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靠枕。
背景技術:
目前在使用的汽車靠枕,大都是一個帶有固定帶的枕頭,用固定帶將枕頭固定在汽車座椅上,乘車者可以將頭靠在靠枕上,幫助乘車者很好的放松休息,緩解旅途勞累。但是這種汽車靠枕,乘車者只能后腦勺靠在靠枕上,而不能采用其他靠姿,使乘坐汽車的舒適度降低,因此市面上出現了可以側靠的汽車靠枕,其包括固定柱、與固定柱端部固定連接的導柱以及轉動設置于導柱上的靠枕,導柱一般與固定柱通過焊接或者螺釘固定連接,采用焊接固定連接時,汽車靠枕無法拆卸,運輸以及不使用時,占地空間大,采用螺釘固定連接時,需要設置螺紋孔,提高了加工成本,并且經常性的螺釘拆卸組裝,容易造成導柱與固定柱端部的固定效果下降,旋進旋出螺釘也非常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拆卸與組裝方便的汽車靠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汽車靠枕,包括固定柱、與固定柱端部固定連接的導柱以及轉動設置于導柱上的靠枕,所述固定柱端部設有插孔以及垂直貫穿插孔的固定孔,所述導柱上設有插入插孔的插塊以及設于插塊上并與固定孔相對應的貫穿孔,所述插塊插入插孔后,一插銷穿過固定孔與貫穿孔從而使導柱與固定柱固定連接。
進一步,所述導柱上設有一具有開口的安裝槽、固設于安裝槽內壁上的第一內齒輪、自安裝槽底部中心向開口延伸并穿出開口的固定軸、套設在固定軸上并與第一內齒輪相適配的檔位輪、穿設于安裝槽底部并圍繞固定軸設置的若干穿孔以及穿設于穿孔中且可左右移動的按鈕,所述檔位輪位于按鈕的移動軌跡上,所述靠枕上設有與安裝槽相適配的插入槽、固設于插入槽內壁上且與檔位輪相適配的第二內齒輪、垂直于插入槽底部中心且與固定軸相適配的圓環狀固定柱以及套設在固定柱外周且與插入槽底部彈性抵接的彈簧,所述插入槽部分插入安裝槽后,所述固定軸插入固定柱內,彈簧與檔位輪相抵接,所述靠枕與導柱相連接,當推動按鈕使其靠近插入槽,從而使檔位輪與第二內齒輪相嚙合并壓縮彈簧,所述靠枕無法轉動,繼續推動按鈕并松開按鈕后,在彈簧的作用下使檔位輪與按鈕恢復到初始狀態,所述檔位輪與第一內齒輪相嚙合,所述靠枕可以轉動。
進一步,所述插銷包括本體、位于本體一端的把手以及位于本體另一端的彈性卡勾,所述彈性卡勾從固定孔一端穿入并從另一端穿出且與固定柱端部外周相抵接。
進一步,所述彈性卡勾的背部與本體弧形過渡。
進一步,所述固定柱上設有一對滑槽,所述滑槽內滑設有固定裝置。
進一步,所述固定裝置包括滑設于滑槽內的旋鈕以及與旋鈕相連的鎖緊鉤。
進一步,所述固定柱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導柱。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得到的一種汽車靠枕,其有益效果是:1、通過插銷使導柱與固定柱固定連接,方便固定柱與導柱的拆卸與組裝,在運輸時以及不使用時,將汽車靠枕拆卸下來占用空間少;2、采用插銷固定導柱與固定柱,可以省去打螺紋孔的加工工序,加工更加方便,且經常性拆卸組裝不影響導柱與固定柱之間的固定效果;3、通過導柱上的安裝槽與靠枕上的插入槽的配合,易于控制靠枕的轉動角度,且方便導柱與靠枕之間的拆卸組裝;4、固定柱兩端均固定連接有導柱,從而使固定柱兩端均可以設置靠枕,使乘車者可以往左靠也可以往右靠,滿足不同乘車者的習慣,提高乘車時的舒適度;5、在固定柱上設置固定裝置,有利于該汽車靠枕固定在汽車座椅上,固定效果好,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插銷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靠枕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導柱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導柱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圖7 是本實用新型中按鈕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7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靠枕,包括固定柱1、自固定柱端部向上延伸的固定臂2、與固定臂固定連接的導柱3以及轉動設置于導柱上的靠枕4,其中,導柱也可以直接與固定柱端部固定連接,從而不需要再設置固定臂。