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煉鋼廠渣罐結構的改進,特別是一種煉鋼渣罐分塊裝置。
背景技術:
渣罐,是冶金行業中重要的設備,是一種用于盛裝鋼鐵冶煉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熔渣的容器,兩側帶有吊裝耳軸的碗狀容器。
目前煉鋼廠煉鋼及精煉過程使用的渣罐為半圓形碗狀,煉鋼過程產生的鋼渣及澆注注余倒入渣罐,然后運往渣處理車間,將渣罐內部的鋼渣倒出,然后重復使用。由于目前使用的渣罐內部無分割,使倒入集中的鋼渣和鋼渣混合物形成較大的塊狀,重量較重,給吊運帶來困難,需要大噸位的吊車,同時由于大塊無法加入轉爐,需要分割處理,處理難度較大。渣罐傾倒需采取磕碰、倒扣等方式才能將冷鋼翻出渣罐,造成渣罐外殼變形、耐火材料涂層剝落等情況發生,降低了渣罐的使用壽命,增加備件成本消耗。
傳統渣罐使用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渣罐內部無分割,使倒入集中的鋼渣和鋼渣混合物形成較大的塊狀,重量較重,給吊運帶來困難,需要大噸位的吊車,吊車費用較高,增加生產成本。
2、由于渣罐內部形成的大塊無法直接加入轉爐,需要分割處理,處理難度較大,需要氧氣燒氧切割,不僅增加氧氣消耗,而且燒氧過程產生大量煙氣,造成環境污染。
3、渣罐傾倒需采取磕碰、倒扣等方式才能將內部冷鋼及鋼渣混合物翻出渣罐,造成渣罐外殼變形、耐火材料涂層剝落等情況發生,降低了渣罐的使用壽命,增加備件成本消耗
4、渣罐傾翻操作較為困難,翻出的渣罐產生沖擊,對周圍的作業人員存在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煉鋼渣罐分塊裝置,其結構合理,方便渣罐傾翻,可以防止渣罐外殼變形、耐火材料涂層剝落等情況發生,降低渣罐傾翻過程的損壞現象,提高渣罐的使用壽命,方便吊運,可以降低鋼渣處理的人力、物力的消耗,降低職工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煉鋼渣罐分塊裝置,包括由鋼板構成的渣罐,在渣罐上設置著對稱的耳軸,在渣罐內設置著由耐火材料構成網格狀的分割腔,其中位于渣罐中部均布著完整分割腔,完成分割腔的形狀為四棱錐柱形的分割腔,完整分割腔上口的長邊長度為40cm,短邊長度為35cm,下口的長邊長度為20cm,短邊長度為18cm,完整分割腔的深度為2-2.5cm。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進內容如下:
在渣罐內部使用耐火磚修砌成網格狀,將渣罐內部分割成若干小方格,當放入的鋼渣、事故鋼水等冷卻凝結后成為小塊,傾翻操作容易,而且不需要對鋼渣、事故鋼水等大塊進行分割后續處理,減少了鋼渣處理工序。
主要改進效果:
1、渣罐內部分割成小塊,使倒入其中的鋼渣和鋼渣混合物形成較小的塊狀,方便吊運,降低了使用大噸位的吊車的費用,可以降低生產成本。
2、由于渣罐內部形成的小塊可以直接加入轉爐,不需要分割處理,減少了渣罐處理的工序,可以降低現場職工的勞動強度。
3、降低了氧氣消耗,減少了燒氧過程產生的大量煙氣,可以提高環境保護效果。
4、渣罐傾倒容易,可以防止渣罐外殼變形、耐火材料涂層剝落等情況發生,提高渣罐的使用壽命,降低備件成本消耗
5、渣罐傾翻操作安全可靠,降低渣罐處理過程的安全隱患。
6、可以減少渣罐的投入數量,成本相比較改進前降低約30%左右。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方便渣罐傾翻,防止了渣罐外殼變形、耐火材料涂層剝落等情況發生,降低了渣罐傾翻過程的損壞現象,提高了渣罐的使用壽命,方便吊運,降低了鋼渣處理的人力、物力的消耗,降低了職工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煉鋼渣罐分塊裝置,如圖1所示,包括由鋼板構成的渣罐1,在渣罐1上設置著對稱的耳軸2,在渣罐1內設置著由耐火材料構成網格狀的分割腔,其中位于渣罐1中部均布著完整分割腔3,完成分割腔3的形狀為四棱錐柱形的分割腔,完整分割腔3上口的長邊長度為40cm,短邊長度為35cm,下口的長邊長度為20cm,短邊長度為18cm,完整分割腔3的深度為2-2.5cm。與渣罐1內壁相連接構成的分割腔為不規則分割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