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鋼彈簧銅牌模具。
背景技術:
目前在制造鋼彈簧銅牌的模具結構簡單,需要在外圍激光切割,會使生產的鋼彈簧銅牌的周邊產生很多的毛刺,需要人工打磨其毛刺,其制造質量交底,報廢產品較多。因此,現有技術有待于更進一步的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彈簧銅牌模具,以減少鋼彈簧銅牌的毛刺。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種鋼彈簧銅牌模具,其包括上模與下模,上模與下模相適配,其中,下模上設置有凹模,凹模用于放置制造銅牌的材料,上模在與凹模對應處設置有凸模,凸模與凹模相適配,下模的一端設置有限位器,限位器的上端與上模的一端相連接,下模的另一端設置有導向柱,上模在與導向柱對應處設置有導向套,導向柱插入導向套內,凸模的一端設置有壓料板,壓料板上表面設置有矩形彈簧,矩形彈簧的另一端通過固定板與凸模相連接;凸模的另一端設置有一退料螺釘,退料螺釘與凹模的退料口相對應。
所述的鋼彈簧銅牌模具,其中,上述上模與凸模之間設置有墊板。
所述的鋼彈簧銅牌模具,其中,上述上模的上表面設置有一模柄。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鋼彈簧銅牌模具,將鋼彈簧銅牌模具放在壓力機工作臺上,用壓板進行上模與下模的固定,然后手動向鋼彈簧銅牌模具送料,鋼彈簧銅牌模具閉合一次生產出鋼彈簧銅牌,采用手動送料鑄造代替機械自動送料切割,避免了激光切割形成毛刺的情況出現。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中鋼彈簧銅牌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彈簧銅牌模具,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鋼彈簧銅牌模具,如圖1所示的,其包括上模1與下模2,上模1與下模2相適配,其中,下模2上設置有凹模3,凹模3用于放置制造銅牌的材料,上模1在與凹模3對應處設置有凸模4,凸模4與凹模3相適配,下模2的一端設置有限位器5,限位器5的上端與上模1的一端相連接,下模2的另一端設置有導向柱6,上模2在與導向柱6對應處設置有導向套8,導向柱6插入導向套8內,從而使上模1與下模2更穩定的扣合,凸模4的一端設置有壓料板9,壓料板9上表面設置有矩形彈簧10,矩形彈簧10的另一端通過固定板11與凸模4相連接;凸模4的另一端設置有一退料螺釘12,退料螺釘12與凹模3的退料口相對應。用壓板進行上模與下模的固定,然后手動向鋼彈簧銅牌模具送料,鋼彈簧銅牌模具閉合一次生產出鋼彈簧銅牌,采用手動送料鑄造代替機械自動送料切割,避免了激光切割形成毛刺的情況出現。
而且上述上模1與凸模4之間設置有墊板13,使上模1與凸模4連接更固定。上述上模1的上表面設置有一模柄14,方便了工人操作。下模2上設置有底座15,底座15上設置有墊腳16,方便了調整下模2的水平度。
當然,以上說明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列舉上述實施例,應當說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說明書的教導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顯變形形式,均落在本說明書的實質范圍之內,理應受到本實用新型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