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熱傳遞,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
背景技術:
1、汽車散熱制冷裝置是汽車中用于調節和維持發動機、變速器以及駕乘艙內溫度的一系列設備。這些裝置的主要功能是確保汽車在各種工況下都能保持適當的溫度,防止過熱,從而保護汽車的關鍵部件并提高駕駛的舒適性。
2、汽車散熱制冷裝置中的冷凝器是制冷系統的重要部件,冷凝器是換熱器的一種,屬于制冷系統中的一個部件,主要作用是將壓縮機排出的高溫高壓氣態制冷劑散熱降溫,使其凝結為中溫高壓的液態制冷劑。它是制冷循環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確保了制冷劑在系統中的有效循環和制冷效果。散熱管或散熱片是冷凝器的核心部分,它們負責傳導制冷劑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這些散熱管或散熱片通常具有較高的導熱性能,以確保熱量能夠有效地從制冷劑傳遞到周圍環境中。
3、現有技術方案中,散熱片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增加表面積,提高冷凝器的散熱效率;當冷卻劑在冷凝器中的銅管中穿行時,會吸收熱量并降溫,隨后通過鋁制的散熱片將熱量釋放到大氣中;冷卻劑通過銅管而散熱片僅起散熱作用的配置中,熱量的傳遞需要經過銅管到散熱片的熱傳導過程;這一額外的熱傳導步驟可能會降低整體的傳熱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第一流通歧管與第二流通歧管的直徑尺寸均小于傳導散熱銅管的直徑尺寸,冷卻液通過尺寸較小的流通歧管時,由于管道截面積減小,流速會相應增加,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增加會增強對流換熱效果,即冷卻液與冷凝器管壁之間的熱交換會更加高效,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包括裝配承載座,所述裝配承載座的內側設置有冷凝散熱組件,所述冷凝散熱組件包括固定在左側裝配承載座內側面的第一裝配管,右側所述裝配承載座內側面固定安裝有第二裝配管,所述第一裝配管與第二裝配管之間固定連通有傳導散熱銅管,相鄰所述傳導散熱銅管之間固定連通有第一流通歧管和第二流通歧管;
3、所述第二流通歧管的外部設置有散熱輔助組件,所述散熱輔助組件的數量設置有多個,所述散熱輔助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前后兩個第二流通歧管相遠離一端外壁上的散熱裝配板。
4、優選地,所述散熱裝配板的上下端面均與傳導散熱銅管之間固定貼合,所述散熱裝配板的內部靠近第二流通歧管處開設有蒸發槽,所述蒸發槽遠離第二流通歧管的一端連通有流通槽,所述流通槽遠離蒸發槽的一端連通有冷凝槽,所述冷凝槽與流通槽均開設在散熱裝配板的內部,所述第一流通歧管與第二流通歧管之間交替設置,且第一流通歧管與第二流通歧管的數量均設置有多個,所述第一流通歧管與第二流通歧管的直徑尺寸均小于傳導散熱銅管的直徑尺寸。
5、優選地,所述散熱裝配板遠離第二流通歧管的一端固定安裝有切片。
6、優選地,所述散熱裝配板的內部前端面固定安裝有輔助風管,且輔助風管靠近第二流通歧管的一端分別延伸至散熱裝配板的左右兩側面。
7、優選地,左右相鄰所述散熱裝配板之間設置有散熱清潔組件,所述散熱清潔組件的數量設置有多個,所述散熱清潔組件包括左右相鄰散熱裝配板之間形成的導風通道,所述導風通道與輔助風管之間相互連通。
8、優選地,所述散熱清潔組件包括轉動安裝在第一流通歧管的外壁上的傳導轉軸,所述傳導轉軸的環側滑動安裝有扇板,所述扇板的數量呈環形陣列設置有六個。
9、優選地,所述傳導轉軸的外壁上開設有與扇板相互對應的裝配滑槽,所述裝配滑槽的內部中間位置固定安裝有緩沖彈簧,所述裝配滑槽內部上下兩端固定安裝有阻尼器,所述扇板與緩沖彈簧、阻尼器之間均固定連接。
10、優選地,所述扇板遠離傳導轉軸的一側端面上固定安裝有清潔刷,所述清潔刷處于最大伸縮距離時與切片的側壁相互貼合。
11、優選地,兩個所述裝配承載座的后端側壁之間固定安裝有風扇架,所述風扇架的中間位置活動安裝有散熱風扇。
12、優選地,所述第一裝配管側壁的上部固定連通有冷卻劑輸入管,所述第一裝配管側壁的下部固定連通有冷卻劑輸出管,所述第一裝配管與第二裝配管的內部均固定安裝有柱塞。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發明第一流通歧管與第二流通歧管的直徑尺寸均小于傳導散熱銅管的直徑尺寸,冷卻液通過尺寸較小的流通歧管時,由于管道截面積減小,流速會相應增加,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增加會增強對流換熱效果,即冷卻液與冷凝器管壁之間的熱交換會更加高效;高效的熱交換意味著冷卻液能夠更快地吸收并帶走熱量,從而降低裝置內部的溫度,提高整體散熱效率。
15、2.本發明在車輛行駛時,能夠借助迎面而來的風并配合散熱風扇產生的風,可以使風在輔助風管中流通,弧形的輔助風管設計可以更有效地引導空氣流動,使其沿著特定的路徑流過散熱裝配板,通過其獨特的形狀增加了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這使得更多的熱量能夠通過風管表面傳遞到空氣中,進一步提高散熱效率;輔助風管與冷凝槽之間相互貼合,輔助風管能夠引導空氣流動,確保空氣能夠更有效地流經散熱裝配板內部的冷凝槽處,從而加速熱量的傳遞和散失。
