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槽式污泥翻拋機及其翻拋滾筒的安裝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395566閱讀:246來源:國知局
一種槽式污泥翻拋機及其翻拋滾筒的安裝方法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污泥有機肥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槽式污泥翻拋機及其翻拋滾筒的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人口的增長,城鎮污水處理量急增,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處理量也不斷增加。據調查,目前國內污泥有80%未得到有效處理和處置,因此,污泥處理和處置已成為污水處理廠和城市環境衛生的頭等大事。

污泥處理常用的方法有堆肥、填埋和焚燒等,堆肥是處理污泥的一種較好辦法。翻拋機是堆肥工藝中最主要的設備之一,其負責完成發酵槽內物料的翻拋、攪拌、后移,使其與氧氣充分接觸,保證好氧堆肥所需要的氧氣量,提高分解率。

翻拋滾筒作為直接參與污泥翻拋的裝置,其結構合理性、可靠性、可維護性至關重要。現有翻拋滾筒的動力及傳動機構主要由電機和鏈傳動系統或液壓泵和液壓馬達系統,現有翻拋滾筒的支撐形式一般采用兩側支撐。翻拋滾筒是污泥翻拋機的主要部件之一,現有翻拋滾筒存在結構復雜、可靠性低、維護性差、翻拋效率低、翻拋能力小、能耗高等相關問題。因此創造一種翻拋滾筒結構簡化、性能可靠、翻拋效率高、翻拋能力強、耗能小的污泥翻拋機是目前要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槽式污泥翻拋機,其翻拋滾筒采用懸臂式支撐,滾筒的結構得到簡化、滾筒可靠性和翻拋效率得到提高、翻拋能力得到增強、耗能得到減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槽式污泥翻拋機,包括至少有機架、行走機構、翻拋臂和兩個翻拋滾筒組成的機體,所述機架由兩側的行走機構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拋臂上部和機架中部連接,翻拋臂下部兩側對稱連接兩個翻拋滾筒,所述翻拋滾筒包括旋轉滾筒、支撐筒和液壓驅動裝置,所述支撐筒設置在旋轉滾筒內且內端與翻拋臂固定連接,所述旋轉滾筒內壁和支撐筒之間連接有第一、第二軸承和第一、第二軸承固定裝置;所述液壓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馬達、液壓馬達安裝板和動力傳動圓盤,所述液壓馬達動力輸入端通過液壓馬達安裝板和支撐筒連接,液壓馬達動力輸出端通過動力傳動圓盤和旋轉滾筒連接。

