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磨邊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剎車盤磨邊機。
背景技術:
剎車目前有盤剎和鼓剎還有氣剎車,老一些的車很多都是前盤后鼓的。現在的車很多前后都是盤剎的。因為盤剎較鼓剎的散熱好,在高速制動狀態下,不容易產生熱衰退,所以其高速制動效果好。但在低速冷閘時,制動效果不如鼓剎。價格比鼓剎貴。所以現在很多中高級轎車采用全盤剎,而普通轎車采用前盤后鼓,而相對低速,且需要制動力大的卡車、巴士,仍采用鼓剎。
目前,在對剎車盤的加工工藝中,剎車盤的磨邊好壞直接關系到剎車盤的剎車質量,更是影響著汽車的制動安全性,在對剎車盤的磨邊中,現有的磨邊機加工效率低下,磨邊質量層次不齊,成品不合格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剎車盤磨邊機。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剎車盤磨邊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橫梁和工作臺,所述橫梁兩端底部通過升降桿設置在工作臺上,所述橫梁中部設有旋轉磨邊裝置,所述工作臺中部設有旋轉固定裝置,所述旋轉磨邊裝置設置在旋轉固定裝置上方;所述旋轉磨邊裝置包括轉桿、推套、推桿、鎖夾板、氣缸和設置在氣缸內的活塞,所述推套中部設有與轉桿相適配的柱孔,并通過第一軸承可轉動的支承載在活塞內,所述轉桿可轉動的設置在推套的柱孔內,且轉桿底部鉸接有兩對稱的傾斜桿,所述鎖夾板頂部通過推桿與推套底部連接,且鎖夾板中部設有喇叭狀通孔,所述喇叭狀通孔的頂部直徑小于底部直徑,所述傾斜桿下端向外傾斜,且傾斜桿抵靠喇叭狀通孔的傾斜面,所述傾斜桿底部還連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一端與傾斜桿底部連接,另一端底部豎直設有轉棍,且左右兩側底板間設有壓縮彈簧;所述旋轉固定裝置包括旋轉底座,所述旋轉底座通過第二軸承可轉動的支承在工作臺上,且旋轉底座頂部設有剎車盤固定桿。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喇叭狀收集筒,所述喇叭狀收集筒的頂部直徑大于底部直徑,且套設在旋轉底座外。
進一步的,所述轉棍表面設有打磨層。
進一步的,所述轉桿頂部設有第一電機,且轉桿由第一電機驅動。
進一步的,所述旋轉底座底部設有第二電機,且旋轉底座由第二電機驅動。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頂部設有與轉棍位置相對應的第三電機,所述轉棍由第三電機驅動。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旋轉磨邊裝置與旋轉固定裝置相配合的方式,大大調高剎車盤的磨邊效率,并能讓轉桿、轉棍和旋轉底座實現交替使用,增加設備使用年限;旋轉磨邊裝置采用可相向位移的兩底板,可保證兩磨邊用轉棍表面緊貼剎車盤邊緣,從而保證磨邊質量;采用喇叭狀收集筒,有效收集磨邊中的碎料,防止車間地面污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新型剎車盤磨邊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新型剎車盤磨邊機中剎車盤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橫梁,2-工作臺,3-升降桿,4-旋轉磨邊裝置,41-轉桿,42-推套,43-推桿,44-鎖夾板,45-氣缸,46-活塞,47-第一軸承,48-傾斜桿,49-底板,5-旋轉固定裝置,51-旋轉底座,52-第二軸承,53-剎車盤固定桿,6-轉棍,7-壓縮彈簧,8-喇叭狀收集筒,9-第一電機,10-第二電機,11-第三電機,12-剎車盤,121-剎車盤螺栓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如圖所示,一種新型剎車盤磨邊機,包括橫梁1和工作臺2,橫梁1兩端底部通過升降桿3設置在工作臺2上,橫梁1中部設有旋轉磨邊裝置4,工作臺2中部設有旋轉固定裝置5,旋轉磨邊裝置4設置在旋轉固定裝置5上方;旋轉磨邊裝置4包括轉桿41、推套42、推桿43、鎖夾板44、氣缸45和設置在氣缸45內的活塞46,推套42中部設有與轉桿41相適配的柱孔,并通過第一軸承47可轉動的支承載在活塞46內,轉桿41可轉動的設置在推套42的柱孔內,且轉桿41底部鉸接有兩對稱的傾斜桿48,鎖夾板44頂部通過推桿43與推套42底部連接,且鎖夾板44中部設有喇叭狀通孔,喇叭狀通孔的頂部直徑小于底部直徑,傾斜桿48下端向外傾斜,且傾斜桿48抵靠喇叭狀通孔的傾斜面,傾斜桿48底部還連接有底板49,底板49一端與傾斜桿48底部連接,另一端底部豎直設有轉棍6,且左右兩側底板49間設有壓縮彈簧7;旋轉固定裝置5包括旋轉底座51,旋轉底座51通過第二軸承52可轉動的支承在工作臺2上,且旋轉底座51頂部設有剎車盤固定桿53,其中剎車盤固定桿53與剎車盤12的剎車盤螺栓孔121相適配。在本實施例中,轉桿41頂部設有第一電機9,且轉桿41由第一電機9驅動,旋轉底座51底部設有第二電機10,且旋轉底座51由第二電機驅動10,底板49頂部設有與轉棍6位置相對應的第三電機11,轉棍6由第三電機11驅動。
工作時,首先將剎車盤12放置在旋轉底座51上,并通過將剎車盤12的剎車盤螺栓孔121套在剎車盤固定桿53完成對剎車盤的固定,隨后可通過分別開啟第一電機9和第二電機10,并同時開啟第三電機11,使得轉棍6對剎車盤12邊緣進行磨邊工作,如此實現最大磨邊效率,此外為了保證各電機可交替使用,在實現磨邊的同時,可開啟不同電機,例如:開啟第一電機9和第三電機11或開啟第二電機10和第三電機等,通過調節旋轉方向和轉速均可實現磨邊。在本實施例中,當橫梁1下降使得轉棍6與剎車盤12高度相當時,轉棍6表面恰好接觸剎車盤12,隨后在磨邊工作時,通過開啟氣缸45使得推套42下移,并通過推桿43推動鎖夾板44向下運動,在鎖夾板44喇叭狀通孔的傾斜面作用下,推動兩傾斜桿48相向位移,使得兩轉棍6緊貼剎車盤12邊緣,從而保證磨邊質量。
在本實施例中,工作臺2上還設有喇叭狀收集筒8,喇叭狀收集筒8的頂部直徑大于底部直徑,且套設在旋轉底座51外,從而可有效收集磨邊中的碎料,防止車間地面污染。
在本實施例中,轉棍6表面設有打磨層,保證磨邊工作。
本發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