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運輸領域用的攤青裝置,特別是一種車載攤青裝置。
背景技術:
到了制茶時期茶工廠要對茶葉進行加工制造,會運輸大量茶葉。目前都是使用卡車運送大量生葉到茶工場。這種運輸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點:在茶葉運輸時,大量生葉堆積在車廂中空氣流通不暢,尤其是夏茶時期,茶葉相對溫度也較高,這就很容易導致茶葉質量低下。更壞的情況是,茶葉變焦(生葉變成紅色),這樣的生葉不可能進行生產只能扔掉。除此外,大量生葉堆積在車廂中,到目的主要通過人工從車廂中卸下生葉,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很多時候還需人工進入車廂用耙子把生葉給弄下來,該過程中,由于人為踩踏會使生葉遭受損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載攤青裝置。本實用新型具有提高生葉運輸質量,降低勞動強度和避免生葉損傷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車載攤青裝置,包括運輸車,運輸車上設有存儲箱,存儲箱與送風機連接。
前述的車載攤青裝置中,所述的存儲箱底部設有傳送網帶,傳送網帶上設有通氣孔,傳送網帶經送風管道與送風機連接。
前述的車載攤青裝置中,所述的傳送網帶上還設有后板,后板與傳送網帶同步運動。
前述的車載攤青裝置中,所述的存儲箱一端還活動連接有取出門。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在運輸生葉時,通過送風機向裝滿生葉的存儲箱送風;通過該結構,有效確保了生葉運輸時的空氣流通,使得生葉通風效果好,存儲箱內溫度降低,進而有效提高了生葉的運輸質量。除此外,本實用新型在卸下生葉時,啟動傳送網帶,傳送網帶即能將存儲箱內的生葉運輸出存儲箱;通過該結構,在搬卸生葉時,無需人工進入存儲箱進行搬卸,大大節約了勞動力,降低了勞動強度,節約了勞動成本,也防止了人工進入存儲箱后污染存儲箱,繼而使運輸場地和儲存更衛生,同時也防止人工進入存儲箱后踩踏損傷存儲箱內的生葉,進而節省了原料。不僅如此,由于后板與傳送網帶同步運動,通過該結構,確保位于存儲箱內部的生葉能夠完全被運送出存儲箱而不需再用人工進行清掃,進而降低了勞動強度,同時也防止了生葉遺落在存儲箱內,有效防止了原料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卸生葉時取出門打開狀態示意圖;
圖3是后板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運輸車,2-存儲箱,3-送風機,4-傳送網帶,5-送風管道,6-后板,7-取出門,8-生葉。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限制的依據。
實施例。一種車載攤青裝置,構成如圖1所示,包括運輸車1,運輸車1上設有存儲箱2,存儲箱2與送風機3連接。
前述的存儲箱2底部設有傳送網帶4,傳送網帶4上設有通氣孔,傳送網帶4經送風管道5與送風機3連接。
前述的傳送網帶4上還設有后板6,后板6與傳送網帶4同步運動。
前述的存儲箱2一端還活動連接有取出門7。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運輸生葉8時,送風機3啟動,并沿送風管道5將風送到傳送網帶4底部,風沿傳送網帶4的通氣孔進入存儲箱2實現對存儲箱2內的生葉8通風。在卸下生葉8時,打開取出門7(如圖2所示),啟動傳送網帶4,傳送網帶4將存儲箱2內的生葉運輸出存儲箱2,同時后板6與傳送網帶4同步運動(如圖3所示,圖3未畫出存儲箱),將位于存儲箱內部2的生葉完全推送出存儲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