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鎖定裝置包括頂桿、鎖扭撥片和鎖緊擰帽,設定鎖緊擰帽的上表面為水平面,鎖扭撥片水平滑動設置在鎖緊擰帽的上表面,頂桿豎直穿設在鎖緊擰帽上,且頂桿的頂端始終對鎖扭撥片的下表面有豎直方向上的頂力。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通過滑動鎖扭撥片,即可實現頂桿做上下伸縮運動,從而實現頂桿底部鎖定在鎖緊槽內,限制鎖緊擰帽的轉動,因此卡扣在使用過程中,即使遇到顛簸、抖動,也不會導致卡扣松動,保證了卡扣的使用效果。
【專利說明】
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主要用于車載行李箱固定卡扣,也可以用于其它卡扣的鎖定。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固定卡扣如果是通過螺紋連接來調節卡扣的夾緊,由于卡扣在使用過程中,會遇到顛簸、抖動,容易引起螺紋連接部件的轉動,從而使得卡扣松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卡扣容易松動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所述鎖定裝置包括頂桿、鎖扭撥片和鎖緊擰帽,設定鎖緊擰帽的上表面為水平面,所述鎖扭撥片水平滑動設置在鎖緊擰帽的上表面,所述頂桿豎直穿設在鎖緊擰帽上,且頂桿的頂端始終對鎖扭撥片的下表面有豎直方向上的頂力。
[0005]進一步,具體地,為了便于控制頂桿的上下運動,所述鎖緊擰帽的上表面具有表面水平的蓋板,蓋板上開設有鎖緊滑槽,鎖緊滑槽的一端延伸至鎖緊擰帽的外邊沿,設定鎖緊滑槽延伸至鎖緊擰帽外邊沿的一端為鎖緊滑槽的外端,鎖緊滑槽的另一端為鎖緊滑槽的內端,鎖緊擰帽上開設有滑動腔室,滑動腔室由鎖緊滑槽的下側向鎖緊滑槽兩邊延伸,
[0006]所述鎖緊擰帽上開設有豎直方向上的頂桿安裝孔,頂桿安裝孔的內圈具有擋圈,頂桿的上端面呈圓弧面,頂桿的下部呈圓柱狀,頂桿的下部與擋圈的內圈相配合,頂桿上端面的底部外圈與頂桿安裝孔的內圈相配合,頂桿上端面的底部和擋圈之間設置有壓簧,
[0007]頂桿安裝孔靠近滑動腔室的外端,頂桿安裝孔的上端面低于滑動腔室的底面,
[0008]所述鎖扭撥片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凸出的滑塊,滑塊與鎖緊滑槽滑動連接,所述滑塊底面的兩側具有分別向兩邊凸出的凸沿,凸沿卡接在鎖緊滑槽兩邊的下側面上,且位于滑動腔室內,
[0009]滑塊的底部上開設有內凹的第一圓弧槽,滑塊靠近鎖緊滑槽內端的一端為滑塊前端,滑塊遠離鎖緊滑槽內端的一端為滑塊后端,第一圓弧槽靠近滑塊的前端,滑塊底部靠近滑塊后端處向下凸出有卡合部,卡合部的底部開設有內凹的第二圓弧槽,第一圓弧槽和第二圓弧槽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圓弧槽和第二圓弧槽均與頂桿的上端面相配合,所述卡合部能夠卡合在滑動腔室和頂桿安裝孔的上端面之間,當卡合部能夠卡合在滑動腔室和頂桿安裝孔的上端面之間時,第二圓弧槽壓緊在頂桿的上端面上。
[0010]為了防止鎖扭撥片滑動過程中脫離滑動腔室,所述凸沿的前端向凸沿的外側設有外凸的擋塊,鎖緊滑槽下側面的兩邊上固定設有防止滑塊脫離鎖緊滑槽的防脫塊,防脫塊位于滑動腔室內,防脫塊靠近鎖緊滑槽的外端,當鎖定裝置處于解鎖狀態時:第一圓弧槽壓緊在頂桿的上端面上,防脫塊擋住擋塊向鎖緊滑槽的外端運動。
