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SKD61無心磨床,特別是一種SKD61無心磨床定尺材自動入料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SKD61無心磨床在進行短于0.5m長的線材的定尺加工時,采用的方式都是人工手動入料、手動檢測。在操作時,有兩種人力安排方式:一種方式是一臺無心磨床配備兩人,一人在入口處入料,另一人在出口處進行出料質量檢查,這種方式人工成本太高;另一種方式是一臺無心磨床配備一人,先進行入料操作,再轉到出料口進行出料質量檢查,雖然人工成本降低了,但生產效率也降低,并且不能隨時發現不良品,不利于質量的監控。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設計一種能提高生產效率并有利于質量控制的SKD61無心磨床定尺材自動入料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SKD61無心磨床定尺材自動入料裝置,包括機架臺、傳送電機、傳送帶、傳送帶支架、V型槽固定板、V型槽活動板、撥料塊、撥料軸、滑道、調節螺栓、活動板支架、皮帶和撥料電機;
所述的傳送電機固定在機架臺靠近無心磨床的一端,所述的撥料電機固定在機架臺的另一端;
所述的機架臺上設置兩個傳送帶支架,所述的傳送帶環繞在兩個傳送帶支架的轉軸上,下方的傳送帶內表面同時與傳送電機的輸出軸相接觸;
所述的V型槽固定板和V型槽活動板安裝在傳送帶的上方,構成V型槽;V型槽固定板和V型槽活動板下側邊緣之間形成縱向縫隙,縱向縫隙下方正對傳送帶;
所述的V型槽活動板通過活動板支架、滑道和調節螺栓安裝在機架臺上,通過V型槽活動板上的滑道和調節螺栓調節縱向縫隙的寬度。
所述的撥料塊通過撥料軸安裝在V型槽固定板的一側,所述的撥料軸通過皮帶與撥料電機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V型槽固定板和V型槽活動板形成的槽底縱向縫隙的寬度大于所加工鋼材的直徑0.3-0.4mm。
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傳送帶支架高度相同,且與無心磨床入料口高度一致。
進一步地,所述的撥料塊為方形撥料塊。
進一步地,所述的撥料塊共有7-10組,每組兩個,沿縱向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V型槽固定板內嵌有拔料塊一側固定于機架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傳送帶支架安裝在機架臺的縱向中心線上。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本實用新型可自動進行無心磨床的入料操作,每臺無心磨床只需配備一名操作人員即可,降低了人工成本。
2、由于本實用新型只需要在無心磨床啟動時人為調整縱向縫隙寬度,其余時間操作人員只需要在出料口處隨時檢查出料質量,監控品質,自然提高了出廠產品的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架臺,2、傳送電機,3、傳送帶,4、傳送帶支架,5、V型槽固定板,6、V型槽活動板,7、撥料塊,8、撥料軸,9、滑道,10、調節螺栓,11、活動板支架,12、皮帶,13、撥料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地描述。如圖1所示,SKD61無心磨床定尺材自動入料裝置,包括機架臺1、傳送電機2、傳送帶3、傳送帶支架4、V型槽固定板5、V型槽活動板6、撥料塊7、撥料軸8、滑道9、調節螺栓10、活動板支架11、皮帶12和撥料電機13;
所述的傳送電機2固定在機架臺1靠近無心磨床的一端,所述的撥料電機13固定在機架臺1的另一端;
所述的機架臺1上設置兩個傳送帶支架4,所述的傳送帶3環繞在兩個傳送帶支架4的轉軸上,下方的傳送帶3內表面同時與傳送電機2的輸出軸相接觸;
所述的V型槽固定板5和V型槽活動板6安裝在傳送帶3的上方,構成V型槽;V型槽固定板5和V型槽活動板6下側邊緣之間形成縱向縫隙,縱向縫隙下方正對傳送帶3;
所述的V型槽活動板6通過活動板支架11、滑道9和調節螺栓10安裝在機架臺1上,通過V型槽活動板6上的滑道9和調節螺栓10調節縱向縫隙的寬度;
所述的撥料塊7通過撥料軸8安裝在V型槽固定板5的一側,所述的撥料軸8通過皮帶12與撥料電機13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V型槽固定板5和V型槽活動板6形成的槽底縱向縫隙的寬度大于所加工鋼材的直徑0.3-0.4mm。
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傳送帶支架4高度相同,且與無心磨床入料口高度一致。
進一步地,所述的撥料塊7為方形撥料塊。
進一步地,所述的撥料塊7共有7-10組,每組兩個,沿縱向布置。
進一步地,所述的V型槽固定板5內嵌有拔料塊一側固定于機架臺1上。
進一步地,所述的兩個傳送帶支架4安裝在機架臺1的縱向中心線上。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傳送電機2帶動傳送帶3的上側向無心磨床方向旋轉,撥料電機13通過皮帶12帶動上方的撥料軸8勻速旋轉,進而帶動撥料軸8上的撥料塊7旋轉。
入料時,將定尺切斷后的鋼材碼放于V型槽中,將V型槽底部的縱向縫隙寬度調整為大于所要加工鋼材的直徑,當撥料塊7隨著撥料軸8轉動時,帶動V型槽中的鋼材緩慢翻滾,并通過V型槽底部的縱向縫隙落入V型槽下方的傳送帶3上,在傳送電機2的作用下,向無心磨床入料口行進,完成一次自動入料操作。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本實施例,任何在本實用新型披露的技術范圍內的等同構思或者改變,均列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