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陶瓷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氧化鎂陶瓷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氧化鎂陶瓷可用作冶煉金屬的坩堝,在原子能工業中也適用于冶煉高純度的鈾和釷,還可用作熱電偶保護套管,目前國內的氧化鎂陶瓷制品很多,但存在問題也較多。
氧化鎂屬于立方晶系氯化鈉型結構,熔點高達2800℃,且氧化鎂易水化,因此氧化鎂陶瓷不易成型,制作過程中不能進行陳腐,燒結溫度較高,產品性能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氧化鎂陶瓷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既降低了燒結廢品率,又提高了制成的產品燒結強度和致密度,產品表面光滑無氣泡,在降低了能源消耗的同時,為荷軟蠕變爐支撐棒用3D打印材料等提供一個優化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氧化鎂陶瓷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氧化鎂微粉30-50份、干燥劑1-2份、羥丙基纖維素10-20份、氧化鎂納米粉20-30份、羧甲基纖維素6-8份、甘油4-6份、減水劑1-3份、糊精10-20份、礦物油4-8份、抗氧劑1-2份、麥芽糖14-16份、稠化劑2-4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氧化鎂微粉30份、干燥劑1份、羥丙基纖維素10份、氧化鎂納米粉20份、羧甲基纖維素6份、甘油4份、減水劑1份、糊精10份、礦物油4份、抗氧劑1份、麥芽糖14份、稠化劑2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氧化鎂微粉40份、干燥劑1.5份、羥丙基纖維素15份、氧化鎂納米粉25份、羧甲基纖維素7份、甘油5份、減水劑2份、糊精15份、礦物油6份、抗氧劑1.5份、麥芽糖15份、稠化劑3份。
進一步: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氧化鎂微粉50份、干燥劑2份、羥丙基纖維素20份、氧化鎂納米粉30份、羧甲基纖維素8份、甘油6份、減水劑3份、糊精20份、礦物油8份、抗氧劑2份、麥芽糖16份、稠化劑4份。
步驟一、按配方將減水劑溶入10-20份水中,加入氧化鎂微粉采用超聲波分散均勻;所有原料加入后在真空混煉機中混煉至均勻;
步驟二、將步驟一得到的混合均勻后的原料擠出成型;
步驟三、將步驟二得到的成型物料90-100℃干燥72-96h;
步驟四、將步驟三加入剩余原料每分鐘升高7-9℃,并保溫2-3h。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既降低了燒結廢品率,又提高了制成的產品燒結強度和致密度,產品表面光滑無氣泡,在降低了能源消耗的同時,為荷軟蠕變爐支撐棒用3D打印材料等提供一個優化方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一種氧化鎂陶瓷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氧化鎂微粉30-50份、干燥劑1-2份、羥丙基纖維素10-20份、氧化鎂納米粉20-30份、羧甲基纖維素6-8份、甘油4-6份、減水劑1-3份、糊精10-20份、礦物油4-8份、抗氧劑1-2份、麥芽糖14-16份、稠化劑2-4份。
實施例二:
一種氧化鎂陶瓷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氧化鎂微粉30份、干燥劑1份、羥丙基纖維素10份、氧化鎂納米粉20份、羧甲基纖維素6份、甘油4份、減水劑1份、糊精10份、礦物油4份、抗氧劑1份、麥芽糖14份、稠化劑2份。
實施例三:
一種氧化鎂陶瓷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氧化鎂微粉40份、干燥劑1.5份、羥丙基纖維素15份、氧化鎂納米粉25份、羧甲基纖維素7份、甘油5份、減水劑2份、糊精15份、礦物油6份、抗氧劑1.5份、麥芽糖15份、稠化劑3份。
實施例四:
一種氧化鎂陶瓷由以下質量份數配方成分組成:氧化鎂微粉50份、干燥劑2份、羥丙基纖維素20份、氧化鎂納米粉30份、羧甲基纖維素8份、甘油6份、減水劑3份、糊精20份、礦物油8份、抗氧劑2份、麥芽糖16份、稠化劑4份。
實施例五:
一種氧化鎂陶瓷的制備方法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按配方將減水劑溶入10-20份水中,加入氧化鎂微粉采用超聲波分散均勻;所有原料加入后在真空混煉機中混煉至均勻;
步驟二、將步驟一得到的混合均勻后的原料擠出成型;
步驟三、將步驟二得到的成型物料90-100℃干燥72-96h;
步驟四、將步驟三加入剩余原料每分鐘升高7-9℃,并保溫2-3h。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