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Ⅱ型聚磷酸銨的方法
一種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11型聚磷酸銨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聚磷酸銨制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方法。
技術背景高聚合度結晶II型聚磷酸銨同時含磷、氮兩種元素,它無毒、環保,無融滴,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無鹵型阻燃劑,廣泛應用于聚烯烴、聚氨酯、聚酰胺等工程塑料材料的阻燃。結晶II型聚磷酸銨主要有三種合成方法,一種是五氧化二磷技術路線,以五氧化二磷和磷酸氫二銨為原料,同時添加尿素、三聚氰胺、硫酸銨等為縮合劑,在特定的氨氣氣氛下,在捏合機中反應制得結晶II型聚磷酸銨;另一種是利用磷酸氫二銨為主要原料,加入特定的縮合劑,通過對氨氣氣氛的控制,合成結晶II型聚磷酸銨;還有一種是晶型轉換法,利用結晶I型聚磷酸銨為原料,通過對反應條件的控制,使結晶I型聚磷酸銨轉化成結晶II型聚磷酸銨。如發明專利公開CN1^9070A,選用等摩爾的五氧化二磷和磷酸氫二銨在 150-350°C溫度下,添加硫酸銨、三聚氰胺或碳酸氫銨為縮合劑,在氨氣氣氛下經混合、熔融、結晶、粉碎制得結晶II型聚磷酸銨。以五氧化二磷法為原料的生產方法,由于五氧化二磷化學活性十分活潑,與水或有機物接觸后釋放出大量的熱,對安全操作及工人人身安全都存在隱患,所以開發非五氧化二磷原料路線的生產方法十分必要。并且生產五氧化二磷的原料是黃磷,黃磷是源于熱法磷酸路線,生產過程能耗高、污染大,不符合我國節能減排及環境保護的要求。發明專利CN101717080A提出了一種利用晶型轉化方法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方法,結晶I型聚磷酸銨和縮合劑混勻后放入反應器,用微波加熱到100°c后開始通入氨氣,加熱到170-190°c后,保溫反應1-2. 5小時,然后升溫到280-330°C,在攪拌的情況下保溫反應2-2. 5小時,然后降溫冷卻反應產物,100°C后停止通氨氣,繼續冷卻,冷卻到室溫, 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本發明提供了另外一種晶型轉化法合成結晶II型聚磷酸銨,通過加入一定的結晶II型聚磷酸銨作為晶種以及水份,進行晶型誘導,并通過對條件控制,使得結晶I型聚磷酸銨轉化成結晶II型聚磷酸銨。
發明內容本發明目的在于克服五氧化二磷原料路線的不足,以結晶I型聚磷酸銨為原料, 加入晶種及水進行晶型誘導,通過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本發明的實施方法是將一定質量的結晶I型聚磷酸銨常溫下加入到反應釜中,升溫到150-200°C后,加入一定質量的結晶II型聚磷酸銨作為晶種,并加入一定質量的水,繼續升溫到280-350°C, 保溫反應1. 5-3小時后開始通入氨氣,繼續保溫反應2小時,經粉碎,冷卻,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其具體步驟為(1)在反應器中加入結晶I型聚磷酸銨,升溫到150-200°c后,加入結晶I型聚磷酸銨質量分數1 %-20%的結晶II型聚磷酸銨作為晶種,然后再加入水,加入水的質量為結晶I型聚磷酸銨質量分數的-5% ;(2)繼續升溫到280-350°C,升溫速率維持在3_5°C /min,達到所述溫度后,保溫反應1. 5-3小時;(3)保溫結束后,通入氨氣,氨氣流量5-20m3/h,反應1_3小時;(4)冷卻出料,粉碎,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采用X射線衍射,對得到的聚磷酸銨晶型進行檢測,所用的儀器為D/MAX2550VB/ PC型轉靶X射線多晶衍射儀CuK檢測。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積極效果是本發明是以結晶I型聚磷酸銨為主要的原料,在體系中加入結晶II型聚磷酸銨作為晶種及部分水,通過晶型轉化法制備出結晶II型聚磷酸銨。本發明所述的制備結晶II 型聚磷酸銨的方法,安全、簡單、易實現,對反應設備無腐蝕,得到產品晶型穩定。
圖1是本發明制備的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XRD與國內JLS企業生產的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XRD圖譜比較。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發明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方法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在反應器中加入80kg的結晶I型聚磷酸銨,物料加熱到165°C后,向體系中加入 8kg結晶II型聚磷酸銨及0. 8kg水,繼續加熱到295°C后,保溫反應2h,然后通入流量為 7m3/h的氨氣,保溫反應兩個小時后,冷卻出料、粉碎,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實施例2在反應器中加入80kg的結晶I型聚磷酸銨,物料加熱到170°C后,向體系中加入 6kg結晶II型聚磷酸銨及4kg水,繼續加熱到325°C后,保溫反應1. ,通入流量為10m3/h 的氨氣,保溫反應2. 5小時,冷卻出料、粉碎,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實施例3在反應器中加入80kg的結晶I型聚磷酸銨,物料加熱到175°C后,向體系中加入 IOkg結晶II型聚磷酸銨及2kg水,繼續加熱到325°C后,保溫反應2. 5h,然后通入流量為 16m3/h的氨氣,保溫反應1小時,冷卻出料、粉碎,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實施例4在反應器中加入80kg的結晶I型聚磷酸銨,物料加熱到187°C后,向體系中加入 3kg結晶II型聚磷酸銨及2. 5kg水,繼續加熱到345°C后,保溫反應1. 5h,然后通入流量為 20m3/h的氨氣,保溫反應1. 5小時,冷卻出料、粉碎,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實施例5
在反應器中加入80kg的結晶I型聚磷酸銨,物料加熱到200°C后,向體系中加入 1. 5kg結晶II型聚磷酸銨及3kg水,繼續加熱到345°C后,保溫反應3h,然后通入流量為 6m3/h的氨氣,保溫反應2小時后,冷卻出料、粉碎,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實施例6在反應器中加入80kg的結晶I型聚磷酸銨,物料加熱到155°C后,向體系中加入 6kg結晶II型聚磷酸銨及4kg水,繼續加熱到320°C后,保溫反應池,然后通入流量為6m3/ h的氨氣,保溫反應3小時后,冷卻出料、粉碎,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為將一定質量結晶I型聚磷酸升溫到150-200°c后,加入結晶II型聚磷酸銨作為晶種, 并加入一定質量的水,繼續升溫到^0-350°C,反應1. 5-3小時后,開始通入氨氣,保溫反應 1-3小時后,經冷卻,粉碎,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
2.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質量為結晶I型聚磷酸銨質量的-20%。
3.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水的質量為加入結晶I型聚磷酸銨質量的_5%。
4.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繼續升溫到280-350°C的過程中的升溫速率為3. 0-5. 0°C /min。
5.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后期通入氨氣的流量為5-20m3/h。
全文摘要
一種晶型轉化法制備結晶II型聚磷酸銨的方法,具體步驟為將一定質量結晶I型聚磷酸銨升溫到150-200℃后,加入結晶II型聚磷酸銨作為晶種,并加入一定質量的水,繼續升溫到280-350℃,反應1.5-3小時后開始通入氨氣,保溫反應1-3小時后,經冷卻,粉碎,即得到結晶II型聚磷酸銨。該生產方法安全、簡單、易實現,并且對反應設備無腐蝕,得到產品晶型穩定。
文檔編號C01B25/28GK102190291SQ20111006979
公開日2011年9月21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2日
發明者于建國, 劉夠生, 張倩, 王林林, 陳文彥, 魏煒 申請人:華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