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及其制作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44354閱讀:861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瓷畫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傳統的瓷畫都是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瓷畫可裝裱或者嵌入屏風中,作觀賞用。瓷畫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畫則是出現在明代中期。從清朝中期開始瓷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現有的瓷畫中,除了畫作的藝術價值外,其結構形式千篇一律,均是在厚重的白色瓷板上,作畫、施釉再經高溫一次、二次燒制,這類傳統的瓷畫選用厚重的瓷板作為基本,成本首先就較高;其次是較為笨重,重量較大,不便于搬運、安裝或者拆卸。另外,特別是安裝在室外的大型瓷畫,只有在白天才起到觀賞裝飾價值,而一旦到了夜晚,燈光昏暗,便失去了觀賞價值,即便是使用單獨的照射燈打光照明,鑒于陶瓷的性質,其實際上的效果也并不好。

鑒于此,申請人創意性的放棄了以傳統的瓷板作為基板進行瓷畫創作的方式,而選用本身質地較輕、成本較低,且最關鍵的是能夠透光的玻璃作為瓷畫的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進行施釉、作畫以及燒制成型,這個創意能夠很好的解決上述的問題,且即便是在夜晚,由于玻璃透光,將照射燈照射在玻璃瓷畫背面,瓷畫正面的畫作明亮如燈,不僅解決了夜晚的觀賞問題,而且還能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時兼具了藝術與使用的價值。但這個創意卻存在諸多問題:1)由于玻璃是非晶體,其到達臨界溫度后便開始軟化,無法進行高溫燒制,而玻璃表面的釉料卻需要高溫燒制成型;2)玻璃表面光滑,噴涂在玻璃表面的釉料在高溫成型后,無法與玻璃完全結合為一體,通常燒制完成的成品中,要么玻璃早已軟化變形,要么玻璃表面的釉層早已脫離玻璃表面,自成一體。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及其制作工藝,首先選用低溫釉,高軟化點的玻璃,解決了釉料成型與玻璃軟化的矛盾;其次在噴涂在透明玻璃表面的底釉中加入了大量的鈉鹽,高溫下其能夠與玻璃反應,形成結合層,使釉料能夠牢固的結合在玻璃表面。

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所述瓷畫以軟化點溫度不低于700℃的透明玻璃作為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噴施燒成溫度在800℃以下的低溫底釉作為結合層,再在底釉表面噴繪作畫,入窯800℃以下低溫一次燒制而成,其中所述底釉中含有占其總質量1/4-1/3的碳酸氫鈉或碳酸鈉。

作為優選的,所述透明玻璃的厚度至少為5-10mm。

作為優選的,所述底釉的厚度為0.2-0.8mm。

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處理基板

選取作畫構圖所需尺寸的透明玻璃,對透明玻璃表面進行打磨清理,至透明玻璃通透、表面無污無劃痕;

步驟二、處理底釉結合層

選取燒成溫度在800℃以下的低溫釉,并向調配完成的釉料中加入占其總量1/4-1/3的碳酸氫鈉或碳酸鈉,均勻混合,制得底釉;

將底釉均勻噴涂在步驟一處理完成的透明玻璃表面;

步驟三、噴繪作畫

1)研磨調配作畫所需色系的無機原石,制得多種彩色釉,以彩色釉為原料,在底釉表面電腦噴繪作畫;

2)根據噴繪畫面效果,對細節處進行手繪處理,處理完成后得半成品;

步驟四、入窯燒制

將制得的半成品置入窯中,全程氧化環境下升降溫,其升降溫過程如下:

1)升溫過程

窯爐頂部風口開啟,底部風口關閉;

室溫升至500℃:不高于50℃/h;

500℃升至700-720℃:30℃/h;

其中,650℃以上在窯爐頂部的風口處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3-6m/s風速均勻送風,至溫度達到700-720℃后停止送風;

2)降溫過程

700-720℃降至600℃:窯爐頂部風口、底部風口均開啟,從窯爐底部風口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5-8m/s風速均勻吹風,在溫度降至600℃時迅速關閉所有風口,形成密閉環境;

600℃降至500℃:30℃/h;

500℃降至100℃:耗時36h,至100℃時開啟窯門,自然冷卻后取出,即得成品。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打翻了傳統瓷畫的創作形式,創意性的放棄了以傳統的瓷板作為基板進行瓷畫創作的方式,而選用本身質地較輕、成本較低,且最關鍵的是能夠透光的玻璃作為瓷畫的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進行施釉、作畫以及燒制成型,這個創意能夠很好的解決傳統瓷畫厚重質量大、不便搬運安裝以及室外環境下夜晚無法觀賞的問題,且即便是在夜晚,由于玻璃透光,將照射燈照射在玻璃瓷畫背面,瓷畫正面的畫作明亮如燈,不僅解決了夜晚的觀賞問題,而且還能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時兼具了藝術與使用的價值。

