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化工材料領域,涉及一種殺菌驅蟲地膜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化工材料被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中,塑料是一種農業化工材料,包括熱塑性塑料和熱固性塑料,主要針對材料的使用條件進行選擇,塑料耐酸堿腐蝕性能遠遠優于金屬材料,通過選擇相應的化工原料和制備工藝可獲得性能各異的塑料,有些塑料可以代替金屬,特別是在工業生產中腐蝕條件下,甚至以塑料作為主要材料,由于塑料的密封防水性能極佳,被廣泛應用于在農業生產中,地膜是塑料在農業中使用的主要方面之一。在農業生產中,往往在春天播種,為了保證植物在還未回暖的天氣下的發芽率和成活率,往往在移栽前或播種后鋪上一層地膜,起到保溫保濕的作用,但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很多害蟲可穿過疏松的土壤或地膜缺口咬食地膜下的種子或植物的根和莖,當病蟲害發生時,對覆蓋地膜后的植物噴灑農藥,農藥穿過地膜的速度很慢,不能及時殺滅病菌和害蟲,不利于種植的發芽和植物的生長。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殺菌驅蟲地膜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的地膜具有殺菌驅蟲的功能,可隨時且長久的殺害和驅趕細菌和害蟲,對農作物病蟲害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可提高農作物的發芽率,促進農作物生長。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殺菌驅蟲地膜,所述地膜由成膜物質、填充劑和活性成分按重量比為4-6:3-5:2-3的比例混合制成;所述活性成分通過下述方法制成:將干燥后的洋蔥、花椒、辣椒、白屈菜、細辛、蜂頭茶、土荊介和廣豆根按重量比為1-5:1-5:1-5:3-6:3-6:3-6:3-6:3-6的比例粉碎混勻獲得植物粉料,加入重量為植物粉料10-20倍的有機溶劑抽提后,再加入重量為植物粉料1-5%的吸附劑,最后烘干溶劑,即為所述活性成分。所述成膜物質由如下原料制成:熱塑性樹脂100-120份、增塑劑15-30份和偶聯劑1-5份。所述熱塑性樹脂的熔融溫度為60-80℃。所述填充劑為由草木灰和炭黑按重量比為1-2:3-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粉料。所述有機溶劑為無水乙醇;所述吸附劑為蒙脫土和/或活性炭。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所述殺菌驅蟲地膜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干燥后的洋蔥、花椒、辣椒、白屈菜、細辛、蜂頭茶、土荊介和廣豆根按重量比為1-5:1-5:1-5:3-6:3-6:3-6:3-6:3-6的比例粉碎混勻獲得植物粉料,加入重量為上述植物粉料10-20倍的有機溶劑并投入抽提裝置中,在60-80℃條件下回流40-60分鐘后,加入重量為植物粉料1-5%的吸附劑并轉入攪拌裝置中,在60-80℃條件下攪拌40-80分鐘,最后真空干燥,得活性成分;(2)將100-120份熱塑性樹脂、15-30份增塑劑和1-5份偶聯劑在60-80℃下熔融混合均勻,得成膜物質;(3)將步驟(2)中的成膜物質、填充劑和步驟(1)制得的的活性成分按重量比為4-6:3-5:2-3的比例投入擠出吹塑機中,調整擠出吹塑機入口到擠出口的溫度依次為60-80℃、90-100℃和110-120℃,并在擠出口出施加0.2-0.5MPa的風壓,按10-50m/min的速度擠出吹塑成膜,即為所述殺菌驅蟲地膜。白屈菜全草入藥有鎮病、止咳、利尿、解毒等功效,還可殺滅農作物害蟲。黃樟醚有中樞抑制作用,能使動物的呼吸中樞麻痹,可由植物中提取,細辛、蜂頭茶和土荊介中均含有黃樟醚,細辛還具有濃郁香氣,味辛且苦,有較持久的麻舌感,細辛、蜂頭茶和土荊介的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殺菌驅蟲作用。廣豆根中含有苦參堿,苦參堿是一種生物總堿,對農作物害蟲具有活性的植物內源化學物質,不易導致害蟲產生抗藥性,在大自然中能迅速分解,最終產物為二氧化碳和水。洋蔥、花椒和辣椒的提取物具有殺菌作用。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提取洋蔥、花椒、辣椒、白屈菜、細辛、蜂頭茶、土荊介和廣豆根中的有效成分并加入吸附劑制得活性成分,將活性成分與成膜物質和填充劑制備地膜,地膜中的有效成分持久緩慢釋放出來,可殺滅并驅趕細菌和農作物害蟲,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進行的說明。