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摩托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摩托車覆蓋件的裝 配連接構造。
技術背景現有彎梁摩托車前部的車體罩蓋主要由前面罩和護腿擋風板組成,前 面罩從前方覆蓋頭管并遮擋安裝在車體車架上的蓄電池、線纜、拉索等部 件,護腿擋風板前部與前面罩下部后緣相連,護腿擋風板從前方遮擋駕車 者的腳腿。除了與左右護腿擋風板連接外,前面罩與車體車架之間通常沒 有連接支撐,在使用中,經常造成前面罩因晃動過大使后部連接在護腿擋 風板上的部位發生撕裂,嚴重影響了前面罩的使用壽命,而且在裝卸前面 罩時,需要另有專人把持住前面罩,使前面罩的安裝和拆卸作業不便,耗 費的作業工時較多。鑒于上述問題,在公開號為CN1743217A,
公開日為2006年3月8日, 名稱為"兩輪摩托車的車體罩蓋構造"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中提供了一種 包括前護罩(即前面罩)和護腿擋風板在內的車體罩蓋的裝配連接改良結 構,此裝配連接結構是前護罩的下部后緣處形成的結合部與護腿擋風板 的前部重合且連結;前護罩內側設置卡扣結合部,該卡扣結合部與設置在 車體車架側的卡固構件卡扣結合并能相對其自由裝卸。該結構從裝卸時需 要的作業人員數量角度來說使前護罩的安裝和拆卸作業更方便省力,減少 了作業工時,但由于前護罩與車體車架之間采用的是卡扣結合方式,卡扣 與卡固構件的制造精度要求較高,從而導致制造成本的提高;另外,卡結 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安裝容易拆卸較難的問題,而且整個前護罩與車體車 架之間只有一個卡結點,因此在使用中仍然會出現前護罩相對于車體車架 上下、左右晃動的問題。 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不僅使前面罩的安裝和拆卸作業方 便省力,而且制造精度要求低,使用中前面罩不容易發生晃動的摩托車前 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發明提供的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是: 前面罩的下部后緣與護腿擋風板的前部相連,前面罩的內側與車體車架之 間設有連接支撐,該連接支撐是使前面罩相對于車體車架在上下方向及左 右方向均可靠限位,并且從前方能自由裝卸的滑軌結構。前面罩前后方向的定位通過前面罩與護腿擋風板之間的連接來實現, 前面罩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定位則通過前面罩與車體車架之間滑軌結構 的連接支撐來實現,使前面罩與車體車架之間的安裝和拆卸均很方便、省 力;采用滑軌結構使前面罩與車體車架之間連接支撐的結合面更大,從而 更易實現前面罩相對于車體車架在各個方向的可靠限位,使前面罩的裝配 連接更可靠,不容易發生晃動,使用壽命也更長;滑軌結構所要求的制造 精度相對較低,有利于降低成本。作為一種優選技術方案,上述前面罩與車體車架上的連接支撐均是兩 個橫截面呈U形且開口分別朝向左右的支撐件,前面罩上的支撐件對應插 入車體車架上的支撐件中或車體車架上的支撐件對應插入前面罩上的支撐 件中而形成滑軌結構。前面罩與車體車架上均對應采用兩個橫截面呈U形 的支撐件,這樣不僅實現了前面罩相對于車體車架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 的可靠限位,而且制造起來更容易。作為上述優選技術方案的改進,前面罩與車體車架相配合的支撐件中 作為滑移件的支撐件或作為滑道的支撐件外表面具有錐度,這樣便于安裝 前面罩時的插入操作,裝配好后,前面罩與車體車架之間支撐件的結合也 更緊密。作為上述優選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前面罩與車體車架相配合的支 撐件中作為滑道的支撐件上包覆有膠套,這樣不僅使前面罩與車體車架之 間支撐件的結合更緊密,而且在摩托車行駛時,能起到緩沖吸震作用,從 而有助于提高前面罩的使用壽命。本發明取得的技術效果是制造精度要求低,前面罩的安裝和拆卸 操作均很方便、省力,使用中能有效防止前面罩相對于車體車架發生晃動,
提高了前面罩的使用壽命。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前面罩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車體車架3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前面罩1與護腿擋風板2及車體車架3 裝配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一中前面罩1與車體車架3之間其中一對連 接支撐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俯視圖(局部);圖6是圖4的A向視圖(局部);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前面罩1的結構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車體車架3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前面罩1與護腿擋風板2及車體車架3 裝配在一起的結構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二中支撐件31、支撐板7、連接板8及蓄電池 盒固定箍6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圖10的B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如圖l、圖2及圖3所示,前面罩1的下部后緣與護腿擋 風板2的前部相連,以實現前面罩1在前后方向的定位;前面罩1內側面 上成一體的伸出有兩個橫截面呈U形且開口分別朝向左右的支撐件11,車 體車架3上也設置有兩個橫截面呈U形且開口分別朝向左右的支撐件31, 前面罩1上的支撐件11對應插入車體車架3上的支撐件31中而形成滑軌 結構,支撐件11相當于滑軌結構中的滑移件,支撐件31上的U形凹槽相 當于滑軌結構中的滑道。