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建筑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免燒磚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傳統的制磚技術是使用粘土來燒制磚,這種技術有以下幾個缺點:1,破壞耕地,我國生產實心粘土磚每年耗用的粘土資源達十多億立方米,相當于毀掉田地50萬畝;2,消耗大量煤炭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我國因生產粘土磚而消耗掉的標煤達7000多萬噸;3,污染環境,由于燒磚過程中燃燒煤炭,從而導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了空氣中。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申請人提供了一種免燒磚及其制備方法。本免燒磚質量好,具有良好的技術性能,成本低,能夠節約能源、保護耕地、優化水環境,可以廣泛用于工業、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填充墻及承重墻。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免燒磚,所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比為:
水50~60份,淤泥烘干并粉碎過20~40目篩:100~150份,電爐渣20~30份,明礬5~10份,硅酸鹽水泥30~40份,石灰8~12份,膨脹珍珠巖2~6份,秸稈3~8份,貝殼粉3~5份,玻璃纖維3~5份。
一種免燒磚的制備方法,具體步驟為:
(1)把所有的原料通過物料輸送機送入制磚機的成型模具內,通過振動和加壓加工成為磚體,其加壓壓力為3~4MPa;
(2)磚體成型后進行蒸汽養護10~12小時,養護溫度為85~95℃,或者進行自然養護7天,養護溫度為0~15℃,使磚的強度升至設計強度的70%,然后放入成品堆放場,自然風干后即得到成品。
本發明有益的技術效果在于:
免燒磚的出現解決了上述燒制磚消耗煤炭的問題。免燒磚是指利用粉煤灰、煤渣、煤矸石、尾礦渣、化工渣或者天然砂、海涂泥等作為主要原料,不經高溫煅燒而制造的一種新型墻體材料。由于該種材料強度高、耐久性好、尺寸標準、外形完整、色澤均一、具有古樸自然的外觀,可做清水墻,也可以做任何外裝飾。
本發明的磚體更致密、外表更光滑,從而提高磚體的強度、抗滲性和抗凍性。本發明產品通過合適的原料配比,所得到的淤泥免燒磚不僅達到了各項質量標準的要求,而且由于淤泥、碎屑、電爐渣和電石渣均為價格低廉的廢棄物,價格稍貴的明礬和水泥用量較少,使得本淤泥免燒磚的生產成本低,可以大量生產。具有節約能源、利用廢棄物、保護耕地、優化環境的優越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描述。
實施例1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免燒磚,所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比為:
水50份,淤泥烘干并粉碎過20目篩:100份,電爐渣20份,明礬5份,硅酸鹽水泥30份,石灰8份,膨脹珍珠巖2份,秸稈3份,貝殼粉3份,玻璃纖維3~5份。
其制備方法為:
(1)把所有的原料通過物料輸送機送入制磚機的成型模具內,通過振動和加壓加工成為磚體,其加壓壓力為3MPa;
(2)磚體成型后進行蒸汽養護12小時,養護溫度為85℃,使磚的強度升至設計強度的70%,然后放入成品堆放場,自然風干后即得到成品。
實施例2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免燒磚,所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比為:
水60份,淤泥烘干并粉碎過40目篩:150份,電爐渣30份,明礬10份,硅酸鹽水泥40份,石灰12份,膨脹珍珠巖6份,秸稈8份,貝殼粉5份,玻璃纖維5份。
其制備方法為:
(1)把所有的原料通過物料輸送機送入制磚機的成型模具內,通過振動和加壓加工成為磚體,其加壓壓力為4MPa;
(2)磚體成型后進行自然養護7天,養護溫度為15℃,使磚的強度升至設計強度的70%,然后放入成品堆放場,自然風干后即得到成品。
實施例3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免燒磚,所述原材料的重量份比為:
水55份,淤泥烘干并粉碎過20目篩:120份,電爐渣25份,明礬8份,硅酸鹽水泥35份,石灰10份,膨脹珍珠巖4份,秸稈6份,貝殼粉4份,玻璃纖維4份。
其制備方法為:
(1)把所有的原料通過物料輸送機送入制磚機的成型模具內,通過振動和加壓加工成為磚體,其加壓壓力為3.5MPa;
(2)磚體成型后進行蒸汽養護11小時,養護溫度為90℃,使磚的強度升至設計強度的70%,然后放入成品堆放場,自然風干后即得到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