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設計碳納米管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以取向冷凍干燥技術制備碳納米管的方法。
背景技術:
碳納米管因其獨特的性能,已經在電化學,材料合成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特別是,碳納米管被稱為迅速崛起的明星材料,因為它可以被認為是由石墨烯層卷曲而成,擁有一維管腔結構等優點,所以,可以作為包裹材料,或者將材料填充到管腔內合成各種復合材料,且其是具有新穎特性的納米材料,使其在電池,化學催化,生物探針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通常情況下,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電弧放電法,激光燒蝕法和化學氣相沉積法,固相熱解,輝光放電法,氣體燃燒,集合反應合成等方法。雖然激光燒蝕法制備和電弧放電法的碳納米管很薄,但是在控制碳納米管的長度和其他不必要的沉積副產物時,其兩種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現在,應用最多的技術是化學氣相沉積法。與電弧放電法和激光燒蝕法相比,化學氣相沉積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尋求一種簡單,安全可控且低成本的合成碳納米管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發明中,通過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催化聚丙烯晴,經過取向冷凍干燥得到性能優異的碳納米管。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以取向冷凍干燥技術制備碳納米管的方法。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以取向冷凍干燥技術制備碳納米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催化劑制備,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靜置后得到氯化亞鐵飽和溶液a與氯化鉀飽和溶液b;
步驟二、混合冷凍,于聚丙烯腈粉末中依次加入步驟一配置的溶液a和溶液b,攪拌混合均勻后置于液氮環境中,待完全冷凍后,取出置于真空低溫干燥機中干燥,獲得塊狀固體。
步驟三、焙燒活化,將步驟三獲得的塊狀固體于管式爐內隔絕空氣焙燒后獲得黑色固體。
步驟四,酸洗,將步驟三得到的黑色固體用稀鹽酸清洗,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干燥后得到碳納米管
碳納米管是線性結構,取向冷凍干燥技術能夠使得樣品冰晶沿著一個方向生長,產生豎直線性微觀結構,這樣有利于碳納米管的形成,與其他方法相比,本方案的產率高,且獲得的產品形貌好。樣品經取向冷凍物性與晶格都發生變化,產生豎直線性微觀結構,再此基礎上結合氯化亞鐵與氯化鉀的聯合催化,生成碳納米管。取向冷凍與催化劑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碳納米管的生成。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溶液a中氯化亞鐵的濃度為0~0.2289g/ml,所述溶液b中氯化鉀的濃度為0~0.07528g/ml。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二中,溶液a和溶液b體積比為1:1,聚丙烯腈在混合溶液中的濃度為0.02g/ml~0.04g/ml。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三中,焙燒的操作步驟為:將所述塊狀固體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央,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并在氬氣保護下加熱到160℃~240℃,保溫4h~8h后自然降溫,得到黑色樣品;氬氣的氣流速度是每分鐘20ml~200ml,管式爐加熱的升溫速度是每分鐘1℃~10℃。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二中,使用自制取向冷動裝置冷凍混合溶液,所述自制取向冷凍裝置包括液氮槽,導熱鋼板和樣品槽,所述導熱鋼板置于所述液氮槽的底部,在導熱鋼板上方設置樣品槽,所述液氮槽為長15cm,寬12cm,高8cm的長方體槽狀結構,由隔熱材料制成;導熱鋼板呈直徑7cm,厚4cm的圓餅狀結構,由鋼板制成;所述樣品槽為內徑3cm,外徑3.25cm,高5cm的圓筒形結構,由聚乙烯材料制作。
作為對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步驟二中,冷凍混合溶液的操作步驟為:向液氮槽中注入液氮,液氮的液面高度與導熱鋼板的上平面齊平,向樣品槽加入混合溶液至四分之三高度,保持液氮槽內液氮的液面高度不變,待樣品槽內混合溶液的上層完全冷凍后,將樣品槽置于真空低溫干燥機中干燥72h得到塊狀固體。這樣操作能夠保證樣品槽內冷源的方向單一,且溫度相對恒定,這樣樣品槽內的冰晶能夠穩定的沿著單一方向生長,從而獲得線性排列的管狀結構的碳納米管,使得最終產品的形態能夠腳一般方法獲得的更好,且產率更高。
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取向冷凍與催化劑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碳納米管的生成,產率高,且獲得的產品形貌好;原材料廉價易得,且操作簡單,適用于大規模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自制取向冷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獲得的碳納米管的掃描電鏡照片。
圖3是本發明獲得的碳納米管的透射電鏡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1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0.6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和b液體各15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18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2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0.8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和b液體各15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18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3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和b液體各15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18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4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1.2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和b液體各15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18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5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10ml和b液體各20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18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6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10ml和b液體各25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18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7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10ml和b液體各30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18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8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15ml和b液體各15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16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9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15ml和b液體各15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20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10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15ml和b液體各15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22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實施例11
將氯化亞鐵和氯化鉀分別溶解到二甲亞砜溶劑中,并超聲十分鐘靜置8~10h,得到其飽和溶液a與b。首先取1g聚丙烯晴粉末置于50ml錐形瓶中,依次加入上述a液體15ml和b液體各15ml,并攪拌5h,待液體混合均勻后,將上述混合液用液氮進行取向冷凍,具體步驟是,向液氮槽3中注入液氮至導熱鋼板2高度,并且一直保持此高度,隨后向樣品槽1加入上述混合液至四分之三高度,待混合液上層完全冷凍后,然后置于低溫真空干燥機中72h得到塊狀固體,將塊狀固體取適量放入瓷舟中,置于管式爐中部,先通入氬氣兩個小時排盡空氣,氣流量是每分鐘20ml,升溫速度是每分鐘5攝氏度,并氬氣保護下加熱到240攝氏度,保溫4h后自然降溫。最后,得到黑色樣品用稀鹽酸(鹽酸與水體積比是3:7)清洗三次,然后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置于60攝氏度真空干燥箱干燥24h即可得到產品。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