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微生物發酵除臭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現有耕地18億畝以上,每年施用化肥約1.5億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產國、進口國和使用國。大量生產和施用化肥不僅消耗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寶貴資源,耗費了大量的能源動力,還造成土壤板結和退化和廣泛的環境污染。施用在農田里的化肥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進入江、河、湖、海,造成我國內陸和近海的水體的富營養化,各種藻類和水葫蘆頻繁地爆發性生長,進而腐爛,釋放毒素和化學耗氧,造成我國水體大面積污染。我國近年來的環境污染調查報告已把化肥列入我國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因此發展環境友好型的替代肥料,已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為解決上述問題,市場上出現了有機肥,有機肥中不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養分,有機肥是最全面的肥料。
有機肥廣義上俗稱農家肥,包括以各種動物、植物殘體或代謝物組成,如人畜糞便、秸稈、動物殘體、屠宰場廢棄物等。在有機肥的制備過程中需要對有機肥原料進行堆放發酵,然而有機肥在自然發酵至完全腐熟需時長而且不斷散發出惡臭,污染周邊的環境。因此,需要一種能縮短有機肥的發酵腐熟的時間、利用微生物分解消除臭味源使有機肥生產無臭味的除臭發酵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該除臭發酵劑處理有機肥原料,蟲卵、病菌污染減少,有效降低有機肥堆放發酵過程中臭質物質的產生,縮短發酵腐熟的時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其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
菠蘿皮 20-25份;
秸稈 15-18份;
大豆桿 10-12份;
花生藤 5-8份;
酵母菌 5-8份;
芽孢桿菌 3-5份;
過磷酸鈣 3-5份;
硫酸亞鐵 2-5份;
乳酸菌 2-3份;
硫酸銅 0.2-0.5份。
所述的秸稈為玉米桿、麥稈和甘蔗尾稍,它們的重量比為:0.5:1:(1.5-2)。
所述的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的生產工藝步驟為:
(1)按重量份數取菠蘿皮、秸稈、大豆桿和花生藤,并分別粉碎成1厘米以下大小的碎粒;
(2)將菠蘿皮、秸稈、大豆桿和花生藤混合均勻,再分別加入酵母菌、芽孢桿菌、過磷酸鈣、硫酸亞鐵、乳酸菌和硫酸銅,均勻混合后加入清水再攪拌得到混合物Ⅰ,加入清水量至用手觸摸感覺濕潤即可;
(3)將混合物Ⅰ放在塑料袋內密封發酵7-10天,或者將混合物Ⅰ放在水泥池內發酵7-10天;
(4)將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均勻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和有機肥原料的重量比為1:(4-5),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分3次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每12-24小時添加一次;
(5)待有機肥原料沒有臭味后得到混合物Ⅱ,混合物Ⅱ即可作為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
待需要發酵有機肥原料時,將混合物Ⅱ與有機肥原料混合,混合物Ⅱ與有機肥原料的重量比為(5-15):100。
在將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均勻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時,進一步添加清洗動物內臟的水,清洗動物內臟的水與有機肥的重量比為1:(10-15)。
本發明的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是先將除臭發酵劑原料進行配比發酵后得到混合物Ⅰ,再將混合物Ⅰ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待有機肥原料沒有臭味后得到混合物Ⅱ,混合物Ⅱ即可作為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本除臭發酵劑處理有機肥原料,蟲卵、病菌污染減少,有效降低有機肥堆放發酵過程中臭質物質的產生,縮短發酵腐熟的時間,縮短有機肥的生產周期,還具有生產投資小,生產成本低,綠色環保、處理功效高、適應性廣,使用方便等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本發明的實施例,對發明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實施例1
采用以下工藝步驟可制備的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
(1)按重量份數取菠蘿皮20份、玉米桿2.5份、麥稈5份、甘蔗尾稍7.5份、大豆桿10份和花生藤5份,并分別粉碎成1厘米以下大小的碎粒,均勻混合得到碎粒混合物;
(2)在碎粒混合物中加入酵母菌5份、芽孢桿菌3份、過磷酸鈣3份、硫酸亞鐵2份、乳酸菌2份和酸銅0.2份,均勻混合后加入清水再攪拌得到混合物Ⅰ,加入清水量至用手觸摸感覺濕潤即可;
(3)將混合物Ⅰ放在塑料袋內密封發酵7天,或者將混合物Ⅰ放在水泥池內發酵7天;
(4)將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均勻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和有機肥原料的重量比為1:(4-5),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分3次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每12-24小時添加一次;
(5)待有機肥原料沒有臭味后得到混合物Ⅱ,混合物Ⅱ即可作為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
實施例2
采用以下工藝步驟可制備的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
(1)按重量份數取菠蘿皮23份、玉米桿2.75份、麥稈5.5份、甘蔗尾稍8.25份、大豆桿11份和花生藤6份,并分別粉碎成1厘米以下大小的碎粒,均勻混合得到碎粒混合物;
(2)在碎粒混合物中加入酵母菌6份、芽孢桿菌4份、過磷酸鈣4份、硫酸亞鐵3份、乳酸菌2.5份和酸銅0.4份,均勻混合后加入清水再攪拌得到混合物Ⅰ,加入清水量至用手觸摸感覺濕潤即可;
(3)將混合物Ⅰ放在塑料袋內密封發酵9天,或者將混合物Ⅰ放在水泥池內發酵9天;
(4)將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均勻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和有機肥原料的重量比為1:(4-5),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分3次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每12-24小時添加一次;
(5)待有機肥原料沒有臭味后得到混合物Ⅱ,混合物Ⅱ即可作為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
實施例3
采用以下工藝步驟可制備的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
(1)按重量份數取菠蘿皮25份、玉米桿3份、麥稈6份、甘蔗尾稍9份、大豆桿12份和花生藤8份,并分別粉碎成1厘米以下大小的碎粒,均勻混合得到碎粒混合物;
(2)在碎粒混合物中加入酵母菌8份、芽孢桿菌5份、過磷酸鈣5份、硫酸亞鐵5份、乳酸菌3份和酸銅0.5份,均勻混合后加入清水再攪拌得到混合物Ⅰ,加入清水量至用手觸摸感覺濕潤即可;
(3)將混合物Ⅰ放在塑料袋內密封發酵10天,或者將混合物Ⅰ放在水泥池內發酵10天;
(4)將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均勻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在將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均勻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時,還添加清洗動物內臟的水,清洗動物內臟的水與有機肥的重量比為1:(10-15),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和有機肥原料的重量比為1:(4-5),發酵后的混合物Ⅰ分3次添加到有機肥原料中,每12-24小時添加一次;
(5)待有機肥原料沒有臭味后得到混合物Ⅱ,混合物Ⅱ即可作為有機肥原料的除臭發酵劑。
應用實施例
1、廣西宜州市某公司,利用蠶沙作為原料生產有機肥,需要對蠶沙進行發酵腐熟,而蠶沙中混有很多死蠶,自然堆放發酵過程中,產生很大的臭味,引來很多的蒼蠅、蚊子,且堆放發酵需要一個月以上;后來該公司利用本發明的混合物Ⅰ添加到蠶沙中,待蠶沙沒有臭味后得到混合物Ⅱ,再利用混合物Ⅱ添加到蠶沙中,5天就已經沒有臭味,整個堆放發酵過程中沒有蒼蠅、蚊子,發酵15天即可使用,發酵時間縮短一倍以上。
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實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