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SSZ-13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USY分子篩或Beta分子篩與N,N,N-三甲基-1-金剛烷氫氧化銨溶液混合,攪拌,過濾,得到吸附有N,N,N-三甲基-1-金剛烷氫氧化銨的USY分子篩或者Beta分子篩(混合物A)和含N,N,N-三甲基-1-金剛烷氫氧化銨的濾液L;
(2)鋁源(以Al2O3計)、硅源(以SiO2計)、堿源(以M2O計)和水(H2O)按照摩爾比為1:(10~80):(2.5~40):(100~2400)混合均勻,然后加入SAPO-34分子篩與SSZ-13分子篩的混合晶種,得到混合物B;
(3)將一定量混合物A添加至混合物B中,混合均勻后轉移到高壓反應釜中,在120~180℃下晶化8~48h,冷卻,過濾,得到的晶化產物經過洗滌,干燥,焙燒,得到SSZ-13分子篩;
所述步驟(1)中的USY分子篩或者Beta分子篩與N,N,N-三甲基-1-金剛烷氫氧化銨溶液的質量比為1:(10~50);
所述步驟(2)中混合晶種與硅源(以SiO2計)的質量比為(0.1~5):100;
所述步驟(3)中的一定量混合物A與步驟(2)中的硅源(以SiO2計)的質量比為(5~20):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N,N,N-三甲基-1-金剛烷氫氧化銨溶液濃度為20~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SAPO-34分子篩與SSZ-13分子篩的質量比為(0.1~10):1,SAPO-34分子篩的硅含量(以SiO2計)為4~12%,SSZ-13分子篩的硅鋁比為3.5~6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SSZ-13分子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USY分子篩硅鋁比為9~100,Beta分子篩硅鋁比為15~15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硅源為硅溶膠、正硅酸乙酯和白炭黑中的一種或多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鋁源為偏鋁酸鈉和十八水硫酸鋁中的一種或兩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堿源為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中的一種或兩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USY分子篩或Beta分子篩與N,N,N-三甲基-1-金剛烷氫氧化銨溶液混合,在20~60℃下攪拌6~10h。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晶化產物在空氣中于500~600℃焙燒4~10h。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濾液L重復用作后續一批次或多批次的SSZ-13分子篩合成中步驟(1)制備混合物A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