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熱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性能穩定的金屬加熱爐。
背景技術:
加熱爐是對金屬零件進行熱處理的裝置,廣泛應用在鋁制件、鑄鐵件、鑄鋼件等金屬零件的熱處理中,其加熱方式有電加熱、燃氣加熱、煤加熱等,通過對變容式加熱爐的爐膛進行加熱升溫,使其溫度達到工藝要求的熱處理溫度,現有技術的變容式加熱爐,其每個變容式加熱爐的爐膛的容積都是固定的,正是由于變容式加熱爐的爐膛容積是固定的,導致對爐膛進行加熱升溫時都需要將整個爐膛均勻加熱升溫,而不論待處理金屬零件數量的多少,都要求爐膛內的溫度達到設定的范圍;如果某次要求處理的金屬零件數量小于該加熱爐的設計處理量,甚至遠遠小于加熱爐的設計處理量,則存在嚴重的能源浪費現象,提高了金屬零件的熱處理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性能穩定的金屬加熱爐。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性能穩定的金屬加熱爐,包括緩沖室、殼體和氣壓閥門,所述殼體左側安裝有進料管,所述殼體下方安裝有底腳,所述殼體上方左側安裝有輔助氣體管,且輔助氣體管右側安裝有輔助液體管,所述殼體上方安裝有緩沖室,所述緩沖室內部安裝有固定桿,且固定桿下方安裝有灰塵收集器,所述殼體上方右側安裝有出氣管,且出氣管下方安裝有氣壓閥門,所述氣壓閥門內部安裝有減壓墊,所述氣壓閥門內部安裝有單向閥桿,且單向閥桿右側安裝有閥桿底座,所述殼體右側安裝有出料管,所述殼體表面安裝有觀察窗,所述殼體內部安裝有加熱管,且加熱管上方安裝有溫度檢測器,所述殼體內部安裝有熱回收管。
優選的,所述底腳共安裝有兩個,且底腳均勻安裝在殼體下方。
優選的,所述觀察窗為鋼化玻璃耐熱結構。
優選的,所述加熱管為螺旋曲折結構。
優選的,所述閥桿底座為可旋轉結構。
本實用新型中,通過殼體下方安裝的兩個底腳,能夠將加熱爐穩定的支撐起來,避免加熱爐內原料過多導致加熱爐出現塌陷的情況,通過觀察窗為鋼化玻璃耐熱結構,能夠有效的增強觀察窗自身的安全性,降低自身的外表溫度,避免發生燙傷事故,通過加熱管為螺旋曲折結構,能夠增大加熱管的加熱面積,更加高效的利用加熱管散發出料的熱量,提高了設備的能源利用率,加快了設備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性能穩定的金屬加熱爐的表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性能穩定的金屬加熱爐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性能穩定的金屬加熱爐的氣壓閥門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料管、2底腳、3輔助氣體管、4輔助液體管、5觀察窗、6緩沖室、7出氣管、8殼體、9出料管、10加熱管、11溫度檢測器、12灰塵收集器、13固定桿、14預熱回收管、15氣壓閥門、16減壓墊、17單向閥桿、18閥桿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參照圖1-2,一種性能穩定的金屬加熱爐,包括緩沖室6、殼體8和氣壓閥門15,殼體8左側安裝有進料管1,殼體8下方安裝有底腳2,殼體8上方左側安裝有輔助氣體管3,且輔助氣體管3右側安裝有輔助液體管4,能夠給殼體8加入加熱需要用到的相關物質,殼體8上方安裝有緩沖室6,緩沖室6內部安裝有固定桿13,且固定桿13下方安裝有灰塵收集器12,便于將加熱過程產生的灰塵收集起來,殼體8上方右側安裝有出氣管7,且出氣管7下方安裝有氣壓閥門15,氣壓閥門15內部安裝有減壓墊16,氣壓閥門15內部安裝有單向閥桿17,且單向閥桿17右側安裝有閥桿底座18,能夠將殼體8內部過高的氣壓進行降低,殼體8右側安裝有出料管9,殼體8表面安裝有觀察窗5,殼體8內部安裝有加熱管10,且加熱管10上方安裝有溫度檢測器11,殼體8內部安裝有熱回收管14,底腳2共安裝有兩個,且底腳2均勻安裝在殼體8下方,觀察窗5為鋼化玻璃耐熱結構,能夠有效的增強觀察窗5自身的安全性,降低自身的外表溫度,加熱管10為螺旋曲折結構,閥桿底座18為可旋轉結構。
工作原理:當使用該性能穩定的金屬加熱爐時,將金屬原料通過進料管1加入到殼體8內部,之后通過輔助氣體管3和輔助液體管4將加熱需要用到的物質添加進去,啟動加熱爐,加熱管10開始工作產生高溫進行加熱,溫度檢測器11能夠檢測殼體8內部的溫度高低,通過產生的灰塵被灰塵收集器12收集起來,富余的氣體進去緩沖室6內被預熱回收管14回收后進行二次利用,避免資源的浪費,加熱完成之后通過出料管9將成品排出殼體之外,整套設備完整運行。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