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循環使用的氧化銅催化合成4(3h)-喹唑啉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該專利涉及有機合成、有機化工、藥物合成的研究領域,具體的講,就是2 —芳基喹唑啉酮的合成。
背景技術:
2-芳基喹唑啉酮化合物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在抗腫瘤、抗高血壓、消炎、止痛、殺菌等方面表現出較好的藥理活性。
具有多種重要用途的2-芳基喹唑啉酮有多種的合成方法。Croce等用I 一芳基一 4 一二甲胺基一 2 —苯基一 1,3 一二氮一 1,3 一丁二烯與苯異氰酸酯在氮氣保護下在甲苯中回流得到2—苯基取代喹唑啉酮,產率70% — 88%(Heterocycles, 1997,45,1309)。Croce的方法原料之一需要多步合成。Connolly等往芳香腈的甲醇溶液中通HCl氣體進行反應,得到亞胺甲酯鹽酸鹽,后者再與鄰氨基苯甲酸反應得到2-芳基喹唑啉酮,收率42% — 70%(Synlett,2001,(11),1707)。Couture及其合作者在強堿LDA在一 30°C奪去鄰氨基苯甲酰二乙基胺的氨基上的質子,然后與芳腈或脂肪腈反應得到2 —芳基喹唑啉酮,產率15% 75% (Synthesis,1991, (11),1609)。Su等人用Ga(OTf) 3催化靛紅酸酐、乙酸銨或胺和醛三組分在乙醇中合成二氫喹唑琳麗,然后用DMSO氧化二氧喧唑琳麗得到2 —芳基喧唑琳麗(Tetrahedron Letters,2008,49,3814)ο與本專利比較相關的是2004年Tetrahedron Letters的一篇論文,這篇論文采用兩步的方法來合成,第一步鄰氨基苯甲酰胺與苯甲醛反應生成亞胺中間體,第二步需要使用亞胺中間體3倍摩爾量的CuCl2來氧化亞胺中間體得到目標產物2 —芳基烷基喹唑啉酮(Tetrahedron Letters 2004,45,3475)。前面這些方法都需要經過多步反應來合成2 —芳基烷基喹唑啉酮。下面的文獻在一鍋里就可以完成合成2 —芳基烷基喹唑啉酮反應。2010年,Wang等用碘催化鄰氨基苯甲酰胺和苯甲醒在離子液體[bmim+] [BF4_]中一鍋反應合成2—芳基燒基喹唑啉酮(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2010,40,2633)。但是,該論文自始至終沒有提到碘的用量具體是多少。參考其它一些碘催化有機反應的文獻報道,碘用量一般10(mol)%或以上。此外,離子液體雖然可以通過回收,但是回收過程比較麻煩,而且離子液體成本高、價格昂貴。2011年,Fu及其合作者用10%溴化銅催化鄰碘芳基甲酰胺與芐胺在空氣下、在二甲亞砜溶劑里一鍋反應合成2 —芳基烷基喹唑啉酮。該方法使用的鄰碘芳甲酰胺之類的碘代試劑,價格昂貴,另外,反應過程中生成碘化氫,還需要添加縛酸劑碳酸鉀。前些時候,我們發現I (mol)%釩鹽可以有效地在空氣中催化合成2 —芳基喹唑啉酮類化合物(專利申請號201110365727. 6)。鑒于釩鹽的毒性,我們做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多相的、可循環使用的氧化銅也可以用于2 —芳基喹唑啉酮類化合物的合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2 —芳基喹唑啉酮類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本發明以空氣為氧化劑,以可循環、3(mol)%的氧化銅為催化劑,一鍋完成2 —芳基喹唑啉酮類化合物的合成。該合成方法的實驗操作步驟Immol鄰氨基苯甲酰胺、Immol芳香醒、O. 03 mmol氧化銅、一定量溶劑依次加入試管中,加熱攪拌反應一定時間。冷卻后,加入一定量水,用一定量乙酸乙酯萃取3次,有機相用水洗兩次,然后以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劑為洗脫劑,用硅膠柱層析分離純化,或者通過在乙醇中重結晶,得到產物2-芳基喹唑啉酮類化合物。表I是考察各種反應條件對該反應的影響。 表I.各#反.應條件對該反應ii _
°
α, I H- ζ''、,CJ-O rrtaa sad SAet
'+ il I -* P J .!
Μ+ 'Var Ks_.afe.re !賺 'w'rf+'ph
1a2a3a
_〒咢寫蓋
. j CuO . . . 5%. DMA ^. UO2-j. Π:. —丨 <C :Q<cvDMAt0_[jA_ 9:—邛氣,
j_^T^o"^μλ~ ' Ξ jH zSTFl
I {Ai0iIdma j co' 111 FI33%
I....................................................U................................j. :.................................................rnilo.............................| 5.......................................jll............................................fsi35%..........................
"i.....................................................TuO....................................................................................IEi........................................ITo........................................[34................................................: :F:.............................
:....................................................[CuO.....................................-ids............................................miA......................................-Flo.........................................11.............................................-s "si%.............................
I! > 3、—^mt\...............^Γι:ο 13496.6p0_
"i......................................................'t^o...................................................................................frnil....................................15o........................................j 4...........................................p7is%.............................
so...........................................'CuO.............................. 3°a................................... DMA................................... SC).................................... :4........................................ Uacc............................
Ti ^ CuO " 7% fpSu Iloo j 4 Γ:136^
TR 03S__DMA__CO____"S.69%表2是在優化條件下合成各種2-取代和2,3- 二取代喹唑啉酮類化合物。
權利要求
1.可循環使用的氧化銅催化合成4 (3H)-喹唑啉酮,其特征在于在空氣下,在f 10%粉狀氧化銅催化劑存在下,取代鄰氨基芳酰胺和芳香或脂肪醛在8(Γ150攝氏度下加熱攪拌反應2(Γ30小時生成4 (3Η)-喹唑啉酮類化合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循環使用的氧化銅催化合成4(3H)-喹唑啉酮的工藝。以氧化銅作催化劑,空氣作氧化劑,鄰氨基芳酰胺和醛類一鍋反應得到4(3H)-喹唑啉酮類化合物。該方法用毒性低、廉價、可循環使用的氧化銅作催化劑,催化劑用量較低、原料易得穩定、成本低廉、工藝環保、符合原子經濟性,適合工業化大生產。
文檔編號C07D239/90GK102898385SQ20121036617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曾慶樂, 詹丹 申請人:成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