翻拋滾筒在使用時下放至污泥槽中,不使用時提起置于污泥之上。翻拋葉片安裝在旋轉滾筒上,支撐筒的設置,使液壓馬達和旋轉滾筒獲得良好的支撐力,能穩固的支撐液壓馬達和旋轉滾筒。液壓驅動裝置中液壓馬達、液壓馬達安裝板和動力傳動圓盤的連接方式,實現動力的傳遞和轉化,使得傳動機構得以簡化,且能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進而提高翻拋效率、減少耗能。近翻拋臂端為旋轉滾筒和支撐筒的內端, 遠翻拋臂端為旋轉滾筒和支撐筒的外端。翻拋臂的中空內腔和支撐筒的中空內腔連通,液壓管道從設置在機架上的液壓泵接出,液壓管道經翻拋臂的中空內腔和支撐筒的中空內腔連接至液壓馬達的動力輸入端。第一、第二軸承設置在旋轉滾筒和支撐筒之間,支撐效果好,能保證旋轉滾筒旋轉軸線和支撐筒軸線的同軸度,合理設置兩軸承間距,能改善支撐筒的受力狀況,提高設備的可靠性。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支撐筒內腔為圓柱體型,支撐筒靠內端外壁上設有定位盤,支撐筒的外端至定位盤的外壁為直徑不斷增大的圓柱體形多臺階限位結構,定位盤通過螺栓和翻拋臂連接。支撐筒從外側至定位盤的外徑不斷增大,安裝時將內徑較大的第二軸承先行安裝,再安裝內徑較小的第一軸承,位于近翻拋臂端的支撐筒外壁可以將軸承的近翻拋臂側擋住,實現定位,以便于軸承的安裝。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旋轉滾筒內腔為中部至兩端的內徑不斷增大的圓柱體形多臺階限位結構,旋轉滾筒內腔設置有圓環形的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所述動力傳動圓盤與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固定連接。旋轉滾筒內腔位于第一軸承處的內徑最小,多臺階狀的內腔便于旋轉滾筒的安裝和拆卸,結構合理,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的設置,方便聯接動力傳動圓盤。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第一軸承固定裝置包括軸承壓緊端蓋和軸承壓緊端蓋用墊片,所述軸承壓緊端蓋外端為法蘭盤形,內端為具有圓柱體形內腔的套筒形,軸承壓緊端蓋外端孔內徑小于內端孔內徑,軸承壓緊端蓋外端通過螺栓將所述液壓馬達安裝板固定在支撐筒外端,所述軸承壓緊端蓋外端外徑和旋轉滾筒內徑相適配,軸承壓緊端蓋內端內徑和支撐筒外徑相適配,軸承壓緊端蓋內端用來固定第一軸承內圈外側,軸承壓緊端蓋用墊片設置在軸承壓緊端蓋和第一軸承外側之間,第一軸承內圈內側和支撐筒筒壁上的圓柱體形臺階相抵。軸承壓緊端蓋的巧妙設計既可以固定第一軸承內圈外側,又可以對支撐筒進行密封,結合支撐筒外壁的形狀對第一軸承進行了穩固的安裝。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第二軸承固定裝置包括壓緊墊片、防松墊片、壓緊螺母和軸承外圈擋圈;所述壓緊螺母用來固定第二軸承內圈外側,壓緊螺母和第二軸承內圈外側之間依次連接有防松墊片和壓緊墊片,第二軸承內圈內側和支撐筒筒壁上的圓柱體形臺階相抵;所述軸承外圈擋圈一端和第二軸承外圈內側抵接且另一端和定位盤相抵,第二軸承外圈外側和旋轉滾筒內壁的圓柱體形臺階相抵。軸承外圈擋圈的設置使第二軸承對旋轉滾筒進行了軸向定位。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第一、第二軸承為雙列圓錐滾子軸承。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具有結構緊湊、剛性大、承載能力大、受載后變形小等優點,特別適用于主軸支承用。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旋轉滾筒內腔靠近外端端部位置設置有圓環形的滾筒端蓋安裝板,滾筒端蓋安裝板上設置有滾筒端蓋以將旋轉滾筒外端封閉。滾筒端蓋的設置方便了設備的檢修和安裝。

進一步地,本發明所述滾筒端蓋和滾筒端蓋安裝板之間設置有第一靜密封用O形圈,所述定位盤和旋轉滾筒內壁之間連接有旋轉用密封件,定位盤內側和翻拋臂之間設置有第二靜密封用O形圈,所述軸承壓緊端蓋和支撐筒之間設置有第三靜密封用O形圈,軸承壓緊端蓋和旋轉滾筒之間設置有徑向作用O型圈。布置的動、靜密封件,可以解決在酸、堿、濕等復雜工況條件下,設備的密封問題,防止污泥進入設備內部,損壞零部件,進而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第二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槽式污泥翻拋機翻拋滾筒的安裝方法,采用上述的槽式污泥翻拋機的翻拋滾筒進行安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安裝有旋轉用密封件的支撐筒通過高強度螺栓固定在翻拋臂上;

步驟二,安裝軸承外圈擋圈、第二軸承,通過壓緊墊片、防松墊片和壓緊螺母將第二軸承內圈壓緊;

