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汽車配件,尤其涉及一種汽車拉手盒結構。
背景技術:
1、汽車門護板即是汽車內的重要裝飾覆蓋件,同時也是法規件。在保證滿足法規的情況下,門護板的造型分塊會影響到車內外觀及產品的剛度。汽車門護板上均設置有拉手盒,拉手盒上安裝有拉手盒內襯?,F有一些車型的拉手盒內襯與拉手盒本體僅通過簡單的卡接結構連接,且并未設計合理的限位固定結構,導致拉手盒的總體連接強度不足,易在拉手盒處產生松動異響,影響了駕乘人員整體的舒適性和愉悅性。因此,需要發明一種汽車拉手盒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拉手盒結構,解決現有的拉手盒的總體連接強度不足,拉手盒易產生松動異響的問題。
2、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3、一種汽車拉手盒結構,包括拉手盒本體、拉手盒內襯,所述的拉手盒內襯蓋在拉手盒本體的盒體上,所述拉手盒內襯的前側壁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前卡扣孔,所述拉手盒本體的側壁上對應前卡扣孔的位置設置有前卡扣,所述拉手盒內襯的后側壁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后卡扣孔,所述盒體的后側對應后卡扣孔的位置設置有后卡扣;所述拉手盒內襯的上端面固定設置有若干組螺母座,所述的螺母座通過螺絲與拉手盒本體上頂壁的螺孔連接。
4、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前卡扣孔設置有三組,分別位于拉手盒內襯前側壁的左右兩側及中部。
5、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后卡扣孔對稱設置有四組,其中兩組設置在拉手盒內襯后側壁的左右兩側設置,另兩組設置在拉手盒內襯后側壁靠近中部的位置。
6、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螺母座設置有兩組,分別對稱設置在拉手盒內襯上端面的左右兩側。
7、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拉手盒內襯的前側壁上設置有限位翻邊,所述限位翻邊的上端面凸起設置有若干組前限位凸臺,所述的前限位凸臺與拉手盒本體上頂壁的下端面抵接。
8、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前限位凸臺間隔設置有三組,分別位于限位翻邊的左右兩側及中部。
9、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拉手盒內襯的左右兩側壁上凸起設置有若干組側限位凸臺,所述的側限位凸臺與盒體的左右兩側壁抵接。
10、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側限位凸臺在拉手盒內襯的左右兩側壁上均間隔設置有三組。
11、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拉手盒內襯后側壁的內側凸起設置有若干組后限位凸臺,所述的后限位凸臺與盒體的后側抵接。
12、優選地,結合上述方案,所述的后限位凸臺間隔設置有兩組,且設置在拉手盒內襯后側壁的內側靠近中部的位置。
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針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在多個方向上設置了多組卡扣結構、多組螺接結構、以及多組限位結構來實現拉手盒本體與拉手盒內襯的固定連接,保證了拉手盒總成的連接結構強度,在滿足造型和不增加單件采購成本前提下,能有效解決客戶使用過程中拉手盒產生異響的痛點,提升了車內駕乘人員整體的舒適性和愉悅性,提升了客戶體驗。
14、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1.一種汽車拉手盒結構,包括拉手盒本體(1)、拉手盒內襯(2),其特征是,所述的拉手盒內襯(2)蓋在拉手盒本體(1)的盒體(11)上,所述拉手盒內襯(2)的前側壁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前卡扣孔(22),所述拉手盒本體(1)的側壁上對應前卡扣孔(22)的位置設置有前卡扣(12),所述拉手盒內襯(2)的后側壁上間隔設置有若干個后卡扣孔(23),所述盒體(11)的后側對應后卡扣孔(23)的位置設置有后卡扣(13);所述拉手盒內襯(2)的上端面固定設置有若干組螺母座(24),所述的螺母座(24)通過螺絲(3)與拉手盒本體(1)上頂壁的螺孔(14)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拉手盒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卡扣孔(22)設置有三組,分別位于拉手盒內襯(2)前側壁(21)的左右兩側及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拉手盒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后卡扣孔(23)對稱設置有四組,其中兩組設置在拉手盒內襯(2)后側壁的左右兩側設置,另兩組設置在拉手盒內襯(2)后側壁靠近中部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拉手盒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母座(24)設置有兩組,分別對稱設置在拉手盒內襯(2)上端面的左右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拉手盒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拉手盒內襯(2)的前側壁(21)上設置有限位翻邊(211),所述限位翻邊(211)的上端面凸起設置有若干組前限位凸臺(25),所述的前限位凸臺(25)與拉手盒本體(1)上頂壁的下端面抵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拉手盒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前限位凸臺(25)間隔設置有三組,分別位于限位翻邊(211)的左右兩側及中部。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拉手盒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拉手盒內襯(2)的左右兩側壁上凸起設置有若干組側限位凸臺(26),所述的側限位凸臺(26)與盒體(11)的左右兩側壁抵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拉手盒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側限位凸臺(26)在拉手盒內襯(2)的左右兩側壁上均間隔設置有三組。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拉手盒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拉手盒內襯(2)后側壁的內側凸起設置有若干組后限位凸臺(27),所述的后限位凸臺(27)與盒體(11)的后側抵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汽車拉手盒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后限位凸臺(27)間隔設置有兩組,且設置在拉手盒內襯(2)后側壁的內側靠近中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