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短肽np19、多肽nlsp5及其應用,屬于生物工程。
背景技術:
1、近年來,生物防治方法在蟲害防控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生物防治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敵或微生物來控制蟲害,例如利用寄生蜂、捕食性昆蟲、真菌、細菌等天然敵人來抑制害蟲的數量。此外,植物自身的抗蟲能力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通過對植物天然抗蟲機制的研究,科學家發現許多植物能夠通過分泌特定的化學物質或激活免疫反應來抵御蟲害。這些植物在遭受蟲害攻擊時,能夠迅速響應,激活植物的免疫系統,并釋放一些天然的抗蟲激發子來抑制害蟲的生長和繁殖。
2、然而,當前生物防治技術面臨一些挑戰。首先,生物防治的效果通常受環境條件的影響較大,某些天然敵人或微生物在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可能無法發揮最佳效果。其次,雖然一些天然的抗蟲激發子已經被發現,但這些物質的機制尚不完全明了,且其應用的穩定性和持效期仍然是研究的難點。因此,篩選出高效、穩定的抗蟲激發子成為了當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3、近年來,篩選和鑒定抗蟲激發子已成為生物防治領域中的一個研究熱點。通過對植物免疫反應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們逐漸揭示了多種天然抗蟲激發子(如某些蛋白質、糖類和小分子化合物)在抗蟲機制中的作用。特別是受體激酶類(prr)介導的免疫信號通路,已被證明在植物對蟲害的防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基于這些發現,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通過外源應用這些激發子或通過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的抗蟲能力。
4、然而,盡管已有一些抗蟲激發子被發現并初步應用,如何提高其在實際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效果仍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如何提高激發子在植物中的吸收效率,延長其在植物體內的作用時間,增強其對不同種類蟲害的廣譜性和穩定性等問題,依然是亟待解決的關鍵技術難題。
5、因此,開發新型的抗蟲激發子,或通過基因工程改良植物自身的免疫系統,提高其對蟲害的防御能力,是目前生物防治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短肽np19、多肽nlsp5及其應用,可以有效提高煙草或水稻的抗蟲性。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3、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提供一種源自褐飛虱唾液鞘分泌蛋白的短肽np19,所述短肽np19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
4、進一步,編碼所述短肽np1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5、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提供一種褐飛虱唾液鞘分泌多肽nlsp5,包括上述的短肽np19。
6、進一步,所述多肽nlsp5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7、進一步,編碼所述多肽nlsp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8、本發明的第三個目的,提供上述的短肽np19、或上述的多肽nlsp5在提高煙草或水稻抗蟲性的應用。
9、進一步,將所述短肽np19或多肽nlsp5作為激發子激發煙草或水稻的防衛反應或過敏反應。
10、進一步,將所述短肽np19或多肽nlsp5作為農藥或作為農藥的主要成分噴灑在煙草或水稻上。
11、本發明的第四個目的,提供一種上述的短肽np19、上述的多肽nlsp5在制備農藥中的應用。
12、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技術效果:本發明提供的短肽np19、多肽nlsp5及其應用,短肽np19和多肽nlsp5可以明顯地激活植物免疫系統,提高植物的抗蟲性,增強植物抵抗昆蟲能力,有效地阻止或減輕蟲害的發生。本發明所述短肽np19和多肽nlsp5為提高植物的抗蟲性提供了新的途徑,為今后生物農藥的開發與應用提供了資源,可作為一種新型微生物蛋白農藥來防御蟲害的侵害,也為今后該基因轉基因植物提供了依據,在農業生產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一種源自褐飛虱唾液鞘分泌蛋白的短肽np19,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肽np19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3所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源自褐飛虱唾液鞘分泌蛋白的短肽np19,其特征在于:編碼所述短肽np19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4所示。
3.一種褐飛虱唾液鞘分泌多肽nlsp5,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短肽np19。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褐飛虱唾液鞘分泌多肽nlsp5,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nlsp5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褐飛虱唾液鞘分泌多肽nlsp5,其特征在于:編碼所述多肽nlsp5的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
6.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短肽np19、或權利要求3-5任一項所述的多肽nlsp5在提高植株抗蟲性的應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短肽np19或多肽nlsp5作為激發子激發植株的防衛反應或過敏反應。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將所述短肽np19作為農藥或作為農藥的主要成分噴灑在煙草或水稻上。
9.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短肽np19在制備農藥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