第二,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為了解決釉料需要高溫、而玻璃經不起高溫的矛盾,在經過了若干次的實驗后,在釉料上選用燒成溫度在700-800℃的低溫釉,而同時挑選軟化點在700℃左右的玻璃,在燒制過程中,即便溫度超過了玻璃的軟化點,玻璃開始軟化,但這個高于軟化點的問題過程持續時間較短即進入降溫,而這個過程中,底釉的厚度較薄,溫度一旦達到,不需要較長時間的高溫停留即可釉變成型,因此很好地解決了釉料成型與玻璃軟化的矛盾,建立了玻璃與釉料結合創作瓷畫的基礎。

第三,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為了解決釉料難以與玻璃結合的問題,經過若干次的實驗,選擇在底釉的成分上進行改變,即在底釉中加入大量的鈉鹽,鈉鹽的加入比例占據了整體底釉總量的1/4-1/3,其中,效果最佳的鈉鹽是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在高溫環境下分解得到大量碳酸鈉;而玻璃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高溫環境下,碳酸鈉持續與二氧化硅反應生成硅酸鈉和二氧化碳,硅酸鈉的形成使釉料極大地結合在了玻璃表面,解決了釉料難以與玻璃結合的問題;最終在玻璃與釉料相結合的表面形成以硅酸鈉為主體的結合層,實現了釉料與玻璃的牢固結合,為玻璃瓷畫的創作建立了牢固的根基。

第四,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的制作工藝,在升溫過程中,當溫度達到650℃以上時,選擇在窯爐頂部的風口處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3-6m/s風速均勻送風,至溫度達到700-720℃后停止送風,因為玻璃在溫度達到600℃以上后,即緩緩呈現出軟化的傾向,即便是特意選用的軟化點在700℃左右的玻璃,在溫度達到650℃以上時后,也會緩緩呈現出軟化的跡象,而這個過程中,玻璃表面的釉料仍舊需要持續升溫,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升溫過程玻璃軟化出現的加劇,特意選擇在窯爐頂部的風口處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均勻送風,這個送風過程,一方面,加速了窯爐內空氣與室外空氣之間的循環流動,使得窯爐內空氣中存在的氣化顏料得以排出,避免降溫后該部分氣化顏色落至瓷畫中造成畫作的污濁;另一方面,空氣的循環流動能夠降低玻璃的局部溫度,減緩初步軟化的出現,保證了后續燒制的順利進行。

第五,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的制作工藝,降溫過程中,在700-720℃降至600℃過程中,窯爐頂部風口、底部風口均開啟,從窯爐底部風口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5-8m/s風速均勻吹風;這個過程實現了窯爐內氣流由下至上的循環加速流動,且窯爐內溫度下降劇烈,一方面,局部的極速降溫使玻璃完成了鋼化,極大地提高了玻璃表面的壓應力,提高了玻璃的整體強度,很好地保證了成型后的玻璃瓷畫強度的問題,能夠實現玻璃瓷畫的搬運、裝載以及室外的安裝作業;另一方面,極速的降溫后,迅速關閉窯門形成窯內密封環境,由極速降溫改為勻速緩慢降溫,進一步穩固了鋼化玻璃的性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

實施例1

本發明為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所述瓷畫以軟化點溫度為700℃的透明玻璃作為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噴施燒成溫度在700℃以下的低溫底釉作為結合層,再在底釉表面噴繪作畫,入窯800℃以下低溫一次燒制而成,其中所述底釉中含有占其總質量1/4的碳酸氫鈉。

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處理基板

選取作畫構圖所需尺寸的透明玻璃,對透明玻璃表面進行打磨清理,至透明玻璃通透、表面無污無劃痕;

步驟二、處理底釉結合層

選取燒成溫度在700℃的低溫釉,并向調配完成的釉料中加入占其總量1/4的碳酸氫鈉,均勻混合,制得底釉;

將底釉均勻噴涂在步驟一處理完成的透明玻璃表面;

步驟三、噴繪作畫

1)研磨調配作畫所需色系的無機原石,制得多種彩色釉,以彩色釉為原料,在底釉表面噴繪打印作畫;

2)根據噴繪畫面效果,對細節處進行手繪處理,處理完成后得半成品;

步驟四、入窯燒制

將制得的半成品置入窯中,全程氧化環境下升降溫,其升降溫過程如下:

1)升溫過程

窯爐頂部風口開啟,底部風口關閉;

室溫升至500℃:不高于50℃/h;

500℃升至700℃:30℃/h;

其中,650℃以上在窯爐頂部的風口處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3m/s風速均勻送風,至溫度達到700℃后停止送風;

2)降溫過程

700℃降至600℃:窯爐頂部風口、底部風口均開啟,從窯爐底部風口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5m/s風速均勻吹風,在溫度降至600℃時迅速關閉所有風口,形成密閉環境;

600℃降至500℃:30℃/h;

