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拖車腳踏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方便工作人員上下車的拖車腳踏。
背景技術:
現有的拖車,若需要工作人員上下拖車對貨物進行裝卸、整理或檢查時,一般需要工作人員腳踩車架上下車,這樣,當貨物超出車架的邊緣或與邊緣平齊時無法 實現踩踏,且車架各處的強度、防滑等安全措施無法保障,易對工作人員造成傷害。因此,如何提供一種使用安全、操作簡便的拖車腳踏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拖車腳踏,以使得工作人員上下拖車安全、方便。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拖車腳踏,安裝于拖車車架上,所述拖車腳踏包括固定板、踩踏板、旋轉軸以及用于支撐所述踩踏板的定位件,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的側面,所述踩踏板的一端通過所述旋轉軸與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鉸接,所述定位件安裝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下方。較佳地,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面以及兩第一側面,所述固定面垂直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的側面,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分別穿過兩第一側面的底端。較佳地,所述踩踏板包括踩踏面以及兩第二側面,所述兩第二側面上設有供所述旋轉軸穿過的鍵槽孔,所述兩第一側面分別位于所述兩第二側面的外側。較佳地,所述兩第一側面上分別設有一凸點,所述兩第二側面上分別設有與所述凸點相對應的T型槽。較佳地,所述踩踏面上設有若干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中心設有孔洞。較佳地,所述定位件固定連接至所述踩踏板靠近所述鍵槽孔的一端,且所述定位件沿所述踩踏板向所述鍵槽孔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大于所述旋轉軸到所述固定板之間的距離。較佳地,所述定位件與所述踩踏板一體成型,所述踩踏板的底端距所述旋轉軸的距離大于所述固定板距所述旋轉軸的距離。較佳地,所述定位件為直角三角支撐架,所述直角三角支撐架的一直角邊固定于所述拖車車架和/或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直角邊作為所述踩踏板的支撐面,所述支撐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80度 100度。較佳地,所述固定板與所述踩踏板上分別設有相互吸引的磁鐵。較佳地,所述固定板、踩踏板、旋轉軸以及定位件均采用金屬材料。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拖車腳踏,安裝于拖車車架上,所述拖車腳踏包括固定板、踩踏板、旋轉軸以及用于支撐所述踩踏板的定位件,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的側面,所述踩踏板的一端通過所述旋轉軸與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鉸接,所述定位件安裝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下方。本實用新型在拖車上安裝所述拖車腳踏,通過所述固定板將所述拖車腳踏固定于所述拖車車架上,利用所述旋轉軸將所述固定板與所述踩踏板鉸接,通過所述定位件支撐所述踩踏板保持一定的角度,方便工作人員上下車。
圖I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拖車腳踏安裝于拖車車架的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拖車腳踏(展開)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拖車腳踏(收縮)結構示意圖。圖中1_拖車車架、2-拖車腳踏、21-固定板、211-固定面、212-第一側面、213-凸點、22-踩踏板、221-踩踏面、222-第二側面、223-T型槽、224-鍵槽孔、225-突起部、226-孔洞、23-旋轉軸。·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對本實用新型的拖車腳踏的結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細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應該理解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實用新型而仍然實現本實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應當被理解為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廣泛知道,而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為了清楚,不描述實際實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詳細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結構,因為它們會使本實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細節而混亂。應當認為在任何實際實施例的開發中,必須作出大量實施細節以實現開發者的特定目標,例如按照有關系統或有關商業的限制,由一個實施例改變為另一個實施例。另外,應當認為這種開發工作可能是復雜和耗費時間的,但是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僅僅是常規工作。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更明顯易懂,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說明。需說明的是,附圖均采用非常簡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準的比率,僅用以方便、明晰地輔助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拖車腳踏2,安裝于拖車車架I上,當拖車承載貨物較多時,用于工作人員上下拖車,對貨物進行裝卸、整理及查看。具體地,請參考圖2,所述拖車腳踏2包括固定板21、踩踏板22、旋轉軸23以及用于支撐所述踩踏板22的定位件(圖中未示出),所述固定板21垂直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I的側面,較佳地,所述固定板21可采用螺絲或粘貼方式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I的側面,所述踩踏板22的一端通過所述旋轉軸23與所述固定板21的底部鉸接,使得所述踩踏板22能夠繞所述旋轉軸23在一定角度內旋轉,所述定位件安裝于所述固定板21的底部下方,從而支撐所述踩踏板22保持一定的角度,方便工作人員上下車。較佳地,如圖I和圖2所示,所述固定板21包括固定面211以及兩第一側面212,所述固定面211垂直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I的側面,所述旋轉軸23的兩端分別穿過兩第一側面212的底端,所述踩踏板22包括踩踏面221以及兩第二側面222,所述兩第二側面222上設有供所述旋轉軸23穿過的鍵槽孔224,所述兩第一側面212分別位于所述兩第二側面222的外側,這樣,所述踩踏板22展開狀態下被所述定位件支撐并保持接近水平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員踩踏;當所述踩踏板22收縮狀態下(如圖3所示),所述踩踏板22收納于所述固定板21圍成的空間內,不占用額外的空間,且不易對工作人員產生刮碰,具體地,所述踩踏板22在收縮狀態下可采用多種方式完成與所述固定板21之間的連接,使得所述踩踏板22不會由于重力或輕微震動而向下翻轉至展開狀態,例如,如圖2所示,所述兩第一側面212上分別設有ー凸點213,所述兩第二側面222上分別設有與所述凸點213相對應的T型槽223,具體地,在所述踩踏板22向上翻轉的過程中,所述凸點213沿所述第二側面222的邊緣處進入所述T型槽223內,當所述踩踏板22翻轉到完全收縮的狀態時,由于重力作用,所述旋轉軸23和凸點213分別沿所述鍵槽孔224和所述T型槽滑動,也就是說,所述踩踏板22相對于所述固定板21向下滑動,最終使所述凸點213固定于所述T 型槽213中,不能脫出,當需要將所述踩踏板22展開時,只需將所述踩踏板22向上提起后向外翻轉即可;當然,也可采用磁力吸附方式,即,所述固定板21與所述踩踏板22上分別設有相互吸引的磁鐵(圖中未示出),從而通過磁鐵間磁力的吸附作用防止所述踩踏板22在重力或輕微震動的情況下向下翻轉。