實施例1(1)將干燥后的洋蔥、花椒、辣椒、白屈菜、細辛、蜂頭茶、土荊介和廣豆根按重量比為1:1:1:3:3:3:3:3的比例粉碎混勻獲得植物粉料,加入重量為上述植物粉料10倍的無水乙醇并投入抽提裝置中,在60℃條件下回流60分鐘后,加入重量為植物粉料1%的蒙脫土并轉入攪拌裝置中,在60℃條件下攪拌80分鐘,最后真空干燥,得活性成分;(2)將100份熔融溫度為60℃的熱塑性樹脂、15份增塑劑和1份偶聯劑在60℃下熔融混合均勻,得成膜物質;(3)將步驟(2)中的成膜物質、由草木灰和炭黑按重量比為1:3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填充劑粉料和步驟(1)制得的的活性成分按重量比為4:3:2的比例投入擠出吹塑機中,調整擠出吹塑機入口到擠出口的溫度依次為60℃、90℃和110℃,并在擠出口出施加0.2MPa的風壓,按10m/min的速度擠出吹塑成膜,即為本發明實施例1的殺菌驅蟲地膜。對比例1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對比例1中制備活性成分的原料中不含洋蔥、花椒和辣椒。實施例2(1)將干燥后的洋蔥、花椒、辣椒、白屈菜、細辛、蜂頭茶、土荊介和廣豆根按重量比為5:5:5:6:6:6:6:6的比例粉碎混勻獲得植物粉料,加入重量為上述植物粉料20倍的無水乙醇并投入抽提裝置中,在80℃條件下回流40分鐘后,加入重量為植物粉料5%的由蒙脫土和活性炭按重量比為1:1比例混合的吸附劑并轉入攪拌裝置中,在80℃條件下攪拌40分鐘,最后真空干燥,得活性成分;(2)將120份熔融溫度為80℃熱塑性樹脂、30份增塑劑和5份偶聯劑在80℃下熔融混合均勻,得成膜物質;(3)將步驟(2)中的成膜物質、由草木灰和炭黑按重量比為2:5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填充劑粉料和步驟(1)制得的的活性成分按重量比為6:5:3的比例投入擠出吹塑機中,調整擠出吹塑機入口到擠出口的溫度依次為80℃、100℃和120℃,并在擠出口出施加0.5MPa的風壓,按50m/min的速度擠出吹塑成膜,即為本發明實施例2的殺菌驅蟲地膜。對比例2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對比例2中制備活性成分的原料中不含細辛、蜂頭茶和土荊介。實施例3(1)將干燥后的洋蔥、花椒、辣椒、白屈菜、細辛、蜂頭茶、土荊介和廣豆根按重量比為3:3:3:4:4:4:4:4的比例粉碎混勻獲得植物粉料,加入重量為上述植物粉料15倍的無水乙醇并投入抽提裝置中,在70℃條件下回流50分鐘后,加入重量為植物粉料3%的活性炭并轉入攪拌裝置中,在70℃條件下攪拌60分鐘,最后真空干燥,得活性成分;(2)將110份熔融溫度為70℃的熱塑性樹脂、23份增塑劑和3份偶聯劑在70℃下熔融混合均勻,得成膜物質;(3)將步驟(2)中的成膜物質、由草木灰和炭黑按重量比為1.5:4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粉料和步驟(1)制得的的活性成分按重量比為5:4:2.5的比例投入擠出吹塑機中,調整擠出吹塑機入口到擠出口的溫度依次為70℃、95℃和115℃,并在擠出口出施加0.3MPa的風壓,按20m/min的速度擠出吹塑成膜,即為本發明實施例3的殺菌驅蟲地膜。對比例3與實施例3不同的是,對比例3中制備活性成分的原料中不含白屈菜和廣豆根。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分別將幼苗移栽在覆蓋有本發明實施例和對比例地膜的土地中,在幼苗普遍長出兩片新葉后,統計使用不同地膜的種植地中每畝幼苗的成活率及幼苗的長勢,結果如表所示。所述幼苗的成活率為在使用同一種地膜的種植地中,每畝成活的幼苗棵數占種植時的幼苗棵數的比例。成活率(%)長勢實施例195幼苗株高整齊,葉子肥厚幾乎無蟲咬痕跡對比例170幼苗株高參差不齊,葉子有較多發黃實施例298幼苗株高整齊,葉子幾乎無蟲咬痕跡對比例280葉子有較多發黃和孔洞實施例397幼苗株高整齊,葉子幾乎無蟲咬痕跡對比例375葉子有較多孔洞本發明各實施例中通過在地膜中加入含有殺菌驅蟲作用的活性成分,在覆蓋本發明各實施例制備成的地膜的土地上移栽幼苗,幼苗成活率達95-98%,且幼苗長勢良好,葉子不發黃,幾乎無蟲咬痕跡;對比例1中制備活性成分的原料中不含洋蔥、花椒和辣椒等具有殺菌功效的原料,易受病菌感染導致幼苗成活率不高,幼苗葉子發黃且長勢不一;對比例2中制備活性成分的原料中不含細辛、蜂頭茶和土荊介等具有殺菌驅蟲功效的原料,幼苗抵抗病菌能力相對較差,還容易招蟲咬食;對比例3中制備活性成分的原料中不含具有殺蟲功效的白屈菜和廣豆根,幼苗易受農作物害蟲咬食,葉子上有較多孔洞。上述說明是針對本發明較佳可行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但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申請范圍,凡本發明所提示的技術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變化或修飾變更,均應屬于本發明所涵蓋專利范圍。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