本實施例中的固定柱與固定臂可以一體成型,也可以分體設置,可以在固定柱兩端均設置固定臂,也可以在固定柱一端設置固定臂,本實施例為前者。
所述固定臂設有插孔21以及垂直貫穿插孔的固定孔22,所述導柱上設有插入插孔的插塊31以及設于插塊上并與固定孔相對應的貫穿孔32,所述插塊插入插孔后,一插銷5穿過固定孔與貫穿孔從而使導柱與固定柱固定連接。
所述插銷包括本體51、位于本體一端的把手52以及位于本體另一端的彈性卡勾53,所述彈性卡勾的背部與本體弧形過渡,插銷固定導柱與固定臂時,所述彈性卡勾從固定孔一端穿入并從另一端穿出且與固定臂外周相抵接,把手與彈性卡勾相對的固定臂外周相抵接。其中本體與彈性卡勾可以一體成型,也可以分體設置,本體以及把手也可以具有彈性,也可以沒有彈性。設置彈性卡勾以及彈性卡勾與本體弧形過渡,方便插銷插入以及拔出固定孔與貫穿孔,組裝拆卸所述固定臂與導柱更加方便。
所述導柱上設有一具有開口34的安裝槽33、固設于安裝槽內壁上的第一內齒輪35、自安裝槽底部中心向開口延伸并穿出開口的固定軸36、套設在固定軸上并與第一內齒輪相適配的檔位輪6、穿設于安裝槽底部并圍繞固定軸設置的若干穿孔37以及穿設于穿孔中且可左右移動的按鈕7,所述檔位輪位于按鈕的移動軌跡上,其中,第一內齒輪位于安裝槽內且距離開口有一定的距離,按鈕7包括圓形按動部71、自按動部外周延伸形成的且與穿孔一一對應的若干支撐部72以及自支撐部遠離按動部一端背離按動部中心延伸形成的卡勾部73,所述安裝槽底部背面對應的導柱上設有與按動部相適配的凹槽38,所述按動部位于凹槽內且支撐部穿過穿孔,且設有卡勾部的支撐部一端與檔位輪相抵接,按鈕推動檔位輪遠離安裝槽底部一定距離后,按動部靠近凹槽底部,按鈕恢復到初始狀態時,卡勾與安裝槽底部相抵接,從而使支撐部與穿孔不脫離。
所述靠枕4上設有與安裝槽相適配的插入槽41、固設于插入槽內壁上且與檔位輪相適配的第二內齒輪42、垂直于插入槽底部中心且與固定軸相適配的圓環狀固定柱43以及套設在固定柱外周且與插入槽底部彈性抵接的彈簧8,所述插入槽部分插入安裝槽后,所述固定軸插入固定柱內圓內,彈簧與檔位輪相抵接,所述靠枕與導柱相連接,當推動按鈕使其靠近插入槽,從而使檔位輪與第二內齒輪相嚙合并壓縮彈簧,所述靠枕無法轉動,繼續推動按鈕并松開按鈕后,在彈簧的作用下使檔位輪與按鈕恢復到初始狀態,所述檔位輪與第一內齒輪相嚙合,所述靠枕可以轉動。
所述固定柱上設有一對滑槽11,所述滑槽內滑設有固定裝置,所述固定裝置包括滑設于滑槽內的旋鈕9以及與旋鈕相連的鎖緊鉤10。
組裝時,先將旋鈕9卡在滑槽11內,鎖緊鉤穿過滑槽位于固定柱另外一側,然后將導柱上的插塊31插入固定臂上的插孔21內,用插銷5穿過固定孔與貫穿孔,從而固定導柱與固定臂,然后將檔位輪6從開口處套入固定軸并與第一內齒輪相嚙合,然后再將彈簧套在固定柱上,將靠枕上的插入槽插入安裝槽,固定軸插入固定柱的內圓內,彈簧與檔位輪相抵接,此時靠枕可以轉動,調節到合適的角度后,將按鈕按下,推動按動部靠近凹槽底部,使支撐部推動檔位輪靠近第二內齒輪并與第二內齒輪相嚙合,從而固定住靠枕,需要再次調節靠枕角度時,再按下按鈕然后松開,按動部先繼續靠近凹槽底部,松開后在彈簧的反彈力作用下,推動檔位輪與按鈕恢復初始狀態,卡勾部與安裝槽底部相抵接,檔位輪與第一內齒輪相嚙合,此時又可以轉動靠枕,接著推動按鈕可以固定靠枕。
使用時,滑動旋鈕,使鎖緊鉤與汽車座椅的頭枕相固定,從而固定汽車靠枕,不使用時,取下汽車靠枕,拆卸后保存,可以減少占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