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一種乙氧基鎂的制備方法,屬于金屬氧化物的制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乙氧基鎂可用于農藥、醫藥、香料、塑料等行業的合成反應催化劑;尤其是作為烯烴聚合催化劑的前體使用?,F今烯烴聚合的發展方向是要合成流動性良好的球形聚合顆粒,而要得到球形的聚合顆粒,就必須使用球形催化劑。目前的乙氧基鎂是以金屬鎂為原料在鹵素或及其鹽類復合而成的催化劑(見專利CN1656050A棚瀨省二朗,CN100535024C米夏埃爾.格林)存在條件下與乙醇反應制備而成。經試驗發現制備的乙氧基鎂顆粒立構規整性不夠理想。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構規整性好的乙氧基鎂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在現有的“以金屬鎂和無水乙醇為原料、以鹵素或及其鹽類作為催化劑”的制備方法的基礎上,通過改變催化劑的組成、反應溫度等反應條件,顯著提高了所制備的乙氧基鎂顆粒立構規整性。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乙氧基鎂的制備方法,以金屬鎂和無水乙醇為原料,反應溫度為40-48℃;所用催化劑由丁二酸酰胺基鈷酞菁與鹵素化合物組成,丁二酸酰胺基鈷酞菁相對于鹵素化合物的質量用量高于1/34;所述鹵素化合物是由溴化鎂、溴和溴化鈣按照9:9:2的質量比組成的組合物。上述制備方法,優選的,丁二酸酰胺基鈷酞菁相對于鹵素化合物的質量用量低于1/20。上述制備方法,優選的,丁二酸酰胺基鈷酞菁相對于鹵素化合物的質量用量為1/30。上述制備方法,優選的,催化劑與鎂的質量比為:0.007~0.03:1;更優選的,催化劑與鎂的質量比為:0.014:1。上述制備方法,作為公知的,通常采用分批加料的方式將金屬鎂和催化劑加入到乙醇鎂中;優選的,首次加料時,催化劑與鎂的質量比為0.0125:1。上述制備方法,優選的,具體步驟如下:向攪拌反應器中加入無水乙醇,然后將金屬鎂和催化劑分批加入到攪拌反應器中,控制反應溫度在40-48℃,待反應至無氫氣產生后,把溶液移入干燥器內,于110-130℃抽空干燥,即得產品。所述分批加料的次數和間隔是以反應程度和反應可控性為依據調節的。本發明的制備方法,采用丁二酸酰胺基鈷酞菁與鹵素化合物的組合物作為催化劑,催化效果良好,使反應平穩進行,縮短了反應時間;另外通過配合調整反應溫度及催化劑的用量顯著提高了所制備的乙氧基鎂的球型立構規整性。其中,所述制品顆粒的球型立構規整性是由下述方式表征的,(1)顆粒的球型度有兩種方式表達:第一是電鏡掃描拍片;第二是測量顆粒的傾倒錐(pouredcone)高度(見專利CN100535024C);(2)顆粒的平均粒度用d50表達;(3)顆粒粒徑的分布寬度用跨度(d90-d10/d50)表達。采用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所制備的乙氧基鎂,其傾倒錐高度小于15mm;平均粒徑(d50)為20-50微米;粒徑跨度小于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催化效果好,使反應平穩進行,縮短了反應時間,易于操作,適于規?;I生產;(2)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乙氧基鎂呈較好的球型立構規整性好;更適于烯烴聚合的工業應用。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所得產品的電鏡圖;圖2,為實施例2所得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