16、3.本發明相鄰散熱裝配板之間形成有導風通道,導風通道與輔助風管連通,這樣在散熱裝配板前端人字形結構的輔助風管中加速流通的空氣可以導入到導風通道中,從而能進一步提高導風通道中空氣的流速,加速流通的空氣能夠更快地帶走散熱裝配板周圍的熱量,從而提高散熱效率;同時導風通道中流通的空氣,可以進入到散熱裝配板后端人字形結構的輔助風管中,這樣能夠增長空氣的流通路徑,以此能夠增加流通空氣在散熱裝配板處的滯留時長,以此保證散熱裝配板后端的散熱效果。
17、4.本發明扇板轉動時能夠主動攪動導風通道中的空氣,形成更強的空氣流動,這種流動的空氣能夠更有效地帶走裝置表面的熱量,從而提高散熱效率;通過扇板的轉動,可以確保更多的空氣流經第一流通歧管、第二流通歧管、傳導散熱銅管與散熱裝配板表面,從而增加散熱面積,這有助于將裝置上的熱量更快地傳遞到空氣中,進一步提高散熱效率。
18、5.本發明當扇板轉動時,扇板能帶動其前端的清潔刷一同轉動,清潔刷在轉動時,能夠與散熱裝配板的表面相互接觸,這樣能對散熱裝配板的端面進行清潔,車輛在行駛時,散熱裝配板表面容易積聚灰塵、柳絮等雜物,這些雜物會阻礙熱量的傳遞,導致散熱效率下降,通過清潔刷實時清潔散熱裝配板的端面,可以有效去除這些雜物,保持散熱裝配板的清潔和暢通,這樣,裝置就能更有效地將熱量傳遞給周圍的空氣,從而提升散熱效率。
1.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包括裝配承載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裝配承載座(6)的內側設置有冷凝散熱組件(1),所述冷凝散熱組件(1)包括固定在左側裝配承載座(6)內側面的第一裝配管(101),右側所述裝配承載座(6)內側面固定安裝有第二裝配管(105),所述第一裝配管(101)與第二裝配管(105)之間固定連通有傳導散熱銅管(104),相鄰所述傳導散熱銅管(104)之間固定連通有第一流通歧管(4)和第二流通歧管(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裝配板(301)的上下端面均與傳導散熱銅管(104)之間固定貼合,所述散熱裝配板(301)的內部靠近第二流通歧管(5)處開設有蒸發槽(304),所述蒸發槽(304)遠離第二流通歧管(5)的一端連通有流通槽(305),所述流通槽(305)遠離蒸發槽(304)的一端連通有冷凝槽(306),所述冷凝槽(306)與流通槽(305)均開設在散熱裝配板(301)的內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裝配板(301)遠離第二流通歧管(5)的一端固定安裝有切片(30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裝配板(301)的內部前端面固定安裝有輔助風管(303),且輔助風管(303)靠近第二流通歧管(5)的一端分別延伸至散熱裝配板(301)的左右兩側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左右相鄰所述散熱裝配板(301)之間設置有散熱清潔組件(2),所述散熱清潔組件(2)的數量設置有多個,所述散熱清潔組件(2)包括左右相鄰散熱裝配板(301)之間形成的導風通道(204),所述導風通道(204)與輔助風管(303)之間相互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清潔組件(2)包括轉動安裝在第一流通歧管(4)的外壁上的傳導轉軸(201),所述傳導轉軸(201)的環側滑動安裝有扇板(202),所述扇板(202)的數量呈環形陣列設置有六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導轉軸(201)的外壁上開設有與扇板(202)相互對應的裝配滑槽(205),所述裝配滑槽(205)的內部中間位置固定安裝有緩沖彈簧(206),所述裝配滑槽(205)內部上下兩端固定安裝有阻尼器(207),所述扇板(202)與緩沖彈簧(206)、阻尼器(207)之間均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板(202)遠離傳導轉軸(201)的一側端面上固定安裝有清潔刷(203),所述清潔刷(203)處于最大伸縮距離時與切片(302)的側壁相互貼合。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裝配承載座(6)的后端側壁之間固定安裝有風扇架(108),所述風扇架(108)的中間位置活動安裝有散熱風扇(107)。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散熱制冷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裝配管(101)側壁的上部固定連通有冷卻劑輸入管(102),所述第一裝配管(101)側壁的下部固定連通有冷卻劑輸出管(103),所述第一裝配管(101)與第二裝配管(105)的內部均固定安裝有柱塞(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