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拋光廢渣的回收利用的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用陶瓷拋光廢渣制作泡沫陶瓷板的方法。
背景技術:
在拋光磚的生產工藝中,陶瓷行業廢水主要產生于生產過程中的球磨(球磨機漿料中直徑細小不合格漿料,洗球水)、壓濾機濾布清洗、施釉(清洗)、噴霧干燥、磨邊拋光等等工序;各車間粉塵、沖壓等廢料;在原料運輸灑落及廠內地面粉塵被雨水沖刷時也帶來一定的高濁度、高懸浮物廢水等等方面。面對如此巨大的廢水問題,如何有效地處理與控制這些廢水是陶瓷企業一直需要解決的問題,若不能對其進行有效得回收利用,將對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陶瓷拋光廢渣制作泡沫陶瓷板的方法
本發明所述的陶瓷拋光廢渣制作泡沫陶瓷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種用陶瓷拋光廢渣制作泡沫陶瓷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陶瓷拋光污水進行沉淀、壓濾得到廢泥;
步驟2:將配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廢泥40-60份、長石8-20份、白泥20-25份、滑石5-10份、石英15-25、減水劑1-3份混合;
步驟3:對步驟2的配料進行球磨過篩,使其粒徑達到100目;
步驟4:過篩后的混合后,置入模具中,制成生胚;
步驟5:將生胚入窯850-1100度,燒結6-8小時;
步驟6:對燒制好的產品,按要求進行切割成不同尺寸規格,得到可以直接使用的泡沫陶瓷板。
進一步的,所述減水劑為聚羧酸類高分子表面活性劑。
進一步的,在球磨機上研磨24-36小時,然后烘干至含水量達到15-25%,再過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將陶瓷拋光過程中產生的廢漿進行回收利用,制成密度低的、具有好的保溫性能的泡沫陶瓷板,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具體實施方式
下列實例用于更進一步說明本發明,而不是限制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用陶瓷拋光廢渣制作泡沫陶瓷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陶瓷拋光污水進行沉淀、壓濾得到廢泥;
步驟2:將配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廢泥45份、長石10份、白泥22份、滑石8份、石英20、減水劑1份混合;
步驟3:對步驟2的配料進行球磨過篩,使其粒徑達到100目;
步驟4:過篩后的混合后,置入模具中,制成生胚;
步驟5:將生胚入窯1000度,燒結7小時;
步驟6:對燒制好的產品,按要求進行切割成不同尺寸規格,得到可以直接使用的泡沫陶瓷板。
進一步的,所述減水劑為聚羧酸類高分子表面活性劑。
進一步的,在球磨機上研磨24-36小時,然后烘干至含水量達到15-25%,再過篩。
實施例2:
一種用陶瓷拋光廢渣制作泡沫陶瓷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陶瓷拋光污水進行沉淀、壓濾得到廢泥;
步驟2:將配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廢泥42份、長石16份、白泥21份、滑石7份、石英18份、減水劑2份混合;
步驟3:對步驟2的配料進行球磨過篩,使其粒徑達到100目;
步驟4:過篩后的混合后,置入模具中,制成生胚;
步驟5:將生胚入窯1100度,燒結8小時;
步驟6:對燒制好的產品,按要求進行切割成不同尺寸規格,得到可以直接使用的泡沫陶瓷板。
進一步的,所述減水劑為聚羧酸類高分子表面活性劑。
進一步的,在球磨機上研磨24-36小時,然后烘干至含水量達到15-25%,再過篩。
實施例3:
一種用陶瓷拋光廢渣制作泡沫陶瓷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陶瓷拋光污水進行沉淀、壓濾得到廢泥;
步驟2:將配料按照重量份配比:廢泥58份、長石18份、白泥23份、滑石9份、石英20份、減水劑2份混合;
步驟3:對步驟2的配料進行球磨過篩,使其粒徑達到100目;
步驟4:過篩后的混合后,置入模具中,制成生胚;
步驟5:將生胚入窯1100度,燒結8小時;
步驟6:對燒制好的產品,按要求進行切割成不同尺寸規格,得到可以直接使用的泡沫陶瓷板。
進一步的,所述減水劑為聚羧酸類高分子表面活性劑。
進一步的,在球磨機上研磨24-36小時,然后烘干至含水量達到15-25%,再過篩。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