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拋丸處理裝置領域,更具體設備及一種整體拋丸預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拋丸機是利用拋丸器拋出的高速彈丸清理或強化鑄件表面的拋丸清理設備。拋丸機能同時對鑄件進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拋丸設備首先應用于鑄造業鑄鋼、鑄鐵件的表面粘砂及氧化皮的清除。幾乎所有的鑄鋼件、灰鑄件、瑪鋼件、球鐵件等都要進行拋丸處理。這不僅是為了清除鑄件表面氧化皮和粘砂,同時也是鑄件質量檢查前不可缺少的準備工序,比如大型氣輪機機殼在進行無損探傷以前必須進行嚴格的拋噴丸清理,以保證探傷結果的可靠性。
但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專門針對各種車型的整車進行拋丸處理的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各種車型并可以對整車進行拋丸處理的整車拋丸預處理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整車拋丸預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前輔室、拋丸室、后輔室、輸送系統、物料循環系統和plc控制器,
所述輸送系統輸送整車依次穿過所述前輔室、所述拋丸室和所述后輔室,
所述拋丸室的兩側分別設有8臺拋丸器,所述拋丸室一側的拋丸器交錯設置,所述拋丸室兩側的拋丸器對稱設置,所述拋丸室兩側的拋丸器的拋丸角度覆蓋整車的側壁和底部,所述拋丸室的頂部設有2臺拋丸器,所述拋丸室頂的頂部拋丸器的拋丸角度覆蓋整車的頂部,所述拋丸器拋出丸料對整車進行處理,
所述物料循環系統用于將所述拋丸器拋射出的丸料重新輸送回所述拋丸器內循環利用。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每側的4臺所述拋丸器為一組呈對角線設置,所述拋丸室頂部的2臺拋丸器與水平面呈角度設置。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輸送系統包括輸送軌道和用于牽引整車在所述輸送軌道上移動的卷揚機,所述卷揚機上設有變頻調速器,所述plc控制器與所述變頻調速器連接,所述plc控制器通過變頻調速器調整整車的運行速度。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物料循環系統包括螺旋輸送機、提升機、丸料分離器、滾筒篩和落丸控制器,所述螺旋輸送機將所述拋丸室內的丸料輸送至所述提升機內,所述提升機將所述丸料提升至所述丸料分離器內,所述丸料分離器與所述滾筒篩連通,所述滾筒篩對丸料進行篩分,篩分后的丸料通過所述落丸控制器供給所述拋丸器,所述plc控制器通過所述落丸控制器控制所述拋丸器的拋丸工作。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拋丸室的入口處和出口處設有限位開關,所述pcl控制器與所述限位開關連接,當整車運行至所述拋丸室的入口處和出口處時,所述plc控制器通過變頻調速器調整整車的運行速度,所述整車運行至所述拋丸室的入口處和出口處時的拋丸速度為1-2m/min,所述整車位于所述拋丸室內的拋丸速度為2-3m/min。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拋丸室所用的磨料為直徑為1.5mm的合金鑄鋼丸。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前輔室的入口處和所述后輔室的出口處分別設有移動大門。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拋丸室的出口和入口處設有軟密封門簾,所述拋丸室的內壁上設有5mm厚的橡膠板防護本體,所述橡膠本防護本體與所述室體之間設有襯條并通過耐磨螺母固定。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拋丸室內還設有除塵系統,所述除塵系統包括袋式除塵器、風機和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位于所述拋丸室內,所述管道的另一端與袋式除塵器連通,所述袋式除塵器與所述管道的連接處設有風機,所述袋式除塵器和所述風機位于所述拋丸室的外部,所述風機將所述拋丸室內的氣體抽取至所述袋式除塵器內進行除塵處理。
