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煉鋼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檢修裝置。
背景技術:
在煉鋼過程中,由于轉爐冶煉的特殊性,極易導致汽化冷卻系統在爐口固定段及罩群處發生漏水故障,一旦發生漏水故障后,則需要在停爐后短時間內到爐體上進行故障處理,由于爐體剛冶煉完畢,爐體溫度及爐體周圍環境溫度均較高,可以達到70℃左右,檢修人員工作環境異常惡劣,導致需要工作2-3小時才能排除故障,在檢修過程中無法保證檢修人員的安全。
現有技術中,一般是通過爐體兩側的人孔爬行至轉爐高溫爐體,隨后檢修人員在站在爐體上通過臨時梯子進行檢修作業,如果爐體煙道內一旦有渣子脫落對檢修人員安全有較大威脅,且一旦有突發狀況,檢修作業人員無法及時退出至安全位置。
基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檢修裝置,以能在檢修人員對爐體爐口或固定段進行檢修時,可以確保檢修人員安全,縮短檢修時間,進而提高爐體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檢修裝置,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對轉爐爐口或固定段進行檢修時,檢修人員的安全不能保證,且檢修時間長導致轉爐工作效率下降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檢修裝置,所述檢修裝置包括:
檢修平臺,所述檢修平臺設置在爐體爐口位置處;
連接體,所述連接體的一端與所述檢修平臺的一端相連;
基座,所述基座與所述連接體的另一端相連;其中,檢修人員站立在所述檢修平臺上對爐口及罩群進行檢修。
上述方案中,所述檢修裝置還包括:
第一扶梯,所述第一扶梯與所述檢修平臺的一側相連。
上述方案中,所述檢修裝置還包括:
第二扶梯,所述第二扶梯與所述檢修平臺的另一側相連。
上述方案中,所述檢修平臺與所述爐體爐口位置處之間的間隙為500mm。
上述方案中,所述檢修裝置還包括:配重塊;所述配重塊置于所述基座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重塊包括4塊。
上述方案中,所述配重塊的具體尺寸為:長為6000mm,寬為1500mm,高為200mm。
上述方案中,所述連接體上設置有第一吊點,所述配重塊上設置有第二吊點。
上述方案中,所述檢修平臺、所述連接體及所述基座的材料包括:碳鋼或合金鋼。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座的具體尺寸為:長為11700mm,寬為7100mm,高為6600mm。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檢修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檢修平臺,所述檢修平臺設置在爐體爐口位置處;連接體,所述連接體的一端與所述檢修平臺的一端相連;基座,所述基座與所述連接體的另一端相連;其中,檢修人員站立在所述檢修平臺上對所述爐口固定段及罩群進行檢修;且所述檢修平臺的兩側還放置有扶梯,檢修人員即可通過扶梯到達爐口位置處,在檢修平臺上對爐口或固定段進行檢修;所述檢修平臺與爐體之間的間隙為500mm,可以隔絕爐體熱量,降低環境溫度,確保檢修環境的安全,進而可以縮短檢修時間,提高轉爐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檢修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檢修平臺;2-連接體;3-基座;4-爐體;5-配重塊;6-第一扶梯;7-第二扶梯;8-第一吊點;9-第二吊點;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轉爐爐口固定段及罩群進行檢修時,保證檢修人員的安全,縮短檢修時間長,提高轉爐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檢修裝置,所述裝置包括:檢修平臺,所述檢修平臺設置在爐體爐口位置處;連接體,所述連接體的一端與所述檢修平臺的一端相連;基座,所述基座與所述連接體的另一端相連;其中,檢修人員站立在所述檢修平臺上對所述爐口固定段及罩群進行檢修。
下面通過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檢修裝置,如圖1所示,所述裝置包括:檢修平臺1,連接體2及基座3;其中,
所述檢修平臺1設置在爐體4爐口位置或固定段處;所述連接體2的一端與所述檢修平臺2的一端相連;所述基座3與所述連接體2的另一端相連;其中,檢修人員站立在所述檢修平臺1上對爐口固定段及罩群進行檢修。
具體地,所述檢修裝置的底部與所述爐體4之間的距離為7.2m,所述檢修平臺1與所述爐體4爐口位置處之間的間隙為450~600mm,優選地為500mm。所述檢修平臺1、所述連接體2及所述基座3之間通過焊接連接,所述檢修平臺1、所述連接體2及所述基座3的材料具體可以包括:碳鋼或合金鋼。其中,所述基座3的具體尺寸為:長為11700mm,寬為7100mm,高為6600mm。
這里,由于所述檢修裝置的底部與所述爐體4之間的距離為7.2m,為了保證檢修裝置的平衡,所述裝置還包括:配重塊5,所述配重塊5置于所述基座3上,所述配重塊5可以包括四塊,具體尺寸可以為:長為6000mm,寬為1500mm,高為200mm。為了節省材料,所述配重塊5的材料可以由廢板坯制成。
進一步地,為了方便檢修人員,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扶梯6及第二扶梯7;其中,所述第一扶梯6與所述檢修平臺1的一側相連,所述第二扶梯7與所述檢修平臺1的另一側相連,所述第一扶梯6及所述第二扶梯7為鋼結構,所述第一扶梯6及第二扶梯7每階梯的寬度為300mm,高度為200mm。
這里,當需要使用該裝置對爐口固定段及罩群進行檢修時,利用吊裝設備將該檢修裝置吊裝至爐體爐口處,因此,所述裝置還包括:第一吊點8及第二吊點9;其中,所述連接體2上設置有第一吊點8,所述配重塊5上設置有第二吊點9。
實際應用中,當轉爐的爐口固定段及爐口罩群處發生漏水故障時,利用吊裝設備將檢修裝置吊裝至爐體處,使得檢修平臺1與爐口之間的間隙為500mm左右,檢修人員通過檢修平臺1兩側的扶梯爬行至爐口固定段,對爐口及罩群進行快速檢修,縮短檢修時間,在檢修過程中,如果有突發故障,檢修人員還可以將扶梯當作緊急避險通道,提高了施工作業人員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檢修裝置,檢修人員站立在所述檢修平臺上對所述爐口固定段及罩群進行檢修;且所述檢修平臺的兩側還放置有扶梯,檢修人員即可通過扶梯到達爐口位置處,在檢修平臺上對爐口或固定段進行檢修;所述檢修平臺與爐體之間的間隙為500mm,可以隔絕爐體熱量,降低環境溫度,確保檢修環境的安全,進而可以縮短檢修時間,提高轉爐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