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透紅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份數(shù)配方成分組成:
天然晶體16-18份、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6-10份、巖鹽2-4份、水晶6-8份、天然有機酸5-7份、抗氧劑1-3份、金剛石4-8份、塑料6-8份、聚碳酸酯4-6份、多晶體6-8份、玻璃6-10份、偶聯(lián)劑3-5份、溴化鉀2-4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透紅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份數(shù)配方成分組成:
天然晶體16份、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6份、巖鹽2份、水晶6份、天然有機酸5份、抗氧劑1份、金剛石4份、塑料6份、聚碳酸酯4份、多晶體6份、玻璃6份、偶聯(lián)劑3份、溴化鉀2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透紅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份數(shù)配方成分組成:
天然晶體17份、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8份、巖鹽3份、水晶7份、天然有機酸6份、抗氧劑2份、金剛石6份、塑料7份、聚碳酸酯5份、多晶體7份、玻璃8份、偶聯(lián)劑4份、溴化鉀3份。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透紅外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質量份數(shù)配方成分組成:
天然晶體18份、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10份、巖鹽4份、水晶8份、天然有機酸7份、抗氧劑3份、金剛石8份、塑料8份、聚碳酸酯6份、多晶體8份、玻璃10份、偶聯(lián)劑5份、溴化鉀4份。
5.一種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透紅外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將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天然有機酸、溴化鉀放入水中,攪拌5分鐘,浸泡20分鐘,制得混合液;
步驟二、將剩余材料進行碾碎,過50-80目篩,加熱180-200℃,進行混合制得混合物;
步驟三、將混合液與混合物進行混合,混合溫度為150-180℃,混合后進行壓制,成型,最終放涼至室溫既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