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濕法冶金行業,特別是一種濕法冶金行業固液分離裝置。
背景技術:
濕法冶金行業中,當金屬冶煉出來后都需要將其與冶煉溶劑分離,大部分的企業直接將固體金屬與溶劑分離,金屬上還附著有溶劑,存放時污染環境,對儲存設備造成腐蝕,分離后的溶液也會造成污染和浪費不符合經濟、環保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濕法冶金行業固液分離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濕法冶金行業固液分離裝置,包括儲液罐、回收罐、蒸餾和冷凝系統、固液分離裝置、電積系統和PH調節槽,儲液罐出口與蒸餾和冷凝系統入口連接,蒸餾和冷凝系統第一出口與固液分離裝置入口連接,固液分離裝置液體出口與電積系統入口連接,電積系統出口與PH調節槽入口連接,回收罐入口與蒸餾和冷凝系統第二出口連接,儲液罐與蒸餾和冷凝系統之間的管道上,蒸餾和冷凝系統與固液分離裝置之間的管道上,固液分離裝置與電積系統之間的管道上均設有閥A。
所述的儲液罐、蒸餾和冷凝系統、固液分離裝置、電積系統和PH調節槽均與PLC控制系統電連接。
所述的儲液罐、蒸餾和冷凝系統、固液分離裝置、電積系統和PH調節槽安裝在同一封閉環境中。
所述的蒸餾和冷凝系統包括蒸餾裝置和冷凝裝置,其中蒸餾裝置為減壓蒸餾裝置。
所述的固液分離裝置包括金屬析出提取裝置和清洗裝置,金屬析出提取裝置出料口通過管道與清洗裝置入料口連接。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1、 分離處來的固體金屬干凈無污染。
2、 對溶液中的輔助劑進行了回收,節約了成本。
3、 對分離后的溶液進行了處理,減小了對環境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儲液罐,2-回收罐,3-蒸餾和冷凝系統,4-固液分離裝置,5-電積系統,6-PH調節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濕法冶金行業固液分離裝置,包括儲液罐1、回收罐2、蒸餾和冷凝系統3、固液分離裝置4、電積系統5和PH調節槽6,儲液罐1出口與蒸餾和冷凝系統3入口連接,蒸餾和冷凝系統3第一出口與固液分離裝置4入口連接,固液分離裝置4液體出口與電積系統5入口連接,電積系統5出口與PH調節槽6入口連接,回收罐2入口與蒸餾和冷凝系統3第二出口連接,儲液罐1與蒸餾和冷凝系統3之間的管道上,蒸餾和冷凝系統3與固液分離裝置4之間的管道上,固液分離裝置4與電積系統5之間的管道上均設有閥A。
所述的儲液罐1、蒸餾和冷凝系統3、固液分離裝置4、電積系統5和PH調節槽6均與PLC控制系統電連接,實現了整個裝置的自動化控制,提高了效率。
所述的儲液罐1、蒸餾和冷凝系統3、固液分離裝置4、電積系統5和PH調節槽6安裝在同一封閉環境中,沒有氣體泄漏到工作環境中,安全無污染。
所述的蒸餾和冷凝系統3包括蒸餾裝置和冷凝裝置,其中蒸餾裝置為減壓蒸餾裝置,蒸餾時通過不同的壓強,將沸點不同的酸分離出來。
所述的固液分離裝置4包括金屬析出提取裝置和清洗裝置,金屬析出提取裝置出料口通過管道與清洗裝置入料口連接,將分離出來的固態金屬經過清洗,去除了溶液殘留,避免出現腐蝕和污染的現象。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儲液罐1中儲存冶煉之后的混合溶液,達到一定量之后通過控制閥A輸送到蒸餾和冷凝系統3中,將溶液中的酸等輔助劑通過減壓蒸餾的方式從溶液中蒸餾出來,并通過冷凝系統冷凝,之后通過管道輸送到回收罐2中,通過蒸餾之后的溶液繼續通過控制閥A輸送到固液分離裝置4中,在固液裝置4中溶液先進入金屬析出提取裝置中,進行金屬的析出和提取,將提取出的金屬輸送到清洗裝置中,對金屬進行清洗,將表面附著的殘余溶劑清洗干凈,避免固體金屬在儲存時出現污染和腐蝕的狀況,將剩下的溶液通過控制閥A輸送到電積系統5中,進行電解處理,進一步析出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離子,對金屬進行二次回收,最后將經過電積系統5處理的溶液輸送到PH調節槽6中,進行PH值的調節,以達到國家排放標準,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