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堆肥工藝生產環節、屬于環保行業用于處理污泥的通風系統。
背景技術:
在環境保護污泥處理行業,堆肥是一種好氧發酵處理污泥工藝,這一工藝中需要定期翻堆和曝氣,以使污泥得到足夠的氧氣和脫水,污泥在堆肥過程中翻堆和曝氣均會產生大量的臭氣,目前,為了避免大量臭氣外泄造成空氣污染,通常是將堆肥場所設置在一個相對封閉的車間內,將堆肥過程中產生的臭氣籠罩在車間內,堆肥場地的上方設置臭氣收集系統之抽風口,在工業化生產過程中,用于翻堆的翻拋機輪流在不同的堆肥通道中工作,各工作通道的上方相通,翻堆時,大量臭氣由堆料中散發出,臭氣先散發到車間上方非常空曠的空間中與車間上方的空氣混合稀釋再由抽風口抽走,其效率低下,臭氣收集效果不佳,所需要的風機功率大。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臭氣收集效果不佳,風機功率大的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在正在作業的工作通道的上方設置一個蓋子,使得作業中排除的大量臭氣不能進入空曠的空間,同時在由蓋子覆蓋的通道的一端設置通道與抽氣通道連接,這樣散發的空間小了,抽風設備的功率可以相對小很多,同時臭氣的濃度高有利于除臭系統進行除臭處理。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基礎的兩種形式,左圖為空曠地面基礎,右圖為槽形基礎
圖2本發明u形蓋子與基礎構成的臭氣通風通道
圖3是本發明人字形折疊蓋子與基礎構成的臭氣通風通道
圖4是縱向折疊蓋子與基礎構成的臭氣通風通道
圖5是卷簾蓋子與基礎構成的臭氣通風通道
圖中代號說明:
1.空曠地面基礎;2.三角形堆體;3.墻體;4.矩形堆體;5.u形蓋子或隧道倉;6、翻拋機;7、人字形折疊蓋子;8、縱向折疊蓋子;9、轉倉機或抽風管道連接口端;10、卷簾蓋子;v.翻拋作用行進方向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技術方案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所示兩種堆料基礎形式,左圖為空曠地面基礎(1),三角形堆體(2)的橫截面為三角形,這種堆體形式投資小但占地面積大,右圖為槽形基礎,由兩兩平行的墻體(3)構成槽形堆料空間,堆體為矩形堆體(4),堆體橫截面大,占地面積比三角形堆體小。
圖2所示為兩種堆料形式應用u形蓋子(5)的示意,開口朝下的u形蓋子(5)為桁架結構,桁架結構的內側或外側覆蓋有膜,以構成一個封閉的通風通道,此通風通道亦可稱為隧道倉,桁架結構的兩端搭在隧道倉轉倉機(9)上,在一個槽作業完成后由隧道倉轉倉機(9)將隧道倉(5)轉移到下一個工作通道的上方,作業包括翻拋和曝氣,翻拋時,翻拋機在u形蓋子(5)中作業,曝氣時,翻拋機在轉倉機(9)上靜置,隧道轉倉機可與翻拋機轉倉機為同一設備,也可為兩個設備。
圖3所示人字形折疊蓋子(7)好比兩扇橫臥的折疊門對折成人字形,折疊的益處是在影響翻拋機(6)作業時可以折疊躲避翻拋機(6),而人字形則有利于承載通風通道內的負壓,這種形式的蓋子僅適合曝氣通風,曝氣時加蓋的槽子曝氣,逐一槽子輪流進行。
圖4所示縱向折疊蓋子(8)如同風琴的折疊風箱,翻拋機(6)作業時,其散發的臭氣絕大部分或全部都在翻拋機(6)的后方,縱向折疊蓋子(8)設置在翻拋機(6)的后端,隨著翻拋機(6)的行進(v向)不斷展開,在翻拋機(6)的后端構成一個通風通道。
圖5所示卷簾蓋子(10)由卷筒和柔性簾子構成,設置在翻拋機(6)后端,隨著翻拋機(6)的行進(v向)不斷展開,在翻拋機(6)的后端構成一個通風通道。卷簾蓋子(10)還可以在每個槽的上方設置,翻拋行進(v向)時由翻拋機(6)前方的卷筒收起常設簾子,后退是展開,這樣可方便曝氣時通風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