其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可對各種車體進行清洗,車體表面彈丸覆蓋率大于95%,將車體及底架鋼結構表面繡垢、漆皮及灰塵均被除掉,使車輛鋼結構表面露出金屬本色。拋丸后車體及底架表面清潔度可達到sa-2.5級、局部不低于sa-1級,符合鐵路貨車大修對表面清潔度的要求。本發明采用plc控制器進行控制,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單,提高工人操作的安全性。本發明的限位開關采用全封閉無觸點的接近開關,故障率低,工作可靠,嚴密的聯鎖控制,保障了安全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一種整車拋丸預處理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一種整車拋丸預處理裝置的拋丸室的剖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一種整車拋丸預處理裝置的拋丸室內壁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2示意性地顯示了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整車拋丸預處理裝置。如圖1-2所示,該整車拋丸預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前輔室1、拋丸室2、后輔室3、輸送系統、物料循環系統和plc控制器。
輸送系統輸送整車7依次穿過前輔室1、拋丸室2和后輔室3。輸送系統包括輸送軌道41和用于牽引整車7在輸送軌道41上移動的卷揚機42。輸送軌道41為兩根。兩根輸送軌道41平行設置。使整車較為平穩地通過前輔室1、拋丸室2和后輔室3。卷揚機42上設有變頻調速器。plc控制器與變頻調速器連接。調整位于前輔室1、拋丸室2和后輔室3內的整車7的運行速度。變頻調速整車的運行速度,使整車的前端后端的拋打質量得到提高。
拋丸室2的兩側壁分別設有8臺拋丸器21。拋丸室2一側壁上的拋丸器21交錯設置。拋丸室2兩側壁的拋丸器21對稱設置。拋丸室2兩側壁的拋丸器21的拋丸角度覆蓋整車7的側壁和底部。拋丸室2的頂部設有2臺拋丸器21。拋丸室2頂部拋丸器21的拋丸角度覆蓋整車7的頂部。每側的4臺拋丸器21為一組呈對角線設置。拋丸室2頂部的2臺拋丸器21與水平面呈角度設置。拋丸器21拋出丸料對整車7進行拋丸處理。拋丸室2的入口處和出口處設有限位開關,限位開關與plc控制器連接。當整車7運行至拋丸室2的入口處和出口處,plc控制器通過丸料控制器控制拋丸器21的拋丸速度。整車7運行至拋丸室2的入口處和出口處時的拋丸速度為1-2m/min,整車位于拋丸室內的拋丸速度為2-3m/min。整車7的端墻在拋丸室2的出口處和入口處的運行速度放慢,有助于拋丸器21加強對該處的處理效果。拋丸室所用的磨料為直徑為1.5mm的合金鑄鋼丸。前輔室1的入口處和后輔室2的出口處分別設有移動大門。當整車7位于裝置內,大門關閉,一方面防止丸料被彈出裝置外部,另一方面防止車間內空氣被污染。拋丸室2的出口和入口處設有軟密封門簾,軟密封簾可阻擋被彈到前輔室1或后輔室3內。如圖3所示,拋丸室2的內壁上設有5mm厚的橡膠板防護本體22。橡膠本防護本體22與室體2之間設有襯條23并通過耐磨螺母24固定。橡膠本防護本體對拋丸室2的內壁具有保護作用。拋丸室的頂棚為高硬度耐磨鋼板可有效的防護室體。拋丸室的底部設有格柵,格柵的下部設有集丸斗25,丸料通過格柵落入集丸斗25中。集丸斗25與螺旋輸送器連接。
物料循環系統用于將拋丸器21拋射出的丸料重新輸送回拋丸器21內循環利用。物料循環系統包括螺旋輸送機51、提升機52、丸料分離器53、滾筒篩54和落丸控制器55。螺旋輸送機51將從拋丸室2內落下的丸料輸送至提升機52內。提升機52將丸料提升至丸料分離器53內。丸料分離器53與滾筒篩54連通。滾筒篩54對丸料進行篩分,可分離大塊雜質。篩分后的丸料通過落丸控制器55供給拋丸器21。plc控制器與丸料分離器連接。plc控制器通過落丸控制器55控制拋丸器21的拋丸工作。
拋丸室2內還設有除塵系。除塵系統包括袋式除塵器、風機和管道。管道的一端位于拋丸室2內,管道的另一端與袋式除塵器連接。袋式除塵器與管道的連接處設有風機。袋式除塵器和風機均位于拋丸室2外部,不占用室體的空間。風機將拋丸室2內的氣體抽取至袋式除塵器內進行除塵處理。袋式除塵器除塵效果較好。
工作過程:前輔室1的入口處大門打開,被拋打整車車體由卷揚機42牽引進入室前輔室1內,大門關閉;整車車體逐漸進入拋丸室2,拋丸器21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啟動,對車體進行拋丸處理;車體拋打完后,進入后輔室,打開后輔室3的大門,完成拋丸處理的整車車體離開后輔室3,下個待處理的整車車體進入前輔室1。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