[0011]為了防止鎖緊擰帽轉動,所述固定卡扣包括鎖緊螺栓、螺帽、鎖緊擰帽以及座圈,所述螺帽固定在座圈內圈,螺帽套裝在鎖緊螺栓上,鎖緊螺栓貫穿座圈,鎖緊螺栓的一端伸出螺帽外部與鎖緊擰帽固定連接,鎖緊螺栓的另一端伸出螺帽外部連接有夾緊機構,所述座圈的上端面上開設有若干個鎖緊槽,所述鎖緊槽周向均布在座圈上,當第二圓弧槽壓緊在頂桿的上端面上時:頂桿的下端插接在鎖緊槽內。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通過滑動鎖扭撥片,即可實現頂桿做上下伸縮運動,從而實現頂桿底部鎖定在鎖緊槽內,限制鎖緊擰帽的轉動,因此卡扣在使用過程中,即使遇到顛簸、抖動,也不會導致卡扣松動,保證了卡扣的使用效果。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的立體圖。(圖中為鎖緊狀態,圖中包含夾緊機構,但夾緊機構并不僅限于此)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中鎖扭撥片與鎖緊擰帽的拆分的立體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中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中鎖緊擰帽除去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中鎖緊擰帽除去蓋板的俯視圖。
[0019]圖6是圖5中的B-B剖視圖。
[0020]圖7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中鎖扭撥片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8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中鎖扭撥片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9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中頂桿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10是本實用新型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11是圖10的A-A剖視圖。
[0025]圖中:1、殼體,11、座圈,111、鎖緊槽,31、鎖緊螺栓,32、螺帽,33、鎖緊擰帽,332、擋圈,333、鎖緊滑槽,334、滑動腔室,335、頂桿安裝孔,336、防脫塊,337、蓋板,61、頂桿,62、鎖扭撥片,621、滑塊,622、第一圓弧槽,623、第二圓弧槽,624、凸沿,625、擋塊,626、卡合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27]如圖1-9所示,是本實用新型最優實施例,一種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鎖定裝置包括頂桿61和鎖扭撥片62,設定鎖緊擰帽33的上表面為水平面,鎖扭撥片62水平滑動設置在鎖緊擰帽33的上表面,頂桿61豎直穿設在鎖緊擰帽33上,且頂桿61的頂端始終對鎖扭撥片62的下表面有豎直方向上的頂力。
[0028]鎖緊擰帽33的上表面具有表面水平的蓋板337,蓋板337上開設有鎖緊滑槽333,鎖緊滑槽333的一端延伸至鎖緊擰帽33的外邊沿,設定鎖緊滑槽333延伸至鎖緊擰帽33外邊沿的一端為鎖緊滑槽333的外端,鎖緊滑槽333的另一端為鎖緊滑槽333的內端,鎖緊擰帽33上開設有滑動腔室334,滑動腔室334由鎖緊滑槽333的下側向鎖緊滑槽333兩邊延伸,蓋板337蓋在鎖緊滑槽333上,鎖緊擰帽33上還開設有豎直方向上的頂桿安裝孔335,頂桿安裝孔335的內圈具有擋圈332,頂桿61的上端面呈圓弧面,頂桿61的下部呈圓柱狀,頂桿61的下部與擋圈332的內圈相配合,頂桿61上端面的底部外圈與頂桿安