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連鑄工藝中的保護渣添加裝置,具體是一種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保護渣添加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如下問題:(1)保護渣在運輸周轉過程中,可能吸水變潮,潮濕的保護渣將會導致連鑄坯出現氣孔、裂紋等缺陷;(2)保護渣下渣量過大,導致保護渣消耗過大,造成生產成本高,消耗的保護渣中含有氟元素,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同時也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在遇換滑塊等情況致使拉速變化,導致液面“露紅”、保護渣過薄或者渣量過大。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從而提供一種能夠烘干保護渣、節約保護渣用量、改善工人工作環境、降低勞動強度、提高鑄坯質量的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包括渣斗、輸送管路,渣斗上端設置有渣斗蓋,渣斗下端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與輸送管路連接,渣斗設置在中間包體上,連接管與輸送管路之間設置有控制閥門。
[000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
[0007]①節省保護渣的用量,經測算,年產量300萬噸鋼廠,通過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每年可節省100噸保護渣消耗。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減少氟元素對環境的污染,減少保護渣對人體的傷害。
[0008]②利用中間包體散發的熱量對渣斗內保護渣進行烘干,降低保護渣含水量,保證烘干后的保護渣順利加入結晶器內,避免潮濕保護渣引起連鑄坯出現氣孔、裂紋等質量缺陷。
[0009]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0010]連接管包括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分別通過第一控制閥門和第二控制閥門與第一輸送管路和第二輸送管路連接,渣斗可以從左右兩個方向分別添加保護渣,保證結晶器左右兩側均能連續穩定的添加保護渣。
[0011]渣斗設置為多個并均勻布置在中間包體上,連鑄機每1流配備1個渣斗,利用保護渣自重通過輸送管路送達結晶器上方。
[0012]輸送管路末端安裝有導向管,導向管采用鋼管制成,在耐高溫鋼水烘烤的同時,還能靠自身慣性擺動,實現均勻加渣。
[0013]輸送管路設置在導向叉上,導向叉設置在結晶器振動蓋板上,導向叉將結晶器振動蓋板上的振動傳遞給輸送管路,實現輸送管路的擺動,進而實現均勻加渣,另一方面導向叉還可以調節輸送管路的走向,控制保護渣在結晶器內的添加位置上。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安裝位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中間包體1,第一連接管2,第一控制閥門3,第一輸送管路4,渣斗蓋5,渣斗6,第二連接管7,第二控制閥門8,第二輸送管路9,導向叉10,導向管11,結晶器振動蓋板
12ο
[0017]【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目的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所舉之例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0019]參見圖1、連鑄機的中間包體1上每一流配備一個渣斗6,渣斗6吊掛在中間包體1上,每個渣斗6上端安裝有渣斗蓋5,下端分別設置有第一連接管2和第二連接管7,第一連接管2和第二連接管7分別通過第一控制閥門3和第二控制閥門8與第一輸送管路4和第二輸送管路9連接,利用保護渣自重通過輸送管路送達結晶器振動蓋板12上方,實現連鑄工藝順行,第一輸送管路4和第二輸送管路9末端分別安裝有導向管11,導向管11在耐高溫鋼水烘烤的同時,還能靠自身慣性擺動,實現均勻加渣,導向叉10 —端夾持輸送管路,另一端焊接在結晶器振動蓋板12上方,將結晶器振動蓋板12的振動傳遞給輸送管路,實現輸送管路的擺動,進而實現均勻加渣,另一方面導向叉10還可以調節輸送管路的走向,控制保護渣在結晶器內的添加位置上,
[0020]連接管采用六分鐵管,長度為180mm,輸送管路采用一寸橡膠軟管,長度為850mm,輸送管路出料口距離結晶器50mm,導向管采用100mm長的鋼管。
[0021]保護渣倒入渣斗6中后蓋上渣斗蓋5,渣斗6可以從第一輸送管路4和第二輸送管路9分別添加保護渣,保證結晶器左右兩側均能連續穩定的添加保護渣,渣斗6內保護渣在第一控制閥門3和第二控制閥門8旋開后,分別流經第一連接管2和第二連接管7、第一輸送管路4和第二輸送管路9,利用導向叉10控制第一輸送管路4和第二輸送管路9隨著結晶器振動蓋板12振動,使得保護渣最后進入結晶器中。
[0022]當連鑄澆鑄150mmX 150mm小方坯時,可關閉每個渣斗6的一個控制閥門,僅使用一套連接管、控制閥門、輸送管路,就能滿足均勻添加保護渣。
[0023]在遇換滑塊等情況致使拉速變化、液面“露紅”、保護渣過薄或者渣量過大時,應及時調整控制閥門的閥門開度,保證保護渣分布均勻、厚度合理,控制閥門是控制保護渣下渣量的關鍵,通過合理的控制下渣量,節省保護渣的用量,穩定生產,經測算,年產量300萬噸鋼廠,通過本裝置控制下渣量,每年可節省100噸保護渣,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能減少保護渣內氟元素對環境的污染,減少保護渣對人體的傷害,利用中間包體散發的熱量對渣斗內保護渣進行烘干,降低保護渣含水量,保證烘干后的保護渣順利加入結晶器內,避免潮濕保護渣引起連鑄坯出現氣孔、裂紋等質量缺陷,均勻穩定添加保護渣可改善鑄坯質量,減少振痕、縱裂的產生,減少質量事故發生,特別是粘結漏鋼現象基本消失,降低漏鋼事故率,同時也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可實現一人控制一臺連鑄機添加保護渣的目標。
[002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其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包括渣斗、輸送管路,渣斗上端設置有渣斗蓋,渣斗下端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與輸送管路連接,其特征在于:渣斗設置在中間包體上,連接管與輸送管路之間設置有控制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其特征在于:連接管包括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第一連接管和第二連接管分別通過第一控制閥門和第二控制閥門與第一輸送管路和第二輸送管路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其特征在于:渣斗設置為多個并均勻布置在中間包體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其特征在于:輸送管路末端安裝有導向管。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其特征在于:輸送管路設置在導向叉上,導向叉設置在結晶器振動蓋板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連鑄工藝中的保護渣添加裝置,具體是一種自動添加保護渣裝置。包括渣斗、輸送管路,渣斗上端設置有渣斗蓋,渣斗下端設置有連接管,連接管與輸送管路連接,渣斗設置在中間包體上,連接管與輸送管路之間設置有控制閥門。本實用新型能夠對渣斗內保護渣進行烘干,保證烘干后的保護渣順利加入結晶器內,避免潮濕保護渣引起連鑄坯出現氣孔、裂紋等質量缺陷,還能夠節省保護渣的用量,降低成本的同時,減少氟元素對環境的污染,減少保護渣對人體的傷害,改善工人工作環境,降低勞動強度,提高鑄坯質量。
【IPC分類】B22D11/108
【公開號】CN204997029
【申請號】CN201520728797
【發明人】張付順, 邵大慶, 酈守岐, 王守強, 肖鵬程, 周興, 董維江, 齊超群
【申請人】唐山瑞豐鋼鐵(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