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鉸接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中折棚護板(30)具有多個并排布置的波紋形元件(35),這些波紋形元件在單個波紋形元件(35)的邊腿的區域中彼此連接,其中,波紋形元件(35)具有至少一個朝向過渡部中心縱軸線的方向彎折的部段,其中,波紋形元件(35)具有至少一個涂覆有彈性體的加強支承件(36a、36b),其中,折棚護板(30)的波紋形元件(35)的朝向過渡部中心縱軸線的方向彎折的部段具有磨損層(37)。
【專利說明】兩個鉸接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護件,其中該折棚護板具有多個并排布置的波紋形元件,這些波紋形元件在單個波紋形元件的邊腿的區域中彼此連接,其中,波紋形元件具有至少一個部段,該部段朝向過渡部的中心縱軸線的方向彎折,其中,波紋形元件具有至少一個涂覆有彈性體的加強支承件。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于制造用來制造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該車輛可以是在道路上行駛的車輛或軌道車輛——存在所謂的過渡部。該過渡部由折棚和過渡裝置組成,其中通過該過渡裝置能使人在兩個車輛部分之間走動。折棚隧道狀地包圍過渡裝置以便保護過渡裝置免受氣候影響。
[0003]過渡裝置可以設計為不同的實施形式。在這方面已知的特別是例如在軌行車輛中所使用的節段式過橋,或者但也可以是具有圓形轉盤的平臺,其分別在端部側連接在相應車輛的底部上。在節段式過橋形式的過渡裝置中,在節段式過橋的外邊緣與隧道狀地包圍節段式過橋的折棚之間存在一間距。該間距被在側向突出于該節段式過橋一段的折棚護板所遮蓋。在平臺中設有轉盤,其中轉盤被支承在兩個彼此對置的車輛的底部部段中。在此,在折棚的側壁與具有轉盤的平臺之間也存在一側向間距。就這方面來說在此也設有遮蓋該間距或間隙的折棚護板。
【發明內容】
[0004]現在,本發明的主題是折棚護板的設計方案。在折棚護板被布置在過渡部折棚的側壁上的布置結構中,原則上存在兩種可能性:一方面可以在設計為波紋形的折棚護板中使波紋向外指向,也就是說,波紋朝向過渡部的中心縱軸線的方向拱出。人們稱之為所謂的“負波紋(negativen Welle)”。另一方面,當波紋的頂點指向折棚側壁的方向時則存在正波紋(positive Welle)。
[0005]已經指出,折棚護板具有指向過渡部內部的下部段。折棚護板在此在側向超過過渡裝置突出。特別在折棚護板的負波紋的設計方案中,也就是說在單個波紋形元件的波紋頂點朝向過渡部中心縱軸線的設計方案中,折棚護板在下部區域中受到巨大磨損。這一方面是由于例如行李沿折棚護板發生刮擦,但或者也由于以鞋子撞擊折棚護板。就此而言,隨時間的流逝,折棚護板顯示出磨損現象。磨損可在不同級別中讓人察覺到,在第一級別中加強支承件上的彈性體層被逐漸磨掉。如果加強支承件例如織物一暴露出來,那么該加強支承件到它也開線為止堅持不了多久。折棚護板在此在這個磨損區域中失去了穩定性/堅固性,因此存在的危險是,在折棚護板磨損的情況下當產生相應的力時人員可能會到達側壁與過渡裝置之間的間隙中。
[0006]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使折棚護板在折棚的使用壽命期間保持功能完備。
[0007]為了實現該目的,根據本發明提出,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的朝向過渡部中心縱軸線的方向彎折的部段具有磨損層/磨耗層。磨損層位于可見側上、也就是說位于波紋形元件的面向過渡部中心的側上。磨損層負責用于使折棚護板不會直接被損害,而是首先僅磨損層受到損害。也就是說,當磨損層受到損害時,這不會對這種護板的剛性/堅固性產生影響。也就是說,不會存在人員可能會到達側壁與過渡裝置之間的間隙中的危險。磨損層在此可以在折棚護板的制造過程中就已經被涂覆/施加,或者也可以當折棚護板顯示出磨損現象時被涂覆。這兩種情況都被本發明所包括。
[0008]對于本發明的有利的設計方案由從屬權利要求中得出。
[0009]有利地,朝向過渡部中心縱軸線的方向彎折的部段作為第二部段具有第一部段,該第一部段平行于折棚的接納折棚護板的側壁延伸。借助于該第一部段,波紋形元件能粘接、鉚接或縫合在側壁上。當然,波紋形元件也可以在沒有第一部段的情況下固定在側壁上,確切地說由下述方式實現,即:波紋形元件在側向在邊腿的區域中縫合和/或粘接在側壁的波紋部上。
[0010]由于折棚護板基本上在下部的區域中、也就是說在朝向底部的區域中磨損,因此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特征,磨損層僅被布置在第二部段的下部區域中。
[0011]此外特別提出,磨損層基本上整面地與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的涂覆有彈性體的加強支承件相連接;多個并排布置并且彼此連接的波紋形元件在此形成一折棚護板。通過基本上整面的連接,避免了以下危險,即:磨損層無意中從波紋形元件上松脫。這種優選由涂覆有彈性體的加強支承件形成的磨損層被配設給每個波紋形元件。