裝孔335的內圈相配合,頂桿61上端面的底部和擋圈332上表面之間設置有壓簧,頂桿安裝孔335靠近滑動腔室334的外端,頂桿安裝孔335的上端面低于滑動腔室334的底面,鎖扭撥片62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凸出的滑塊621,滑塊621與鎖緊滑槽333滑動連接,滑塊621底面的兩側具有分別向兩邊凸出的凸沿624,凸沿624卡接在鎖緊滑槽333兩邊的下側面上,且位于滑動腔室334內,滑塊621的底部上開設有內凹的第一圓弧槽622,滑塊621靠近鎖緊滑槽333內端的一端為滑塊621前端,滑塊621遠離鎖緊滑槽333內端的一端為滑塊621后端,第一圓弧槽622靠近滑塊621的前端,滑塊621底部靠近滑塊621后端處向下凸出有卡合部626,卡合部626的底部開設有內凹的第二圓弧槽623,卡合部623和滑塊621之間圓弧過度,第一圓弧槽622和第二圓弧槽623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圓弧槽622和第二圓弧槽623均與頂桿61的上端面相配合,卡合部623能夠卡合在滑動腔室334和頂桿安裝孔335的上端面之間,當卡合部623能夠卡合在滑動腔室334和頂桿安裝孔335的上端面之間時,第二圓弧槽623壓緊在頂桿61的上端面上。
[0029]凸沿624的前端向凸沿624的外側設有外凸的擋塊625,鎖緊滑槽333下側面的兩邊上固定設有防止滑塊621脫離鎖緊滑槽333的防脫塊336,防脫塊336位于滑動腔室334內,防脫塊336靠近鎖緊滑槽333的外端,當鎖定裝置處于解鎖狀態時:第一圓弧槽622壓緊在頂桿61的上端面上,防脫塊336擋住擋塊625向鎖緊滑槽333的外端運動。
[0030]固定卡扣包括鎖緊螺栓31、螺帽32、鎖緊擰帽33以及座圈11,座圈11固定在殼體I上,螺帽32固定在座圈11內圈,螺帽32套裝在鎖緊螺栓31上,鎖緊螺栓31貫穿座圈11,鎖緊螺栓31的一端伸出螺帽32外部與鎖緊擰帽33固定連接,鎖緊螺栓31的另一端伸出螺帽32外部連接有夾緊機構,鎖緊螺栓31的上升與下降能夠控制夾緊機構的夾緊與松開。殼體I罩設在夾緊機構上,座圈11的上端面上開設有若干個鎖緊槽111,鎖緊槽111周向均布在座圈11上,當第二圓弧槽623壓緊在頂桿61的上端面上時:頂桿61的下端插接在鎖緊槽111內。
[0031 ]工作原理:頂桿61穿設在頂桿安裝孔335內,壓簧始終為壓縮狀態,因此始終具有向上的頂力,鎖扭撥片62通過其下底面的滑塊621和凸沿624和鎖緊擰帽33上的滑動腔室334滑動連接,且鎖扭撥片62始終壓迫頂桿61的上端。
[0032]當鎖定裝置處于解鎖狀態時:鎖扭撥片62上的滑塊621完全滑動至鎖緊滑槽333內,滑塊621且與鎖緊滑槽333內端接觸,滑塊621正好與鎖緊滑槽333相配合,鎖扭撥片62下表面的第一圓弧槽622壓緊在頂桿61的上端面上,頂桿61未插接在鎖緊槽111內。
[0033]當鎖定裝置處于鎖定狀態時:鎖扭撥片62向鎖緊滑槽333外部滑動,使得第二圓弧槽623壓緊在頂桿61的上端面上,且卡合部626能夠卡合在滑動腔室334和頂桿安裝孔335的上端面之間,此時,防脫塊336正好擋住擋塊625向鎖緊滑槽333的外端運動,頂桿61插接在鎖緊槽111內。
[0034]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定裝置包括頂桿(61)、鎖扭撥片(62)和鎖緊擰帽(33),設定鎖緊擰帽(33)的上表面為水平面,所述鎖扭撥片(62)水平滑動設置在鎖緊擰帽(33)的上表面,所述頂桿(61)豎直穿設在鎖緊擰帽(33)上,且頂桿(61)的頂端始終對鎖扭撥片(62)的下表面有豎直方向上的頂力。