步驟三,安裝第一軸承、軸承壓緊端蓋用墊片,并將安裝有液壓馬達和動力傳動圓盤的液壓馬達安裝板通過螺栓安裝在支撐筒上;

步驟四,用螺栓將軸承壓緊端蓋安裝在液壓馬達安裝板上;

步驟五,將旋轉滾筒安裝在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外圈上,并軸向就位;

步驟六,通過螺栓將動力傳動圓盤和旋轉滾筒上的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固定連接;

步驟七,在旋轉滾筒外端安裝滾筒端蓋以將旋轉滾筒外端封閉。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

1、作用部件受力方面:本發明采用承載能力強的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對旋轉滾筒進行兩處支撐,能保證旋轉滾筒旋轉軸線和支撐筒旋轉軸線的同軸度,合理設置兩軸承間距,能改善支撐筒的受力狀況,提高設備的可靠性。

2、動力及傳動方面:相較于以往采用電機和鏈傳動的形式,本發明通過液壓驅動裝置中液壓馬達、液壓馬達安裝板和動力傳動圓盤的連接方式,實現動力的傳遞和轉化,使得傳動機構得以簡化,且能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進而提高翻拋效率、減少耗能。

3、滾筒支撐結構方面:以往滾筒的支撐采用的是在滾筒兩端支撐的方式,這帶來了占用翻拋滾筒軸向作用空間的弊端,而本發明采用的懸臂式結構能解決這一問題,進而提高翻拋效率,避免翻拋死角,改善翻拋效果。

4、密封結構方面:合理布置的動、靜密封件,可以解決在酸、堿、濕等復雜工況條件下,設備的密封問題,防止污泥進入設備內部,損壞零部件,進而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耐用型。

5、安裝精度和裝配工藝性方面:安裝順序的巧妙設計,能簡化安裝步驟,提高設備的裝配工藝性和可維護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槽式污泥翻拋機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視圖;

圖3為翻拋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Ⅰ處放大圖;

圖5為圖3中Ⅱ處放大圖;

圖6為圖3中Ⅲ處放大圖。

附圖中,1-翻拋滾筒;2-翻拋臂;3-機架;4-行走機構;5-污泥槽壁;6-污泥;

101-旋轉滾筒;102-支撐筒;103-液壓馬達;104-第一軸承;105-第二軸承;106-翻拋葉片;107-滾筒端蓋;108-滾筒端蓋安裝板;109-液壓馬達安裝板;110-軸承壓緊端蓋;111-動力傳動圓盤;112-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113-軸承壓緊端蓋用墊片;114-軸承外圈擋圈;115-高強度螺栓;116-定位盤;117-第一靜密封用O型圈;118-徑向作用O型圈;119-旋轉用密封件;120-第二靜密封用O型圈;121-壓緊螺母;122-壓緊墊片;123-防松墊片;124-第三靜密封用O型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6所示,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槽式污泥翻拋機,包括至少有機架3、行走機構4、翻拋臂2和兩個翻拋滾筒1組成的機體,所述機架3由兩側的行走機構4支撐,所述翻拋臂2上部和機架3中部連接,翻拋臂2下部兩側對稱連接兩個翻拋滾筒1;所述翻拋滾筒1包括旋轉滾筒101、支撐筒102和液壓驅動裝置,所述支撐筒102設置在旋轉滾筒101內且內端與翻拋臂2固定連接,所述旋轉滾筒101內壁和支撐筒102之間連接有第一軸承104和第二軸承105,第一軸承104和第二軸承105為結構緊湊、剛性大、承載能力大、受載后變形小等優點的雙列圓錐滾子軸承,第一軸承104和第二軸承105均設有的固定裝置;所述液壓驅動裝置包括液壓馬達103、液壓馬達安裝板109和動力傳動圓盤111,所述液壓馬達103動力輸入端通過液壓馬達安裝板109和支撐筒102連接,液壓馬達103動力輸出端通過動力傳動圓盤111和旋轉滾筒101連接。圖2中所示,翻拋滾筒1在使用時下放至污泥6槽中,不使用時提起置于污泥6之上。翻拋葉片106安裝在旋轉滾筒101上,支撐筒102的設置,使液壓馬達103和旋轉滾筒101獲得良好的支撐力,能穩固的支撐液壓馬達103和旋轉滾筒101。液壓驅動裝置中液壓馬達103、液壓馬達安裝板109和動力傳動圓盤111的連接方式,實現動力的傳遞和轉化,使得傳動機構得以簡化,且能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進而提高翻拋效率、減少耗能。近翻拋臂2端為旋轉滾筒101和支撐筒102的內端, 遠翻拋臂2端為旋轉滾筒101和支撐筒102的外端。翻拋臂2的中空內腔和支撐筒102的中空內腔連通,液壓管道從設置在機架3上的液壓泵接出,液壓管道經翻拋臂2的中空內腔和支撐筒102的中空內腔連接至液壓馬達103的動力輸入端。第一軸承104和第二軸承105均設置在旋轉滾筒101和支撐筒102之間,支撐效果好,能保證旋轉滾筒101旋轉軸線和支撐筒102軸線的同軸度,合理設置兩軸承間距,能改善支撐筒102的受力狀況,提高設備的可靠性。

