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車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手剎及具有其的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行業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用戶對內飾造型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只有低配車型才配置的駐車制動手柄也出現在了高配車型上,傳統的駐車制動手柄存在包絡大,布置困難,極大限制了副儀表板的造型,此外傳統手剎的操作力偏大,操作便利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車輛的手剎,該手剎的操作力小,用戶可以方便地操控手剎。
本實用新型的另外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上述手剎的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手剎,包括:支架;手剎手柄,所述手剎手柄上設置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轉軸支承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手剎手柄上設置有滑塊;鉸鏈板,所述鉸鏈板上設置有第二轉軸,所述第二轉軸支承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鉸鏈板上設置有滑槽,所述滑塊可滑動地配合在所述滑槽內;拉線,所述拉線的一端設置在所述鉸鏈板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手剎,通過設置兩級轉軸,使得手剎的操作力更小,用戶可以方便地操控手剎。設計人員可以通過修改鉸鏈板來調節整個手剎的杠桿比,進而使手剎可以滿足多種不同的車型。
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用于車輛的手剎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滑槽為長條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滑槽為圓弧形。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鉸鏈板包括:L形的本體部,所述本體部包括第一肢部和第二肢部,所述第二轉軸穿設所述第一肢部,所述滑槽形成在所述第二肢部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鉸鏈板還包括:拉線連接板,所述拉線連接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二轉軸相連且另一端與所述拉線相連。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拉線連接板為兩個且沿所述第二轉軸的軸向間隔布置。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手剎手柄的鄰近所述第一轉軸的部分形成有凸起,所述滑塊設置在所述凸起上。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滑塊構造為圓柱形滑動軸。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輛包括上述的手剎,由于根據本實用新型的車輛設置有上述的手剎,因此該車輛可以方便駕駛人員操作,提升了駕駛人員的駕車體驗。
附圖說明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剎的爆炸圖;
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剎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手剎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
手剎100,
支架110,
手剎手柄120,第一轉軸121,滑塊122,凸起123,
鉸鏈板130,第二轉軸131,滑槽132,第一肢部133,第二肢部134,拉線連接板135,
拉線14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或可以互相通訊;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結合圖1至圖3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手剎100進行詳細描述。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手剎100可以包括支架110、手剎手柄120、鉸鏈板130和拉線140。
其中,手剎手柄120上設置有第一轉軸121,第一轉軸121支撐在支架110上,手剎手柄120上設置有滑塊122。手剎手柄120設置在第一支架110上且能夠以第一轉軸121為樞轉中心轉動。
鉸鏈板130上設置有第二轉軸131,第二轉軸131支承在支架110上,鉸鏈板130上設置有滑槽132,在手剎手柄120上的滑塊122繞第一轉軸121轉動的同時,滑塊122可滑動地配合在滑槽132內。
換言之,用戶轉動手剎手柄120使得手剎手柄120上的滑塊122繞第一轉軸121轉動,同時滑塊122在滑槽132內滑動,推動鉸鏈板130繞第二轉軸131轉動,進而設置在鉸鏈板130上的拉線140被拉動,完成手剎100的制動過程。
兩級轉軸的手剎100操作力更小,用戶可以更加方便地操控手剎100,同時滑塊122在滑槽132中滑動的過程中,整個手剎100的杠桿比處于遞增的狀態,即手剎100在使用過程中越來越省力。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用于車輛的手剎100,通過設置兩級轉軸,使得手剎100的操作力更小,用戶可以方便地操控手剎100。設計人員可以通過修改鉸鏈板130來調節整個手剎100的杠桿比,進而使手剎100可以滿足多種不同的車型。
此外,通過設置兩級轉軸,手剎手柄120的包絡較小,有利于內飾的整體布局。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3所示,滑槽132為長條形。可選地,滑槽132為圓弧形。滑槽132的形狀改變,則手剎100的杠桿比也發生變化。此外,不同形狀的滑槽132,手剎100杠桿比的變化趨勢也不同。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鉸鏈板130包括L形的本體部,本體部包括第一肢部133和第二肢部134,第二轉軸131穿設第一肢部133,滑槽132形成在第二肢部134上。
第一肢部133和第二肢部134可以為一體成型件,也可以通過焊接或粘結等方式固定在一起。
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鉸鏈板130還包括拉線連接板135,拉線連接板135的一端與第二轉軸131相連,拉線連接板135的另一端與拉線140相連。也就是說,拉線連接板135可以繞第二轉軸131轉動,且由于滑塊122可以在滑槽132中滑動,因此拉線連接板135的所述另一端距離滑塊122的一端是不斷變化的,進而手剎100的杠桿比也是不斷變化的。
更進一步地,拉線連接板135為兩個且沿第二轉軸131的軸向間隔布置。由此,拉線連接板135可以更加牢固地將拉線140的一端固定在拉線連接板135上。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2所示,手剎手柄120的鄰近第一轉軸121的部分形成有凸起123,滑塊122設置在凸起123上。優選地,滑塊122構造為圓柱形滑動軸。由此,滑塊122可以順暢地在滑槽132中滑動,提高了手剎100的工作效率。
下面簡單描述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
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包括上述實施例的手剎100,由于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車輛設置有上述的手剎100,因此該車輛可以方便駕駛人員操作,提升了駕駛人員的駕車體驗。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進行接合和組合。
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