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加工設備,特別涉及一種茶葉攤青架。
背景技術:
茶季到來的時候往往伴隨雨水天氣,采回來的鮮葉表面被雨水浸濕,含水率非常高,不能馬上做青,要先把鮮葉上面的水分去除后才能進行后續工序,因此在目前的茶葉加 工過程中,鮮葉的養護、攤涼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
目前普遍采用的攤涼方法是使用風扇或鼓風機將鮮葉吹干,該方法雖然可以去除 鮮葉表面的水分,但是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白天采的鮮葉經常要到晚上才可以進行加工, 有時候攤涼一兩天仍然不能加工,工作效率比較低,嚴重影響了茶葉的生產進度。
如果只是單純地將把鮮葉上的水分去掉,這樣根本沒有起到提升茶葉質量的作用,還會經常出現攤涼除濕時間長、除濕不均勻等現象,而且操作人員的工作量比較大,需要時刻觀察鮮葉養護是否達到要求,浪費人力,效率不高。
而在人員的時刻觀察鮮葉養護中,主要靠經驗、眼力來判斷,人為因素太大,每次加工茶葉的品質出現差別,嚴重影響了茶農的經濟收入
中國專利申請授權公告號CN204499337U,發明名稱為一種茶葉攤青架的專利,該實用新 型的茶葉攤青架包括底板、支撐架、固定框、鐵絲網、紗網、管道風機和風扇,通過鐵絲網和紗網盛放茶葉,在上下兩側設置風機 和風扇,從上下兩側吹動氣流,提升茶葉蒸發速度,減少茶葉腐爛。有支撐架底部設置底板, 將茶葉與地板隔絕,可以減少地板上的灰塵污染茶葉,提升茶葉攤青效果。雖然它一定程度上解決攤涼除濕時間長、除濕不均勻的問題,但也不能茶葉鮮葉養護靠經驗、眼力來判斷,人為因素太大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茶葉攤青效果好、除濕均勻且能夠及時反應茶葉失水量的茶葉攤青架。
本發明 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茶葉攤青裝置,包括有箱體和置于箱體上的攤青框架,攤青框架底部設有通氣的鐵絲網,箱體的周邊四面為密封狀態,箱體的一邊設有風扇,攤青框架和箱體之間設有稱重裝置。
進一步地,上述的稱重裝置包括:一個用于接收稱重傳感器實時數據且根據所述信號計算出茶葉失水率的處理模塊;
一個用于傳輸數據的數據電纜;
和一個顯示茶葉失水率的稱重顯示器,
其中所述重量感應器置于茶葉的攤青框架和箱體之間四角承重部位。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箱體的周邊四面為密封狀態是當風扇向箱體進風時,箱體由于是密封狀態這樣風力只能向上走,這樣向上的風力就均勻地向上吹攤青框架茶葉;稱重裝置主要是用于稱量加入攤青框架茶葉內的重量,根據茶葉內的重量計算出茶葉的失水率。
處理模塊計算出茶葉的失水率最大程度地減少人為因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1-攤青框架;2-箱體;3-風扇;4-箱門;101-出料門;102-出料滑板;103-鐵絲網。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一種茶葉攤青裝置,包括有箱體 2和攤青框架1,箱體 2 頂部和攤青框架1的鐵絲網連通。
箱體 1 右邊設有風扇3,箱體 1的四周是密封的,當風扇3吹風時,風只能向上走。
攤青框架1的左右設有出料門,攤青框架1內的出料門101的出口設有出料滑板102。
當在攤青時風扇吹動時,出料滑板102關上;當攤青完成時,茶葉需掃出,打開(滑動)出料滑板102露出出料門101,茶葉經出料門101掃出。
具體地,將茶葉放置在攤青框架1內的鐵絲網103上,風扇啟動后因四周是密封的,風只能向上流動而達到均勻將鮮葉上的水分去掉。
稱重裝置在初裝茶葉時記下茶葉的初始重量值,然后間隔10分鐘后記下茶葉的重量,再比較它和初始重量值的差值,當它們的差值達到某一設定值時,即為茶葉的失水率的最佳值,就可以停止風扇,抽開左右兩邊的出料滑板,經出料門將茶葉掃出,進入茶葉加工的下一個程序。
稱重裝置可以是一種電子秤進行人工記下差值;也可以設計成重量感應器和PLC結合,形成自動稱重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