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引線烘干裝置及應用其的引線處理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178959閱讀:227來源:國知局
引線烘干裝置及應用其的引線處理設備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引線烘干裝置及應用其的引線處理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技術的引線處理設備斷引頻繁、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對操作工熟練程度要求高,缺少安全保護設施;自動化程度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引線烘干裝置,它能夠提高引線烘干的生產質量和效率,減小勞動強度、加強安全性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引線烘干裝置,它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具有內腔,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均與內腔相連通的引線進口和引線出口;

內筒,所述內筒位于內腔內,并且所述內筒可旋轉地支承在殼體上,所述內筒上設置有沿著內筒的周向布置的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所述殼體內沿著內筒的軸向依次設置有升溫區和冷卻區,從引線進口進入的引線先繞在所述內筒和引線軸向平移機構上;

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與內筒傳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還與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傳動連接,以便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內筒旋轉時同時驅動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動作,從而通過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將從引線進口進入的引線依次平移至升溫區和冷卻區,然后引線再從所述引線出口出去;

熱源循環系統,所述熱源循環系統與殼體內的升溫區相連,以便所述熱源循環系統向所述升溫區循環供應熱源;

冷源供應裝置,所述冷源供應裝置與殼體內的冷卻區相連,以便所述冷源供應裝置向所述冷卻區供應冷源。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熱源循環系統的具體結構,所述熱源循環系統包括熱泵供熱系統和循環風機,所述內筒內設置有熱風通道和回風通道,所述熱泵供熱系統的出風口與所述循環風機的進風口相連通,所述循環風機的出風口通過所述熱風通道與升溫區相連通,所述熱泵供熱系統的進風口通過回風通道與所述升溫區相連通。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冷源供應裝置的具體結構,所述冷源供應裝置為冷卻風機,所述內筒內還設置有冷卻風通道,所述冷卻風機的進風口用于抽取低溫空氣,所述冷卻風機 的出風口通過冷卻風通道與所述冷卻區相連通。

進一步,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動力源,所述內筒通過旋轉軸可旋轉地支承在殼體上,所述動力源與所述旋轉軸傳動連接,以便所述動力源驅動所述旋轉軸在殼體上旋轉。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引線軸向平移機構的具體結構,所述引線軸向平移機構包括同步帶輪副、齒輪副和鏈輪,所述同步帶輪副中的同步帶沿著內筒的軸向設置,所述旋轉軸通過傳動組件驅動其中一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的鏈輪旋轉,每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中的鏈輪通過鏈條傳動連接,所述鏈輪與相應的引線軸向平移機構中的齒輪副傳動連接,所述齒輪副與相應的同步帶輪副傳動連接,從而最終帶動同步帶沿著內筒的軸向移動。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傳動組件的具體結構,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第一錐齒輪副、從動軸和第二錐齒輪副,所述旋轉軸與第一錐齒輪副傳動連接,第一錐齒輪副與從動軸傳動連接,從動軸與第二錐齒輪副傳動連接,第二錐齒輪副與其中一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的鏈輪傳動連接。

進一步為了避免引線與內筒發生粘連的現象,每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還對應一個將帶動同步帶在內筒的徑向上往復移動的徑向波動機構,所述引線軸向平移機構還包括用于支撐同步帶的支撐輪組,所述徑向波動機構包括導柱座、導柱、滑塊、滾輪、曲線板、彈簧機構和預緊絲桿,所述滑塊通過預緊絲桿與相應的支撐輪組連接,所述導柱座安裝在內筒上,所述導柱安裝在導柱座上,所述滑塊滑配在導柱上,所述曲線板安裝在殼體上,所述滾輪安裝在滑塊的外側,所述彈簧機構設置在所述滑塊的內側與所述內筒之間。

進一步為了對殼體內腔內的濕度進行排濕處理,所述引線烘干裝置還包括排濕裝置,所述排濕裝置安裝在殼體上,并且排濕裝置的排濕口與殼體的內腔相連通。

進一步,引線烘干裝置還包括滅火裝置,所述滅火裝置包括火災快速響應探頭、控制箱和噴淋組件,所述噴淋組件設置在殼體形成內腔的內壁上,所述火災快速響應探頭設置在殼體內,所述火災快速響應探頭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箱相連,所述控制箱的控制驅動端與所述噴淋組件相連。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引線處理設備,它包括濕引線架、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收引機和引線烘干裝置,所述引線從濕引線架出來后依次通過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引線烘干裝置、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最后進入收引機。

