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尤指一種 后上叉管連接勾爪的接頭是與后上叉管同體成型、制造工藝簡單、節省制造成 本的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屬于自行車部件。(二) 背景技術如圖1 3所示,自行車后上叉管IO, 一端與車架的立管20固接,另一端 具有接頭11用以與勾爪30樞接,使勾爪30的設置角度可以調整。習知后上叉 管10端部連接接頭11的結構,如圖2、圖3所示,接頭ll因與勾爪30樞接, 為方便螺栓貫穿樞接,所以樞接端呈扁狀。為了方便成型呈扁狀,所以接頭以 鋁材質成型,再以公母插接方式與后上叉管10連接。接頭與后上叉管10二者 間的連接,是先對碳纖維復合材質的后上叉管IO進行取長,使后上叉管的管長 為所需要適合的長度,之后以絞刀對后上叉管IO連接端管內壁進行絞孔,使管 內徑為接頭ll插接端外徑加上上膠所需裕度的寬度。接著,于接頭ll插接端 及后上叉管10的絞孔內壁分別涂上液態膠,再于治具內將接頭11插接端插入 后上叉管10管內結合固定。上述習知后上叉管10與接頭11間的插接結合方式,不僅制程繁瑣增加成本,對訴求質輕的碳纖維復合材質車架而言,接頭11為鋁 材質,也有增加車架重量的缺失。(三)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 種制程省工、可降低制造成本及重量的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 本實用新型一種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其主要技術特征 在于接頭與后上叉管以碳纖維復合材質同體成型。是于形狀與接頭及后上叉 管相同且一體的預型內芯外,以碳纖維布纏繞在外,之后放入模具內并抽出內芯,再以氣袋放入原內芯位置內進行吹氣成型。藉此,接頭與后上叉管可以碳 纖維復合材質同體成型,以降低制造成本及減輕車架重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再詳述如下本實用新型一種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其后上叉管一端與車架的立管固接,另一端設置有一接頭,接頭具一樞接孔用以與勾爪樞接;其特征在于該后上叉管與接頭是以碳纖維復合材質一體成型。其中,該后上叉管與接頭的成型,是先行于后上叉管與接頭的預型內芯外 纏繞碳纖維布,之后放入模具內并抽出內芯,將氣袋放入內芯抽出的中空內側 進行吹氣成型,待由模具內取出再對接頭穿設樞接孔。本實用新型一種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其優點及功效在 于制造工藝簡單,減輕了車架重量,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圖1所示為習知后上叉管安裝于車架上的側視圖。 圖2所示為習知后上叉管與接頭、勾爪分解圖。 圖3所示為習知后上叉管與接頭、勾爪組合剖視圖。 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側視圖。 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分解圖。圖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俯視圖。圖中具體標號如下
習知部分10、后上叉管 20、立管 11、接頭30、勾爪本實用新型部分40、后上叉管 41、接頭 410、樞接孔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4 6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 結構,其后上叉管40與連接勾爪30用的接頭41, 二者是以一體成型方式制造。 制造過程是在形狀與后上叉管40及接頭41相同且一體的預型內芯外側,纏繞 有碳纖維布,之后放入模具內并抽出內芯,再以氣袋放入內芯抽出后的孔內進 行吹氣成型。待后上叉管40與接頭41以碳纖維布復合材質一體成型后由模具 取出,再對接頭41鉆設樞接孔410供樞接勾爪30用。
權利要求1、一種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其后上叉管一端與車架的立管固接,另一端設置有一接頭,接頭具一樞接孔用以與勾爪樞接;其特征在于該后上叉管與接頭是以碳纖維復合材質一體成型。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其特征 在于該后上叉管與接頭的成型,是先行于后上叉管與接頭的預型內芯 外纏繞碳纖維布,之后放入模具內并抽出內芯,將氣袋放入內芯抽出的 中空內側進行吹氣成型,待由模具內取出再對接頭穿設樞接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碳纖維復合材質之自行車后上叉管結構,主要是在接頭與后上叉管以碳纖維復合材質同體成型。是于形狀與接頭及后上叉管相同且一體的內芯外,以碳纖維布纏繞在外,之后放入模具內并抽出內芯,再以氣袋放入原內芯位置內進行吹氣成型。藉此,使接頭與后上叉管可與碳纖維復合材質同體成型,以降低制造成本及減輕車架重量。
文檔編號B62K19/18GK201049716SQ200720154708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5月15日 優先權日2007年5月15日
發明者陳漢杰 申請人:寰宇整合自行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