[0012]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有利的特征,磨損層以可拆松的方式與波紋形元件連接,這意味著,當磨損層被磨損時,該磨損層可以被更換。在此證實特別有利的是,磨損層能以硫化方法與波紋形元件連接,而且這樣連接,即:波紋形元件作為半成品被預硫化,其中,磨損層被預硫化或完全硫化,并且隨后對該元件和放置在其上的磨損層一起以波紋形狀進行完全硫化?;蛘邠Q句話說這意味著,最終應形成波紋形元件的所述元件作為半成品、例如作為板件被預硫化。該板件或該元件隨后以硫化形狀放置以與經過預硫化或完全硫化的磨損層一起完全硫化。原則上也存在將磨損層與折棚護板粘接在一起的可能性;粘合劑在此可以是一種僅使得磨損層粘附/附著在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上的粘合劑。
[0013]已經證明的是,磨損層雖然在力量不大的條件下不會從波紋形元件上被除去或取下,但仍能從波紋形元件上被除去,而且不管磨損層是借助于硫化還是壓敏粘合劑與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連接都能從波紋形元件上被除去。在除去磨損層之后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即:涂覆新的磨損層,而且是借助于粘接進行涂覆。原則上折棚的使用壽命在10到15年之間。在試驗中已經證明的是,原則上也提高了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的剛性的磨損層具有8到10年之間的使用壽命。也就是說,如果在8到10年之后更換磨損層,而且是以將磨損層粘接到護板上的方式來更換,那么磨損層的使用壽命的到期時間與折棚的使用壽命大致相符。也就是說基本上僅須確保一次,磨損層能從護板松脫。
[0014]為了避免磨損層的磨損,在磨損層上設有特別光滑的表面,以便提供很小的阻力以防止磨損。
[0015]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個特征,磨損層設計得與用于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的第二部段的材料相比彈性更強。磨損層相對于波紋形元件的更低的剛性、也就是說更高的彈性所具有的優點在于,磨損層明顯更容易跟隨折棚護板的運動,而不會存在如當磨損層和用于 折棚護板的材料相比更硬或至少一樣硬的情況時那樣的連接松脫的危險。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根據附圖示例性地詳細說明本發明。在附圖中:
[0017]圖1在橫截面圖中示意性地示出帶有鉸接件的過渡部的一半;
[0018]圖2示出折棚護板從斜下方看的透視圖,其中,折棚護板布置在折棚的側壁上;
[0019]圖3示意性地示出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連同磨損層的剖視圖。
[0020]附圖標記列表:
[0021]I 車箱
[0022]5 鉸接件
[0023]10波紋折棚
[0024]20過渡裝置
[0025]30折棚護板
[0026]31波紋形元件的第一部段
[0027]32波紋形元件的第二部段
[0028]35波紋形元件
[0029]35a第一彈性體層
[0030]35b第二彈性體層
[0031]35c最上方的彈性體層
[0032]36a加強支承件
[0033]36b加強支承件
[0034]37磨損層
[0035]37a加強支承件
[0036]37b彈性體層
[0037]40 間隙
【具體實施方式】
[0038]從圖1首先可看到車箱的輪廓,其中用I表示車箱。布置在車箱上的折棚即波紋折棚具有附圖標記10。折棚10的橫截面設計為隧道式,并且包圍總體上用20標記的過渡裝置。過渡裝置例如過橋支承在示意性地以5表示的鉸接件上(未示出),通過該鉸接件將兩個車輛彼此連接。折棚護板30在折棚10上位于側壁下方,其中折棚護板30具有一排并排布置的、彼此連接的波紋形元件35。每個波紋形元件35顯示出兩個部段31和32。波紋形元件的第一部段31用于固定在折棚的側壁11上。第二部段32與折棚10成角度地朝向過渡部的中心縱軸線延伸。通過折棚護板30遮蓋以40標注的、在折棚10的側壁11與過渡裝置20的邊緣之間的間隙。
[0039]從圖2可以看到具有波紋形元件35的折棚護板的設計方案。在過渡裝置20上的過道的區域中,每個波紋形元件35都具有一個條帶37,該條帶水平延伸地形成磨損層。形成磨損層的所述條帶的高度大致相應于第二部段的高度的一半。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的構造可在圖3中看出。因此設有第一彈性體層35a以及第二彈性體層35b,在它們之間布置有加強支承件36a例如織物。在彈性體層35b上設有另一加強支承件36b,該另一加強支承件又具有一彈性體層、例如CSM、EPDM或TPU。該最上方的彈性體層以35c標注。在該彈性體層上支承有磨損層37。磨損層包括至少一個加強支承件37a例如織物,其具有在該加強支承件37a的兩側上的彈性體層37b。也就是說,磨損層以其彈性體層放置在波紋形元件上。
