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用于真空蒸餾爐進行合金、化合物真空蒸餾時使用的坩堝頸,屬于有色金屬真空冶金技術。
背景技術:
真空蒸餾爐處理合金、化合物時,由于物料形狀不定、密度不一、揮發量不同等多種因素同時影響著真空蒸餾爐生產,這些因素會直接造成真空蒸餾爐生產效率不穩定。當真空蒸餾爐處理高孔隙率、低密度、破碎率低的塊狀物料(如鋅鋁合金塊、氧化鋅錫粉),裝料坩堝裝料量明顯下降,裝入重量只有其他物料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待塊狀物料融化后的熔池較小,嚴重降低了真空蒸餾爐的生產能力。當真空蒸餾爐處理揮發量大且不易冷凝的物料(如錫鉍合金),大量揮發物難以在短時間內冷凝下來,導致物料在裝料坩堝內不斷的蒸發、冷凝,難以冷凝收集,嚴重影響真空蒸餾爐生產周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正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真空蒸餾爐用坩堝頸,其結構簡單、造價低廉、并能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高度、管徑、管壁開孔數量、連接方式的調整,以適應真空蒸餾爐的生產需求,以解決裝料少、冷凝面小、收料少、生產時間長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真空蒸餾爐用坩堝頸,本實用新型特征在于:采用石墨或碳化硅材質,中通管狀結構,在中通管上端面設有上方定位槽,下端面設有下方定位槽。
本實用新型的中通管狀結構以配合裝料坩堝、收集器使用。
本實用新型上方定位槽、下方定位槽設為連續槽或間斷槽,開設于坩堝頸上、下端面的內圈或外圈,能使坩堝頸定位、配合于裝料坩堝、收集器上。
本實用新型在中通管管壁上可根據生產需求開設管壁孔或不開設管壁孔,開設管壁孔時,管壁孔與中通管管壁可垂直開孔或根據需要形成一定夾角開孔。
本實用新型的中通管管壁外側可根據生產需求開設吊取凹槽或不開設吊取凹槽,開設吊取凹槽時,吊取凹槽設為軸向至少一個,槽寬根據需要進行加工。
針對裝料少且需要外揮收集物料的物料(如熱鍍鋅渣),可使用在管壁均勻開向上出氣的斜孔坩堝頸安裝于裝料坩堝上方的方式,增加裝料坩堝裝入量的同時斜孔坩堝頸能減少蒸汽氣道,在較低的位置使揮發蒸汽外揮收集,減少生產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針對裝料少、氣道短且不需外揮收集物料,可使用無孔坩堝頸安裝于裝料坩堝上方的方式,增加裝料坩堝裝料量,增加蒸汽蒸發氣道,便于揮發物在收集盤處冷凝收集,減少生產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針對解決冷凝面小、收料少且不需外揮收集的物料(如氧化砷收集),可使用無孔坩堝頸安裝于收料器上方的安裝方式,增加收料器冷凝面,加速蒸汽冷凝、收集,減少冷卻時間、增加收料量,降低生產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積極效果:坩堝頸能增加裝料坩堝的裝料量、增加收料量,降低生產成本等諸多優點,同時坩堝頸易于加工,存放方便,價格低廉,便于拆裝、清理,同時一個坩堝頸能在多個真空蒸餾爐中替換使用,還能在一個真空蒸餾爐中使用幾個坩堝頸以達到生產目的、需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斜孔、有吊取凹槽坩堝頸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上端截面定位槽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下端截面定位槽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的俯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無孔、有吊取凹槽坩堝頸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俯視圖;
圖中1為上方定位槽,2為中通管,3為下方定位槽,4為管壁孔,5為坩堝頸吊取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5一種真空蒸餾爐用坩堝頸,本實用新型特征在于:采用石墨或碳化硅材質,中通管狀結構,在中通管2上端面設有上方定位槽1,下端面設有下方定位槽3。
本實用新型的中通管狀結構以配套的裝料坩堝、收集器使用。上方定位槽1、下方定位槽3可為連續槽或間斷槽,開設于坩堝頸上、下端面的內圈或外圈,能使坩堝頸定位、配合于裝料坩堝、收集器上。
本實用新型在中通管2管壁上可根據生產需求開設管壁孔4或不開設管壁孔4,開設管壁孔4時,管壁孔4與中通管2管壁可垂直開孔或根據需要形成一定夾角開孔。
本實用新型的中通管2管壁外側可根據生產需求開設吊取凹槽5或不開設吊取凹槽5,開設吊取凹槽5時,吊取凹槽5設為軸向至少一個,槽寬根據需要進行加工。
實施例1:針對裝料少且需要外揮收集物料的物料(如熱鍍鋅渣),可使用在管壁均勻開向上出氣的斜孔坩堝頸安裝于裝料坩堝上方的方式,增加裝料坩堝裝入量的同時斜孔坩堝頸能減少蒸汽氣道,在較低的位置使揮發蒸汽外揮收集,減少生產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實施例2:針對裝料少、氣道短且不需外揮收集物料,可使用無孔坩堝頸安裝于裝料坩堝上方的方式,增加裝料坩堝裝料量,增加蒸汽蒸發氣道,便于揮發物在收集盤處冷凝收集,減少生產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實施例3:針對解決冷凝面小收料少且不需外揮收集的物料(如氧化砷收集),可使用無孔坩堝頸安裝于收料器上方的安裝方式,增加收料器冷凝面,加速蒸汽冷凝、收集,減少冷卻時間、增加收料量,降低生產時間、降低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