旋轉滾筒101內腔為中部至兩端的內徑不斷增大的圓柱體形多臺階限位結構,旋轉滾筒101內腔設置有圓環形的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112,動力傳動圓盤111與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112固定聯接。旋轉滾筒101內腔位于第一軸承104處的內徑最小,多臺階狀的內腔便于旋轉滾筒101的安裝和拆卸,結構合理,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112的設置,方便聯接動力傳動圓盤111。旋轉滾筒101內腔靠近外端端部位置設置有圓環形的滾筒端蓋安裝板108,滾筒端蓋安裝板108上設置有滾筒端蓋107以將旋轉滾筒101外端封閉,滾筒端蓋107的設置方便了設備的檢修和安裝。所述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112位于所述滾筒端蓋安裝板108內側。

支撐筒102內腔為圓柱體型,支撐筒靠102內端外壁上設有定位盤116,支撐筒102的外端至定位盤116的外壁為直徑不斷增大的圓柱體形多臺階限位結構,定位盤116通過高強度螺栓115和翻拋臂2連接。支撐筒102從外側至定位盤116的外徑不斷增大,安裝時將內徑較大的第二軸承105及其固定裝置先行安裝,再安裝內徑較小的第一軸承104及其固定裝置,位于近翻拋臂2端的支撐筒102外壁可以將軸承的近翻拋臂2側擋住,實現定位,以便于軸承的安裝。定位盤116和翻拋臂2連接處受力較大,采用高強度螺栓115可以確保設備的穩定運行。

第一軸承固定裝置包括軸承壓緊端蓋110和軸承壓緊端蓋用墊片113,所述軸承壓緊端蓋110外端為法蘭盤形,內端為具有圓柱體形內腔的套筒形,軸承壓緊端蓋110外端孔內徑小于內端孔內徑,軸承壓緊端蓋110外端通過螺栓將所述液壓馬達安裝板109固定在支撐筒102外端,所述軸承壓緊端蓋110外端外徑和旋轉滾筒101內徑相適配,軸承壓緊端蓋110內端內徑和支撐筒102外徑相適配,軸承壓緊端蓋110內端用來固定第一軸承104內圈外側,軸承壓緊端蓋用墊片113設置在軸承壓緊端蓋110和第一軸承104之間,第一軸承104內圈內側和支撐筒102筒壁上的圓柱體形臺階相抵。軸承壓緊端蓋110的巧妙設計既可以固定第一軸承104內圈外側,又可以對支撐筒102進行密封,結合支撐筒102外壁的形狀對第一軸承104進行了穩固的安裝。

