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作物用肥肥,具體涉及一種葡萄有機復混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葡萄又稱提子,是葡萄屬(Vitis)的一種常見植物。屬落葉藤本植物,褐色枝蔓細長,近圓形單葉互生,近全緣至3~7裂,葉緣有鋸齒,葉腋著生復合的芽,卷須或花序與葉對生,兩性花、雌能花(雄蕊較短,花粉不孕)和雄花;野生種常為雌雄異株,5片花瓣,頂部連生,開花時自基部與花托分離呈帽狀脫落,漿果多為圓形或橢圓,有青綠色、紫黑色、紫紅色等。
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OIV)公布的一則數據顯示,中國2014年葡萄種植面積達79.9萬公頃,以微略的優勢超過擁有79.2公頃的法國成為世界第二大葡萄產區,名次僅落后于擁有102.1萬公頃的西班牙。雖然我國葡萄單產20多年來持續增長,但整體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大,我國目前葡萄品質與出口要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濫用激素、不同的農殘超標,影響了葡萄的品質。
有機肥,中國又稱農家肥,是有機質經微生物分解或發酵而成的一類肥料,其原料來源廣,數量大,但須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后才能為植物所吸收,因其一般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所以被認為是生產有機食品的唯一肥料。
隨著現代人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無污染、無化肥農藥殘留的有機葡萄受到更多市民喜愛,隨之重視的便是生態農業,只有生態的農業才能生產出生態的食品,施用有機肥料,不僅給葡萄提供所需的所有元素,而且所種植的葡萄無污染、無化肥農藥殘留,并更富于營養,味道也更濃郁、純正。目前雖然針對葡萄的供肥研制出多種有機肥,但仍滿足不了市場需求,如何制備一種可有效提高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促進有機物的分解和轉化,同時具有改善葡萄品質、增高葡萄產量的作用,有機肥的養分流失少,并可有效降低葡萄的病蟲害發生率的葡萄有機肥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葡萄有機復混肥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加入綠肥,進行發酵來制備有機復混肥,提高有機肥的肥效,減少化肥的使用。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葡萄有機復混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禽畜糞便30-50份、綠肥100-200份、腐植酸類肥料10-15份、草木灰20-30份、過磷酸鈣5-10份、尿素10-20份、磷酸二氫鉀5-10份。
進一步的,所述腐植酸類肥料由土壤腐植酸、煤炭煤腐殖酸、水體腐酸殖、霉菌腐植酸的一種或多種組成。
進一步的,所述的綠肥具體為白三葉草、紅三葉草、紫云英、采摘后的大豆植株中的一種或幾種。
一種葡萄有機復混肥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備料
禽畜糞便、綠肥、腐植酸類肥料置于加熱室內真空加熱,加熱溫度為80-90℃,加熱為1-2h;
2)第一次發酵
按配比稱取草木灰置于發酵池內,將步驟1)得到的物料放入所述發酵池,攪拌均勻進行發酵,發酵溫度為40-50℃,發酵時間為10-15天;每隔3-4天進行堆翻;
3)第二次發酵
向步驟2)得到的產物中加入按配比稱取的過磷酸鈣、尿素、過磷酸鉀,攪拌均勻繼續發酵,發酵溫度為55-65℃,發酵時間3-5天,發酵畢,攤涼,即得葡萄有機復混肥。
進一步的,步驟1)中禽畜糞便、綠肥真空加熱后,水分依次為10-20%、13%-24%。
本發明制備的葡萄有機復混肥,引入綠肥來發酵,有以下優點
1、經濟易得
綠肥可利用休閑地、空隙地以及不同茬口進行間種、套種,生產成本低。禽畜糞便和腐植酸類肥料來源廣泛,經濟易得;
2、肥效好、減少化肥的使用