進一步,所述濕引線架具有輪架,所述輪架上設置有可旋轉的轉軸,所述轉軸上安裝有引線輪。

進一步為了避免引線斷裂的風險,所述轉軸與所述輪架之間設置有阻尼器。

進一步,所述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和/或所述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包括機架、引線入孔件、引線出孔件、波紋管和光電傳感器組,所述引線入孔件和所述引線出孔件安 裝在機架上,所述引線入孔件上設置有引線入孔,所述引線出孔件上設置有引線出孔,所述引線從引線入孔穿入再穿過相應的波紋管,最后從相應的引線出孔引出,光電傳感器組設置在機架上引線入孔件和引線出孔件之間的區域的下方,以便當出現斷引線時,波紋管下落,從而切斷光電傳感器組之間的光信號傳遞。

進一步提供了一種收引機的具體結構,所述收引機包括引線導引裝置、引夾裝置、機架和多組收引組件,所述收引組件包括引輪軸架、收引電機、轉位電機,所述引輪軸架上設置有兩個其上套接引輪的引輪軸,所述轉位電機與引輪軸架相連接,以便所述轉位電機驅動所述引輪軸架旋轉,使兩個引輪軸在引線工位和空引工位之間切換,所述收引電機與引線工位上的引輪軸傳動連接,以便所述收引電機驅動引線工位上的引輪軸旋轉,引線導引裝置包括導引電機、導引架和絲杠螺母副,所述導引電機驅動絲杠螺母副中的絲杠旋轉,所述絲杠螺母副中的螺母與所述導引架連接,所述導引架安裝在機架上,并且所述導引架可在平行于引輪軸的軸向的方向移動,從所述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出來的引線先穿過導引架,再繞在處于引線工位的引輪軸上的引輪上。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從引線烘干裝置的引線進口進入預熱區,整齊有序繞于內筒與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組成的整體支架上,引線軸向平移機構把引線緩慢移向升溫區,引線受熱過程中與干燥熱風進行熱濕交換,排出水分,引線得以干燥,此時,殼體內腔內濕度增加,當濕度上升設定上限時,排濕裝置自動排濕,殼體內腔內濕度又下降到設定的狀態;隨著新的濕引線進入,干燥過程連續不斷的進行著。引線經過升溫區干燥后,被平移至冷卻區,引線溫度降低(引線力學性能增加,斷引線現象減少),被平移至引線出口離開引線烘干裝置,這樣就能夠提高引線烘干的生產質量和效率,減小勞動強度、加強安全性能;另外,從制引線工序過來的濕引線,人工安放于濕引線架上,由引線烘干裝置內的動力機構牽引通過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進入引線烘干裝置的引線進口,烘干后的引線經引線烘干裝置的引線出口經收引機牽引進入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到達收引機,干引線被繞在引輪上,再由人工卸下引輪,從而完成了整個引線處理過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引線烘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筒的簡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筒的側面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徑向波動機構的局部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引線處理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濕引線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或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的俯視圖;

圖9為收引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4所示,一種引線烘干裝置,它包括:

殼體,所述殼體具有內腔,所述殼體上設置有均與內腔相連通的引線進口和引線出口;

內筒1,所述內筒1位于內腔內,并且所述內筒1可旋轉地支承在殼體上,所述內筒1上設置有沿著內筒的周向布置的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所述殼體內沿著內筒1的軸向依次設置有升溫區11和冷卻區12,從引線進口進入的引線先繞在所述內筒1和引線軸向平移機構上;

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與內筒1傳動連接,所述驅動機構還與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傳動連接,以便所述驅動機構驅動內筒1旋轉時同時驅動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動作,從而通過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將從引線進口進入的引線依次平移至升溫區11和冷卻區12,然后引線再從所述引線出口出去;

熱源循環系統,所述熱源循環系統與殼體內的升溫區11相連,以便所述熱源循環系統向所述升溫區11循環供應熱源;

冷源供應裝置,所述冷源供應裝置與殼體內的冷卻區12相連,以便所述冷源供應裝置向所述冷卻區12供應冷源。

如圖1所示,所述熱源循環系統包括熱泵供熱系統21和循環風機22,所述內筒1內設置有熱風通道13和回風通道14,所述熱泵供熱系統21的出風口與所述循環風機22的進風口相連通,所述循環風機22的出風口通過所述熱風通道13與升溫區11相連通,所述熱泵供熱系統21的進風口通過回風通道14與所述升溫區11相連通。所述熱源循環系統采用熱風內循環的方式,減少熱能損失,達到節能目的。

如圖1所示,所述冷源供應裝置為冷卻風機3,所述內筒1內還設置有冷卻風通道15,冷卻風機3置于熱泵供熱系統21的吸熱器空氣側出風口(低溫側)處,以便所述冷卻風機3的進風口用于抽取低溫空氣,所述冷卻風機3的出風口通過冷卻風通道15與所述冷卻區12相連通。

