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肥翻拋機,尤其是一種可給有機肥快速降溫的翻拋機,屬于農林業植物保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農村有機肥資源面廣而分散,通常需要堆肥處理再進入農田。例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廢棄物宜先進行小規模集中堆肥發酵,就地生產有機肥。
據申請人了解,迄今為止,農村有機肥生產中的絕大多數翻堆作業仍然主要依靠人工或挖掘機完成,存在翻堆均勻性和粉碎性差、生產效率低、作業成本高、勞動強度大、作業環境惡劣等問題。
現有鏈板式有機肥翻拋機雖可以進行翻堆,但都是鏟底作業,無法觸及垛堆上部,因此導致了在翻拋過程中垛堆上部肥料大量塌陷造成機器的擁堵以及前進困難;而許多沒有粉碎后拋裝置的機具在肥料輸送至后端時,由于無法對大塊的肥堆進行粉碎后拋,結果造成攪拌、粉碎、翻拋不均勻,不僅影響肥料的均勻散熱和作業順暢,還對發酵進程產生不良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技術存在的缺點,通過結構改進,提出一種可以對垛堆上部進行翻堆作業,并且翻堆均勻、粉碎充分的有機肥翻拋機,從而切實保證翻堆作業以及肥料的發酵質量。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有機肥翻拋機包括行走底盤,所述行走底盤上裝有皮帶輸送裝置,所述皮帶輸送裝置的輸出端裝有出料槽,所述皮帶輸入裝置的前下方裝有可旋轉的粉碎后拋輥;所述行走底盤兩側分別朝前延伸出前端上翹的側擋板,所述側擋板的上翹端支撐可旋轉的撥料輥;所述粉碎后拋輥上具有軸向間隔分布的徑向延伸粉碎棒和后拋板;所述撥料輥由周向間隔分布的水平撥料桿構成。
行走底盤行進工作時,撥料輥的旋轉可以將條狀肥料堆上方的肥料撥向粉碎后拋輥中,粉碎后拋輥的旋轉則借助碎粉棒將大塊有機肥團擊打分切,再由后拋板的離心作用拋到后面的皮帶輸送裝置的輸送帶上,經過出料槽出料。本發明不僅改善了操控人員的作業環境,而且有效保證了肥料撥料進料均勻可靠、粉碎充分、拋灑均勻,充分調節了堆肥內部的含氧量、溫度及水分,創造了合適的發酵工藝條件,保證了翻堆作業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包括:撥料輥1、側擋板2、前舌板3、出料槽4、電控箱5、液壓油箱6、履帶式行走底盤7、風扇8、龍門架9、皮帶輸送裝置10、支撐輪11、馬達12、粉碎后拋輥13。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的有機肥翻拋機如圖1和圖2所示,包括履帶式行走底盤7和位于其前側的支撐輪11,該行走底盤7的前側裝有皮帶輸送裝置10,皮帶輸送裝置10的輸出端裝有出料槽5,皮帶輸入裝置10的前下方裝有馬達12驅動的可旋轉粉碎后拋輥13,粉碎后拋輥13的后下方裝有延伸到皮帶輸送裝置10輸入端上的前低后高的前舌板3。粉碎后拋輥13上具有軸向間隔分布的徑向延伸粉碎棒13-1和后拋板13-2,粉碎棒13-1與后拋板13-2周向相隔90°,且粉碎棒13-1與后拋板13-2軸向錯位,即粉碎棒13-1的軸向位置旋轉90°后正好位于兩相鄰后拋板13-2之間的縫隙中。行走底盤7兩側分別朝前延伸出前端上翹的側擋板2,側擋板2的上翹端支撐可旋轉的撥料輥1,撥料輥1由周向間隔分布的四根水平撥料桿1-1構成。
該機的式行走底盤可前進、倒退、轉彎,由一人遙控操控駕駛。行駛中整車騎跨在予先堆置的長條形肥基上,肥料一次經前舌板、粉碎后拋裝置進入高速輸送帶,實現撥料、粉碎、后拋、輸送,該機經過之后篡成新的條形垛堆。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施例具有如下顯著優點:采取履帶行走設計,前進轉向可靠,由一人遙控操控駕駛,有效改善操控人員的作業環境。同時,工作時有效保證過程中肥料撥料進料均勻可靠、粉碎充分、拋灑均勻,有效調節堆肥內部的含氧量、溫度及水分,以達到合適的發酵工藝條件,保證翻堆作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