綠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各種營養元素,為農作物提供養分,其養分含量,以占干物重的百分率計,氮(N)為2%~4%,磷(P2O5)為0.2%~0.6%,鉀(K2O)為1%~4%,豆科綠肥作物還能把不能直接利用的氮氣固定轉化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養分,能減少化肥的使用;有機碳占干物重的40%左右,施入土壤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保護生態環境;可改善農作物茬口,減少病蟲害;
3、肥力足,營養元素豐富
葡萄有機復混肥,作為基肥使用時,原料中綠肥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各種營養元素,再加入禽畜糞便、腐植酸類肥料、草木灰和化肥,能保證葡萄各個生長階段的肥料使用。
綜上所述,葡萄有機復混肥可有效提高土壤的保肥、蓄水能力,促進有機物的分解和轉化,肥力足,營養元素豐富,同時具有改善葡萄高產量的作用,能使有機肥的養分流失少,葡萄的病蟲害發生率較低,所述制備方法不僅可有效殺死原料中的蟲卵、病菌等,且方法簡單,制備過程便于操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描述,但要求保護的范圍并不局限于所述。
實施例1
1)備料
禽畜糞便30份、綠肥100份、腐植酸類肥料10份置于加熱室內真空加熱,加熱溫度為80-90℃,加熱為1-2h。使禽畜糞便、綠肥真空加熱后,水分依次為10-20%、13%-24%;
2)第一次發酵
按配比稱取草木灰20份置于發酵池內,將步驟1)得到的物料放入所述發酵池,攪拌均勻進行發酵,發酵溫度為40-50℃,發酵10天;每隔3-4天從里向外堆翻;
3)第二次發酵
向步驟2)得到的產物中加入按配比稱取的過磷酸鈣5份、尿素10份、過磷酸鉀5份,攪拌均勻繼續發酵,發酵溫度為55-65℃,發酵3天,發酵畢,攤涼,即得葡萄有機復混肥。
實施例2
1)備料
禽畜糞便50份、綠肥200份、腐植酸類肥料15份置于加熱室內真空加熱,加熱溫度為80-90℃,加熱為1-2h。使禽畜糞便、綠肥真空加熱后,水分依次為10-20%、13%-24%;
2)第一次發酵
按配比稱取草木灰30份置于發酵池內,將步驟1)得到的物料放入所述發酵池,攪拌均勻進行發酵,發酵溫度為40-50℃,發酵時間為10天;每隔3-4天從里向外堆翻;
3)第二次發酵
向步驟2)得到的產物中加入按配比稱取的過磷酸鈣10份、尿素20份、過磷酸鉀10份,攪拌均勻繼續發酵,發酵溫度為55-65℃,發酵時間4天,發酵畢,攤涼,即得葡萄有機復混肥。
實施例3
1)備料
禽畜糞便40份、綠肥150份、腐植酸類肥料12份置于加熱室內真空加熱,加熱溫度為80-90℃,加熱為1-2h。使禽畜糞便、綠肥真空加熱后,水分依次為10-20%、13%-24%;
2)第一次發酵
按配比稱取草木灰25份置于發酵池內,將步驟1)得到的物料放入所述發酵池,攪拌均勻進行發酵,發酵溫度為40-50℃,發酵15天;每隔3-4天從里向外堆翻;
3)第二次發酵
向步驟2)得到的產物中加入按配比稱取的過磷酸鈣6份、尿素15份、過磷酸鉀7份,攪拌均勻繼續發酵,發酵溫度為55-65℃,發酵5天,發酵畢,攤涼,即得葡萄有機復混肥。
實施例4
1)備料
禽畜糞便30份、綠肥100份、腐植酸類肥料10份置于加熱室內真空加熱,加熱溫度為80-90℃,加熱為1-2h。使禽畜糞便、綠肥真空加熱后,水分依次為10-20%、13%-24%;
2)第一次發酵
按配比稱取草木灰23份置于發酵池內,將步驟1)得到的物料放入所述發酵池,攪拌均勻進行發酵,發酵溫度為40-50℃,發酵13天;每隔3-4天從里向外堆翻;
3)第二次發酵
向步驟2)得到的產物中加入按配比稱取的過磷酸鈣5份、尿素20份、過磷酸鉀5份,攪拌均勻繼續發酵,發酵溫度為55-65℃,發酵3天,發酵畢,攤涼,即得葡萄有機復混肥。
實施例5
1)備料
禽畜糞便40份、綠肥130份、腐植酸類肥料12份置于加熱室內真空加熱,加熱溫度為80-90℃,加熱為1-2h。使禽畜糞便、綠肥真空加熱后,水分依次為10-20%、13%-24%;
2)第一次發酵
按配比稱取草木灰30份置于發酵池內,將步驟1)得到的物料放入所述發酵池,攪拌均勻進行發酵,發酵溫度為40-50℃,發酵11天;每隔3-4天從里向外堆翻;
3)第二次發酵
向步驟2)得到的產物中加入按配比稱取的過磷酸鈣8份、尿素17份、過磷酸鉀10份,攪拌均勻繼續發酵,發酵溫度為55-65℃,發酵4天,發酵畢,攤涼,即得葡萄有機復混肥。
對實施例所得葡萄有機復混肥進行檢測,結果表明,氮、磷、鉀的含量分別為:14%-25%,12%-25%,10%-20%;有機質8-15%,腐殖酸1-5%;pH值在5.5-7,可進行鹽堿土的改良。葡萄園施用該有機肥復混肥后,產量可提高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