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酵罐,具體涉及一種發酵罐布氣裝置。
背景技術:
發酵罐在生物工程等方面廣泛應用,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發酵罐日趨大型化,對于抗生素、谷氨酸、檸檬酸酵母等發酵工業生產用的大型通風發酵罐來說,氧溶解速度往往成為好氧發酵過程的限制因素。目前普遍采用的機械攪拌通風發酵罐通常采用加大通風量、加強攪拌的方法來達到提高溶氧系數的目的,但實際生產中獲得的效果并不理想,體現為氣體分布不均勻、氧利用率低、能耗高、機械攪拌增加了發酵罐污染的風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氣體分布均勻、供氧利用率高、能耗小的發酵罐布氣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發酵罐布氣裝置,包括若干同心圓布氣環和位于布氣環中心處的布氣帽,所述布氣帽與布氣環之間通過連通管連接且各層布氣環由內到外逐層升高,所述布氣環和連通管的截面均為“n”形,所述布氣環和布氣帽的底部敞口且頂部均勻開有若干通孔。
進一步地,最外層布氣環外部豎直設有分隔壁。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發酵罐布氣裝置包括連通管連接的布氣環和布氣帽,無菌空氣由發酵罐底部上升至布氣帽內并通過連通管溢流至各布氣環中,各層布氣環由內到外逐層升高,布氣面積大,發酵罐內供氧分布均勻,能有效減少空氣浮力推動空氣向各布氣環溢流過程中的溢出。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分隔壁將發酵罐分割成內外兩部分,分隔壁內側發酵液混入空氣后密度較小,發酵液上升至罐頂,氣體溢出后發酵液密度增大,發酵液由發酵罐外側回到發酵罐底部,這樣使得發酵液在罐內形成循環,起到攪拌的作用。另外,本實用新型的布氣環和布氣帽呈半封閉狀,布氣環和布氣帽的滅菌過程與發酵罐的滅菌過程同步,滅菌徹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布氣環和布氣帽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附圖標記含義如下:1、布氣帽;2、布氣環;3、連通管;4、通孔;5、分隔壁。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2所示,一種發酵罐布氣裝置,包括若干同心圓布氣環2和位于布氣環2中心處的布氣帽1,布氣帽1與布氣環2之間通過連通管3連接且各層布氣環2由內到外逐層升高,連通管3的數量根據發酵罐尺寸和供氧量等調整,布氣環2和連通管3的截面均為“n”形,布氣環2和布氣帽1的底部敞口且頂部均勻開有若干通孔4,最外層布氣環2外部豎直設有分隔壁5。
安裝時,將布氣環2和布氣帽1安裝于發酵罐中心靠近底部的位置,且布氣帽1的底面與分隔壁5的底面相平。使用時,無菌空氣由發酵罐底部上升至布氣帽1內并通過連通管3溢流至各布氣環2中,同時,分隔壁5將發酵罐分割成內外兩部分,分隔壁5內側發酵液混入空氣后密度較小,發酵液上升至罐頂,氣體溢出后發酵液密度增大,發酵液由發酵罐外側回到發酵罐底部,這樣使得發酵液在罐內形成循環,起到攪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