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鎖緊擰帽(33)的上表面具有表面水平的蓋板(337),蓋板(337)上開設有鎖緊滑槽(333),鎖緊滑槽(333)的一端延伸至鎖緊擰帽(33)的外邊沿,設定鎖緊滑槽(333)延伸至鎖緊擰帽(33)外邊沿的一端為鎖緊滑槽(333)的外端,鎖緊滑槽(333)的另一端為鎖緊滑槽(333)的內端,鎖緊擰帽(33)上開設有滑動腔室(334),滑動腔室(334)由鎖緊滑槽(333)的下側向鎖緊滑槽(333)兩邊延伸, 所述鎖緊擰帽(33)上開設有豎直方向上的頂桿安裝孔(335),頂桿安裝孔(335)的內圈具有擋圈(332),頂桿(61)的上端面呈圓弧面,頂桿(61)的下部呈圓柱狀,頂桿(61)的下部與擋圈(332)的內圈相配合,頂桿(61)上端面的底部外圈與頂桿安裝孔(335)的內圈相配合,頂桿(61)上端面的底部和擋圈(332)之間設置有壓簧, 頂桿安裝孔(335)靠近滑動腔室(334)的外端,頂桿安裝孔(335)的上端面低于滑動腔室(334)的底面, 所述鎖扭撥片(62)的下表面具有向下凸出的滑塊(621),滑塊(621)與鎖緊滑槽(333)滑動連接,所述滑塊(621)底面的兩側具有分別向兩邊凸出的凸沿(624),凸沿(624)卡接在鎖緊滑槽(333)兩邊的下側面上,且位于滑動腔室(334)內, 滑塊(621)的底部上開設有內凹的第一圓弧槽(622),滑塊(621)靠近鎖緊滑槽(333)內端的一端為滑塊(621)前端,滑塊(621)遠離鎖緊滑槽(333)內端的一端為滑塊(621)后端,第一圓弧槽(622)靠近滑塊(621)的前端,滑塊(621)底部靠近滑塊(621)后端處向下凸出有卡合部(623),卡合部(623)的底部開設有內凹的第二圓弧槽(623),第一圓弧槽(622)和第二圓弧槽(623)的中心在同一條直線上,第一圓弧槽(622)和第二圓弧槽(623)均與頂桿(61)的上端面相配合,所述卡合部(623)能夠卡合在滑動腔室(334)和頂桿安裝孔(335)的上端面之間,當卡合部(623)能夠卡合在滑動腔室(334)和頂桿安裝孔(335)的上端面之間時,第二圓弧槽(623)壓緊在頂桿(61)的上端面上。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624)的前端向凸沿(624)的外側設有外凸的擋塊(625),鎖緊滑槽(333)下側面的兩邊上固定設有防止滑塊(621)脫離鎖緊滑槽(333)的防脫塊(336),防脫塊(336)位于滑動腔室(334)內,防脫塊(336)靠近鎖緊滑槽(333)的外端,當鎖定裝置處于解鎖狀態時:第一圓弧槽(622)壓緊在頂桿(61)的上端面上,防脫塊(336)擋住擋塊(625)向鎖緊滑槽(333)的外端運動。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卡扣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扣包括鎖緊螺栓(31)、螺帽(32)、鎖緊擰帽(33)以及座圈(11),所述螺帽(32)固定在座圈(11)內圈,螺帽(32)套裝在鎖緊螺栓(31)上,鎖緊螺栓(31)貫穿座圈(11),鎖緊螺栓(31)的一端伸出螺帽(32)外部與鎖緊擰帽(33)固定連接,鎖緊螺栓(31)的另一端伸出螺帽(32)外部連接有夾緊機構, 座圈(11)的上端面上開設有若干個鎖緊槽(111),所述鎖緊槽(111)周向均布在座圈(II)上,當第二圓弧槽(623)壓緊在頂桿(61)的上端面上時:頂桿(61)的下端插接在鎖緊槽(III)內。
【文檔編號】B60R9/048GK205554064SQ201620336251
【公開日】2016年9月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20日
【發明人】楊惠
【申請人】常州泰潤塑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