部還設有滑塊51,與支撐桿5末端相鄰的另一拋光機構具有滑臺35,支撐桿5連有第一動力裝置,在第一動力裝置的帶動下,滑塊51沿滑臺35滑動,拋光輔具和研磨機構3隨支撐桿5擺動,研磨機構3包括與搖桿34相連的偏心研磨輪33。
具體地,研磨輪33上沿直徑方向開設凹槽333,該凹槽333的長度大于或等于研磨輪33半徑的長度,且凹槽333內沿長度方向設有導向桿331。搖桿34與研磨輪33連接的一端具有固定頭342,固定頭342能夠沿導向桿331移動,通過調節固定頭342在導向桿331的位置來改變搖桿34和研磨輪33固定點與研磨輪33圓心的距離,即調節偏心的程度。 偏心研磨更有利于充分研磨,提高研磨質量。
拋光工作盤1包括裝有待磨玻璃的上料盤11、裝有拋光墊121的下磨盤12和拋光漿池13,下磨盤12置于所述拋光漿池13內,且下磨盤12連有帶動下磨盤12自傳的第二動力裝置,拋光輔具末端具有抵觸部23,抵觸部23連有觸棒24,上料盤11頂部具有與觸棒24相抵觸的連接塊111。上料盤11包括盤殼112和載具113,載具113部分容置于盤殼112內,載具113表面粘接有若干待磨玻璃115,盤殼112具有向其內壁延伸的膠條114,載具113通過膠條114與載具113固定。待磨玻璃(片)115通過膠粘固定于載具113上,載具113上可以固定多個大小形狀相同或不同的待磨玻璃片115,簡單實用,提高加工效率。
拋光輔具還包括輔具主體21和定位機構22,輔具主體21上具有限高孔37,抵觸部設于輔具主體21,定位機構22一端套設于支撐桿5上,另一端沿限高孔37向下延伸,調整好抵觸部23相對于支撐桿5的高度差后,利用緊固件36穿過限高孔37抵住定位機構22定位。
滑臺35為具有弧度的板件,滑臺35表面具有沿滑動方向設置的溝槽351,溝槽351呈曲線或折線,溝槽351內裝有潤滑液。
拋光機構2和研磨機構3排列成環形或線形生產線。當是線形生產線時,該生產線兩端均為拋光機構,且第一個拋光機構上不設置滑臺,當是環形生產線時,第一個拋光機構設置滑臺,用來與最后一個研磨機構銜接呈環。
本系統在使用時,包含一個拋光機構和研磨機構為一組計,每組的支撐桿一端固定于基座上,在第一動力裝置的帶動下,拋光輔具擺動,在拋光輔具的帶動下,觸棒抵住的上料盤也隨之擺動,此時緊貼上料盤的下磨盤自傳,對玻璃拋光,而支撐桿另一端的滑塊沿滑臺滑動,與滑塊相連的搖桿帶動研磨輪偏心轉動,研磨與拋光兩道工序同時進行。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