如圖1~2所示,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動力源41,所述內筒1通過旋轉軸42可旋轉地 支承在殼體上,所述動力源41與所述旋轉軸42傳動連接,以便所述動力源41驅動所述旋轉軸42在殼體上旋轉。內筒1在動力源41的驅動下旋轉,同時牽引濕引線連續不斷進入殼體內。

如圖1、2所示,所述引線軸向平移機構包括同步帶輪副51、齒輪副52和鏈輪53,所述同步帶輪副51中的同步帶沿著內筒1的軸向設置,所述旋轉軸42通過傳動組件驅動其中一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的鏈輪53旋轉,每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中的鏈輪53通過鏈條54傳動連接,所述鏈輪53與相應的引線軸向平移機構中的齒輪副52傳動連接,所述齒輪副52與相應的同步帶輪副51傳動連接,從而最終帶動同步帶沿著內筒1的軸向移動。引線軸向平移機構沿內筒1圓周方向雙排均勻分布,用于引線從殼體的引線進口軸向平移至引線出口,實現連續干引。

如圖1、2所示,所述傳動組件包括第一錐齒輪副55、從動軸56和第二錐齒輪副57,所述旋轉軸42與第一錐齒輪副55傳動連接,第一錐齒輪副55與從動軸56傳動連接,從動軸56與第二錐齒輪副57傳動連接,第二錐齒輪副57與其中一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的鏈輪53傳動連接。當內筒1旋轉時,動力依次通過旋轉軸42、第一錐齒輪副55、從動軸56、第二錐齒輪副57、鏈輪53以及齒輪副52,最后傳遞給同步帶輪副51,從而帶動同步帶沿著內筒1的軸向移動。

如圖4所示,每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還對應一個帶動同步帶在內筒1的徑向上往復移動的徑向波動機構,所述引線軸向平移機構還包括用于支撐同步帶的支撐輪組58,所述徑向波動機構包括導柱座61、導柱62、滑塊63、滾輪64、曲線板65、彈簧機構66和預緊絲桿67,所述滑塊63通過預緊絲桿67與相應的支撐輪組58連接,所述導柱座61安裝在內筒1上,所述導柱62安裝在導柱座61上,所述滑塊63滑配在導柱62上,所述曲線板65安裝在殼體上,所述滾輪64安裝在滑塊63的外側,所述彈簧機構66設置在所述滑塊63的內側與所述內筒1之間。由于引線在干燥過程中,會出現粘連于同步帶上,故設置了徑向波動機構,即每個同步帶可沿著內筒1的徑向有規律的先下移后上移,縮短引線與同步帶的接觸時間,以解決引線粘連現象。當內筒1旋轉時,滾輪64接觸到曲線板65,滾輪64受到徑向力向內筒1軸線沿導柱62下滑,然后又收到彈簧機構66的推力復位。同時,支撐輪組也跟隨滑塊63做“上下”波動狀。

如圖1所示,引線烘干裝置還包括排濕裝置711,所述排濕裝置71安裝在殼體上,并且排濕裝置711的排濕口與殼體的內腔相連通。排濕裝置711由排濕風機、快開閥門和管路等組成,用于排濕,保持殼體的內腔的低濕狀態。

如圖1所示,引線烘干裝置還包括滅火裝置,所述滅火裝置包括火災快速響應探頭、控制箱和噴淋組件72,所述噴淋組件72設置在殼體形成內腔的內壁上,所述火災快速 響應探頭設置在殼體內,所述火災快速響應探頭的信號輸出端與控制箱相連,所述控制箱的控制驅動端與所述噴淋組件72相連。該部分獨立運行,僅向整機控制系統提供火警信號,以滿足快速響應目的和即時停機。

從引線烘干裝置的引線進口進入預熱區,整齊有序繞于內筒與多個引線軸向平移機構組成的整體支架上,引線軸向平移機構把引線緩慢移向升溫區,引線受熱過程中與干燥熱風進行熱濕交換,排出水分,引線得以干燥,此時,殼體內腔內濕度增加,當濕度上升設定上限時,排濕裝置自動排濕,殼體內腔內濕度又下降到設定的狀態;隨著新的濕引線進入,干燥過程連續不斷的進行著。引線經過升溫區干燥后,被平移至冷卻區,引線溫度降低(引線力學性能增加,斷引線現象減少),被平移至引線出口離開引線烘干裝置,這樣就能夠提高引線烘干的生產質量和效率,減小勞動強度、加強安全性能。

如圖5~9所示,一種引線處理設備,它包括濕引線架10、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20、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30、收引機40和引線烘干裝置,所述引線從濕引線架10出來后依次通過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20、引線烘干裝置、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30、最后進入收引機40。濕引線架10、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20、引線烘干裝置、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30和收引機40,相互之間間隔合理的距離。