第二軸承固定裝置包括壓緊墊片122、防松墊片123、壓緊螺母121和軸承外圈擋圈114;所述壓緊螺母121用來固定第二軸承105內圈外側,壓緊螺母121和第二軸承105內圈外側之間依次連接有防松墊片123和壓緊墊片122,第二軸承105內圈內側和支撐筒102筒壁上的圓柱體形臺階相抵;所述軸承外圈擋圈114一端和第二軸承105外圈內側抵接且另一端和定位盤116相抵,第二軸承105外圈外側和旋轉滾筒101內壁的圓柱體形臺階相抵。軸承外圈擋圈114的設置使第二軸承105對旋轉滾筒101進行了軸向定位。

滾筒端蓋107和滾筒端蓋安裝板108之間設置有第一靜密封用O型圈117,定位盤116和旋轉滾筒101內壁之間連接有旋轉用密封件119,定位盤116內側和翻拋臂2之間設置有第二靜密封用O形圈120,軸承壓緊端蓋110和支撐筒102之間設置有第三靜密封用O形圈124,軸承壓緊端蓋110和旋轉滾筒101之間設置有徑向作用O型圈118。布置的動、靜密封件,可以解決在酸、堿、濕等復雜工況條件下,設備的密封問題,防止污泥進入設備內部,損壞零部件,進而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耐用型。

本發明相較于以往采用電機和鏈傳動的形式,通過液壓驅動裝置中液壓馬達103、液壓馬達安裝板109和動力傳動圓盤111的連接方式,實現動力的傳遞和轉化,使得傳動機構得以簡化,且能提供更為強大的動力,進而提高翻拋效率、減少耗能。本發明采用承載能力更強的第一軸承104和第二軸承105對旋轉滾筒101進行兩處支撐,能保證旋轉滾筒101旋轉軸線和支撐筒102旋轉軸線的同軸度,外加合理設計兩軸承間距,能改善支撐筒102的受力狀況,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密封結構合理,布置的動、靜密封件,可以解決在酸、堿、濕等復雜工況條件下,設備的密封問題,防止污泥進入設備內部,損壞零部件,進而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本發明槽式污泥翻拋機翻拋滾筒的安裝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將安裝有旋轉用密封件的支撐筒102通過高強度螺栓115固定在翻拋臂2上;

步驟S2,安裝軸承外圈擋圈114、第二軸承105,通過壓緊墊片122、防松墊片123和壓緊螺母121將第二軸承105內圈壓緊;

步驟S3,安裝第一軸承104、軸承壓緊端蓋用墊片113,并將安裝有液壓馬達103和動力傳動圓盤111的液壓馬達安裝板109通過螺栓安裝在支撐筒102上;

步驟S4,然后用螺栓將軸承壓緊端蓋110安裝在液壓馬達安裝板109上;

步驟S5,將旋轉滾筒101安裝在第一軸承104和第二軸承105外圈上,并軸向就位;

步驟S6,通過螺栓將動力傳動圓盤111和旋轉滾筒上101的動力傳動圓盤安裝板112固定連接;

步驟S7,在旋轉滾筒101外端安裝滾筒端蓋107以將旋轉滾筒101外端封閉。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申請人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保县| 阜城县| 清水河县| 阳新县| 双流县| 桃园县| 闽侯县| 黑河市| 米泉市| 盐亭县| 陕西省| 遂川县| 康平县| 科技| 永川市| 灵丘县| 洪雅县| 泰安市| 万全县| 贵州省| 马鞍山市| 石景山区| 保山市| 绥棱县| 安阳县| 合作市| 新建县| 碌曲县| 永和县| 韶山市| 乌兰县| 靖宇县| 广平县| 金乡县| 平罗县| 恭城| 襄城县| 赤水市| 榆社县| 全椒县|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