當然,也可以設計成使支撐件31作為滑移件,支 撐件ll作為滑道。采用滑軌結構支撐,前面罩l從前方能自由裝卸,使前 面罩1與車體車架3之間的安裝和拆卸均很方便、省力;支撐件ll與支撐 件31之間的結合面大,前面罩1相對于車體車架3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
均實現了可靠限位,摩托車行駛過程中前面罩1不容易發生晃動,提高了前面罩1的使用壽命;與卡扣緊固的連接方式相比,滑軌結構所要求的制 造精度相對較低,有利于降低成本。如圖4、圖5及圖6所示,支撐件11與支撐件31相配合的結合面具有 錐度,該錐度表面可設置在作為滑移件的支撐件11上,也可設置在作為滑 道的支撐件31上,這樣更便于安裝前面罩l時的插入操作,裝配好后,支 撐件11與支撐件31之間的結合也更緊密。該錐度的角度實際上很小,為 了表示清楚,圖6作了夸大處理。如圖4所示,作為滑道的支撐件31上包覆有膠套4。這樣不僅使支撐 件11與支撐件31之間的結合更緊密,而且在摩托車行駛時,膠套4能起 到緩沖吸震作用,從而有助于提高前面罩1的使用壽命。從圖2可看出車體車架3上的支撐件31為獨立的兩塊U形板,它們 分別焊接在蓄電池盒固定箍6的兩側。實施例二在該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車體車架3上的支撐件31 成一體的設置在支撐板7上,支撐板7通過連接板8焊接在蓄電池盒固定 箍6的前側。與實施例一相比,由于兩支撐件31做得較小且距離較近,因 而與之對應的前面罩1上的支撐件11也做得較小且距離較近,如圖7所 示。兩支撐件31作為一個整體設置在同一個零件上,這樣可避免因分別安 裝帶來的誤差,使前面罩1的裝配連接更可靠、穩固。該實施例中前面罩 1與護腿擋風板2及車體車架3的裝配結構如圖9所示,支撐件31、支 撐板7、連接板8及蓄電池盒固定箍6的結構如圖10和圖ll所示。除 上述描述外,其余結構與實施例一完全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前面罩(1)的下部后緣與護腿擋風板(2)的前部相連,前面罩(1)的內側與車體車架(3)之間設有連接支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支撐是使前面罩(1)相對于車體車架(3)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均可靠限位,并且從前方能自由裝卸的滑軌結構。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罩(1)與車體車架(3)上的連接支撐均是兩個橫截面呈U形且開口分別朝向左右的支撐件,前面罩(1)上的支撐件(11)對應插入車體車架(3)上的支撐件(31)中或車體車架(3)上的支撐件(31)對應插 入前面罩(1)上的支撐件(11)中而形成滑軌結構。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面罩(1)與車體車架(3)相配合的支撐件中作為滑移件的支撐件 或作為滑道的支撐件結合面具有錐度。
4、 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其特征在 于所述前面罩(1)與車體車架(3)相配合的支撐件中作為滑道的支撐 件上包覆有膠套(4)。
5、 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車體車架(3)上的支撐件(31)設置在蓄電池盒(5)上,該蓄電池 盒(5)安裝在車體車架(3)的頭管(32)上。
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車體車架(3)上的支撐件(31)為獨立的兩塊U形板,它們分別焊接 在蓄電池盒固定箍(6)的兩側。
7、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車體車架(3)上的支撐件(31)成一體的設置在支撐板(7)上,支 撐板(7)通過連接板(5)焊接在蓄電池盒固定箍(6)的前側。
全文摘要
一種摩托車前面罩的裝配連接構造,前面罩的下部后緣與護腿擋風板的前部相連,前面罩內側面上成一體的伸出有兩個橫截面呈U形且開口分別朝向左右的支撐件,車體車架上也設置有兩個橫截面呈U形且開口分別朝向左右的支撐件,前面罩上的支撐件對應插入車體車架上的支撐件中而形成滑軌結構。本發明的制造精度要求不高,前面罩的安裝和拆卸操作均很方便、省力,使用中能有效防止前面罩相對于車體車架發生晃動,提高了前面罩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62J23/00GK101148181SQ20071009285
公開日2008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18日
發明者夏 仲, 飛 劉, 陳學彬, 勇 高 申請人:隆鑫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