如圖6所示,所述濕引線架10具有輪架101,所述輪架101上設置有可旋轉的轉軸102,所述轉軸102上安裝有引線輪103,引線輪103的動力來自引線烘干裝置的牽引。

如圖6所示,所述轉軸102與所述輪架101之間設置有阻尼器104。在干燥過程中,由于繞引直徑的減小,牽引力逐漸增大,增加引線斷裂風險,故配置了阻尼器104,當牽引力加大時,阻尼器104自動減小阻力,從而降低了引線牽引力。

如圖7~8所示,所述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20和/或所述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30包括機架201、引線入孔件202、引線出孔件203、波紋管204和光電傳感器組205,所述引線入孔件202和所述引線出孔件203安裝在機架201上,所述引線入孔件202上設置有引線入孔,所述引線出孔件203上設置有引線出孔,所述引線從引線入孔穿入再穿過相應的波紋管204,最后從相應的引線出孔引出,光電傳感器組205設置在機架201上引線入孔件202和引線出孔件203之間的區域的下方,以便當出現斷引線時,波紋管204下落,從而切斷光電傳感器組205之間的光信號傳遞,即實現斷引線檢知目的。然后聲光報警停機并根據系統設定做出響應的動作(延時停機、即時停機、繼續運行)。引線入孔件202和引線出孔件203可以由瓷制成。

如圖9所示,所述收引機40包括引線導引裝置、引夾裝置、收引機架和多組收引組件,所述收引組件包括引輪軸架401、收引電機402、轉位電機403,所述引輪軸架401上設置有兩個其上套接引輪404的引輪軸405,所述轉位電機403與引輪軸架401 相連接,以便所述轉位電機403驅動所述引輪軸架401旋轉,使兩個引輪軸405在引線工位和空引工位之間切換,所述收引電機402與引線工位上的引輪軸405傳動連接,以便所述收引電機402驅動引線工位上的引輪軸405旋轉,引線導引裝置包括導引電機406、導引架407和絲杠螺母副408,所述導引電機406驅動絲杠螺母副408中的絲杠旋轉,所述絲杠螺母副408中的螺母與所述導引架407連接,所述導引架407安裝在收引機架上,并且所述導引架407可在平行于引輪軸405的軸向的方向上移動,從所述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30出來的引線先穿過導引架407,再繞在處于引線工位的引輪軸405上的引輪上。工作時,引輪固定于引輪軸405上,兩個引輪軸405交替工作,當引線工位的引輪軸405上的引輪滿時,收引電機402停止,轉位電機403啟動,驅動空引工位的引輪軸405旋轉至收引位置,夾引電機啟動打開引夾,同時導引架407將引線移至引夾位置,引夾閉合,同時設置在偏向滿引輪的一側刀片受壓切斷引線,收引電機402啟動開始收引。

導引電機406驅動絲杠螺母副408,從而驅動導引架407移動,由導引電機406正反轉來實現導引架407左右移動。由于導引電機406選用步進電機,所以導引架407可以移動至任意指定位置,即引線可移動至指定位置。

引線處理設備還包括自動控制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由控制柜、低壓電氣元器件、智能溫濕度控制器、PLC+HMI、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光電傳感器、限位開關等)和變頻器等部件組成。

本系統在殼體內配置了溫度、濕度傳感器,實時對溫度、濕度進行監控調節,保持合理的干燥溫度和濕度,防止因高溫低濕發生火災;引線烘干裝置的動力源采用驅動電機配置變頻器驅動。

從制引線工序過來的濕引線,人工安放于濕引線架上,由引線烘干裝置內的動力機構牽引通過第一引線斷線檢測裝置進入引線烘干裝置的引線進口,烘干后的引線經引線烘干裝置的引線出口經收引機牽引進入第二引線斷線檢測裝置到達收引機,干引線被繞在引輪上,再由人工卸下引輪,從而完成了整個引線處理過程。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远县| 泰安市| 察雅县| 措勤县| 遂溪县| 乾安县| 舟曲县| 沅江市| 读书| 拜泉县| 陆河县| 仪征市| 榕江县| 宝清县| 宜昌市| 临漳县| 远安县| 崇阳县| 喜德县| 彩票| 兰坪| 安泽县| 南安市| 雅安市| 雷山县| 赤壁市| 思茅市| 永胜县| 新兴县| 尼勒克县| 大同县| 东乌珠穆沁旗| 深州市| 浦东新区| 济宁市| 铜梁县| 仪陇县| 嵊泗县| 闵行区| 响水县| 治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