[0040]用于形成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的制造過程如下所述:用于形成波紋形元件的基本材料包括兩個加強支承件36a和36b,它們的所有側都被彈性體層35a、35b、35c包圍。該材料首先被預硫化。在預硫化之后,在如可從圖2看到的那樣的區域上放置磨損層37,并且經過預硫化的元件連同磨損層37 —起被以一種形狀完全硫化。
[0041]在此,磨損層37與加強支承件36b上的彈性體材料35c連接。磨損層在此如所說明地那樣包括加強支承件即例如織物,其中,磨損層在織物兩側同樣具有彈性體,例如EPDM、CSM或TPU。磨損層的彈性體材料可以和波紋形元件的彈性體材料相同,或者不同。如果磨損層被放置到所述元件上以硫化波紋部,那么磨損層在此可以是預硫化的或完全硫化的。特別在不同的材料中公開了改變磨損層與波紋形元件之間的粘附力的可能性。
[0042]已經指出的是,磨損層在預硫化或完全硫化的狀態下被放置到經過預硫化的元件上,其中隨后將該元件以相應的形狀完全硫化成波紋形元件。已經證明的是,以這種方式實現了在波紋形元件與磨損層之間的持久的粘附連接,其中當然在相應的力消耗下能從折棚護板的波紋形元件除去/取下磨損層。在除去受到磨損的磨損層之后,將新的磨損層涂覆/施加到該區域上,例如通過將新的磨損層與波紋形元件粘接在一起。已經指出的是,在正常情況下磨損層在大致8到10年之后被磨損,也就是說必須被更換。在除去被涂覆到波紋形元件上的磨損層之后,粘接下一個磨損層。粘接連接是不可拆松的,這也是毫無問題的,因為在第二磨損層被磨損之后折棚通常也被耗損。
【權利要求】
1.一種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中,所述折棚護板(30)具有多個并排布置的波紋形元件(35),所述波紋形元件在單個波紋形元件(35)的邊腿的區域中彼此連接,其中,所述波紋形元件(35)具有至少一個朝向所述過渡部的中心縱軸線的方向彎折的部段,其中所述波紋形元件(35)具有至少一個涂覆有彈性體的加強支承件(36a、36b),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棚護板(30)的波紋形元件(35)的所述朝向所述過渡部的中心縱軸線的方向彎折的部段具有磨損層(3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朝向所述過渡部的中心縱軸線的方向彎折的部段作為第二部段(32)具有與所述折棚(10)的接納所述折棚護板(30)的側壁相平行地延伸的第一部段(31)。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棚護板(30)的波紋形元件(35)的所述第二部段在朝向過渡部底部的端部的區域中具有磨損層(37)。
4.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損層(37)基本上整面地與所述波紋形元件(35)的涂覆有彈性體的加強支承件(36a、36b)在面向所述過渡部的中心的側上相連接。
5.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損層(37)由涂覆有彈性體層(37b)的加強支承件(37a)形成。
6.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損層(37)以能拆松的方式與所述波紋形元件(35)連接。
7.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損層(37)能以硫化方法與所述波紋形元件(35)連接。
8.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損層(37)具有光滑的表面。
9.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所述的兩個彼此鉸接的車輛之間的過渡部的折棚(10)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特征在于,用于所述磨損層(37)的材料設計得比用于所述波紋形元件(35)的第二部段(32)的材料彈性更強。
10.一種用于制造波紋形元件(35)的方法,所述波紋形元件用于制造根據前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或多項所述的波紋折棚式折棚護板(30),其特征在于,對所述元件(35)進行預硫化,其中,在此之后在經過預硫化的元件上放置具有加強支承件(37a)和經過預硫化或完全硫化的彈性體層的磨損層(37),其中,對所述元件(35)連同經過預硫化或完全硫化的磨損層(37) —起以波紋形狀進行完全硫化。
【文檔編號】B60D5/00GK103587362SQ201310361639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8日
【發明者】V·云克, M·馬拉提施 申請人:虎伯拉鉸接系統(上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