500℃降至100℃:耗時36h,至100℃時開啟窯門,自然冷卻后取出,即得底釉為亞光的成品。

以上為本發明的基本實施方式,可在以上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改進、優化或限定。

進一步的,所述透明玻璃的厚度至少為5mm。

進一步的,所述底釉的厚度為0.2mm。

實施例2

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所述瓷畫以軟化點溫度為700℃的透明玻璃作為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噴施燒成溫度在750℃的低溫底釉作為結合層,再在底釉表面噴繪作畫,入窯800℃以下低溫一次燒制而成,其中所述底釉中含有占其總質量1/3的碳酸氫鈉。

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處理基板

選取作畫構圖所需尺寸的透明玻璃,對透明玻璃表面進行打磨清理,至透明玻璃通透、表面無污無劃痕;

步驟二、處理底釉結合層

選取燒成溫度在750℃的低溫釉,并向調配完成的釉料中加入占其總量1/3的碳酸氫鈉,均勻混合,制得底釉;

將底釉均勻噴涂在步驟一處理完成的透明玻璃表面;

步驟三、噴繪作畫

1)研磨調配作畫所需色系的無機原石,制得多種彩色釉,以彩色釉為原料,在底釉表面噴繪打印作畫;

2)根據噴繪畫面效果,對細節處進行手繪處理,處理完成后得半成品;

步驟四、入窯燒制

將制得的半成品置入窯中,全程氧化環境下升降溫,其升降溫過程如下:

1)升溫過程

窯爐頂部風口開啟,底部風口關閉;

室溫升至500℃:不高于50℃/h;

500℃升至750℃:30℃/h;

其中,650℃以上在窯爐頂部的風口處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6m/s風速均勻送風,至溫度達到750℃后停止送風;

2)降溫過程

750℃降至600℃:窯爐頂部風口、底部風口均開啟,從窯爐底部風口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8m/s風速均勻吹風,在溫度降至600℃時迅速關閉所有風口,形成密閉環境;

600℃降至500℃:30℃/h;

500℃降至100℃:耗時36h,至100℃時開啟窯門,自然冷卻后取出,即得底釉為亮光的成品。

進一步的,所述透明玻璃的厚度至少為10mm。

進一步的,所述底釉的厚度為0.8mm。

實施例3

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所述瓷畫以軟化點溫度為700℃的透明玻璃作為基板,在透明玻璃表面噴施燒成溫度在720℃的低溫底釉作為結合層,再在底釉表面噴繪作畫,入窯800℃以下低溫一次燒制而成,其中所述底釉中含有占其總質量1/4的碳酸鈉。

一種水晶玻璃透光瓷畫的制作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處理基板

選取作畫構圖所需尺寸的透明玻璃,對透明玻璃表面進行打磨清理,至透明玻璃通透、表面無污無劃痕;

步驟二、處理底釉結合層

選取燒成溫度在720℃的低溫釉,并向調配完成的釉料中加入占其總量1/4的碳酸鈉,均勻混合,制得底釉;

將底釉均勻噴涂在步驟一處理完成的透明玻璃表面;

步驟三、噴繪作畫

1)研磨調配作畫所需色系的無機原石,制得多種彩色釉,以彩色釉為原料,在底釉表面噴繪打印作畫;

2)根據噴繪畫面效果,對細節處進行手繪處理,處理完成后得半成品;

步驟四、入窯燒制

將制得的半成品置入窯中,全程氧化環境下升降溫,其升降溫過程如下:

1)升溫過程

窯爐頂部風口開啟,底部風口關閉;

室溫升至500℃:不高于50℃/h;

500℃升至725℃:30℃/h;

其中,650℃以上在窯爐頂部的風口處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3-6m/s風速均勻送風,至溫度達到725℃后停止送風;

2)降溫過程

725℃降至600℃:窯爐頂部風口、底部風口均開啟,從窯爐底部風口向窯爐內朝向半成品以7m/s風速均勻吹風,在溫度降至600℃時迅速關閉所有風口,形成密閉環境;

600℃降至500℃:30℃/h;

500℃降至100℃:耗時36h,至100℃時開啟窯門,自然冷卻后取出,即得成品。

進一步的,所述透明玻璃的厚度至少為8mm。

進一步的,所述底釉的厚度為0.5mm。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描述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所述技術內容作出的些許更動或修飾均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勐海县| 罗定市| 江都市| 休宁县| 海安县| 邯郸县| 海阳市| 涡阳县| 忻州市| 兰坪| 安多县| 东明县| 温泉县| 安庆市| 皋兰县| 临江市| 苍山县| 关岭| 武夷山市| 女性| 桐庐县| 西宁市| 临城县| 万载县| 湖州市| 兴义市| 洪洞县| 临邑县| 内江市| 新源县| 北辰区| 无锡市| 绥化市| 盈江县| 通榆县| 沅陵县| 合山市| 淮滨县| 洪泽县| 桑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