較佳地,如圖3所示,所述踩踏面221上設有若干突起部225,所述突起部225的中心設有孔洞226,從而增大所述踩踏面221的摩擦力,防止所述踩踏面221過于光滑而使エ作人員滑倒造成傷害。較佳地,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定位件可以為直角三角支撐架,所述直角三角支撐架的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其中的的一直角邊固定于所述拖車車架1和/或所述固定板21上,另ー直角邊作為所述踩踏板22的支撐面,所述支撐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80度 100度,這樣,所述踩踏面221與所述支撐面直接接觸,從而使所述踩踏面221接近水平,方便エ作人員踩踏;當然,所述定位件也可以固定連接至所述踩踏板22靠近所述鍵槽孔224的一端,且所述定位件沿所述踩踏板22向所述鍵槽孔224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大于所述旋轉軸23到所述固定板21之間的距離,也就是說,所述踩踏板22完全展開狀態下,所述定位件位于所述固定板21底部,這樣,所述定位件無法繼續向上翻轉,由于所述定位件與所述踩踏板22固定連接,以及所述旋轉軸23的支撐作用,使得所述踩踏板22無法向下翻轉,進而達到方便踩踏的目的;另外,所述定位件與所述踩踏板22也可以一體成型,所述踩踏板22的底端距所述旋轉軸23的距離大于所述固定板21距所述旋轉軸23的距離,與所述定位件固定連接至所述踩踏板22靠近所述鍵槽孔224的一端達到同等的技術效果。較佳地,如圖2所示,所述固定板21、踩踏板22、旋轉軸23以及定位件均采用金屬材料,防腐性能好,不易磨損。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拖車腳踏,安裝于拖車車架1上,所述拖車腳踏2包括固定板21、踩踏板22、旋轉軸23以及用于支撐所述踩踏板22的定位件,所述固定板21垂直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1的側面,所述踩踏板22的一端通過所述旋轉軸23與所述固定板21的底部鉸接,所述定位件安裝于所述固定板21的底部下方。本實用新型在拖車上安裝所述拖車腳踏2,通過所述固定板21將所述拖車腳踏2固定于所述拖車車架1上,利用所述旋轉軸23將所述固定板21與所述踩踏板22鉸接,通過所述定位件支撐所述踩踏板22保持一定的角度,方便工作人員上下車。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1.一種拖車腳踏,安裝于拖車車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車腳踏包括固定板、踩踏板、旋轉軸以及用于支撐所述踩踏板的定位件,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的側面,所述踩踏板的一端通過所述旋轉軸與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鉸接,所述定位件安裝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下方。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拖車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面以及兩第一側面,所述固定面垂直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的側面,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分別穿過兩第一側面的底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拖車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板包括踩踏面以及兩第二側面,所述兩第二側面上設有供所述旋轉軸穿過的鍵槽孔,所述兩第一側面分別位于所述兩第二側面的外側。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拖車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兩第一側面上分別設有一凸點,所述兩第二側面上分別設有與所述凸點相對應的T型槽。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拖車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面上設有若干突起部,所述突起部的中心設有孔洞。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拖車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固定連接至所述踩踏板靠近所述鍵槽孔的一端,且所述定位件沿所述踩踏板向所述鍵槽孔的延伸方向的長度大于所述旋轉軸到所述固定板之間的距離。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拖車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與所述踩踏板一體成型,所述踩踏板的底端距所述旋轉軸的距離大于所述固定板距所述旋轉軸的距離。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拖車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為直角三角支撐架,所述直角三角支撐架的一直角邊固定于所述拖車車架和/或所述固定板上,另一直角邊作為所述踩踏板的支撐面,所述支撐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80度 100度。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拖車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與所述踩踏板上分別設有相互吸引的磁鐵。
10.如權利要求I、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拖車腳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踩踏板、旋轉軸以及定位件均采用金屬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車腳踏,安裝于拖車車架上,所述拖車腳踏包括固定板、踩踏板、旋轉軸以及用于支撐所述踩踏板的定位件,所述固定板垂直固定連接至所述拖車車架的側面,所述踩踏板的一端通過所述旋轉軸與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鉸接,所述定位件安裝于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下方。本實用新型在拖車上安裝所述拖車腳踏,通過所述固定板將所述拖車腳踏固定于所述拖車車架上,利用所述旋轉軸將所述固定板與所述踩踏板鉸接,通過所述定位件支撐所述踩踏板保持一定的角度,方便工作人員上下車。
文檔編號B60R3/02GK202753872SQ20122035590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蔡建平 申請人:昆山西馬克動力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