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轉向器殼體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轉向器零件,具體涉及一種齒輪齒條式汽車轉向器殼體結構。
背景技術:
齒輪齒條式轉向器通常包括轉向器殼體、齒輪、齒條、調整螺釘和齒條導塊,轉向器齒輪在轉向主軸的下端,與轉向齒條哨合。當旋轉方向盤時,轉向器中的齒輪便轉動,帶動轉向器中的齒條朝方向盤轉動的方向移動。轉向器齒條的動作,通過轉向器齒條端頭和轉向拉桿端頭,傳遞到轉向節臂上,從而使車輪轉動。在轉向器中,轉向器殼體用于支撐和固定齒輪、齒條。如圖I所不汽車轉向器殼體結構,由第一殼體I、第二殼體2和設置在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之間的連接軸3壓裝而成,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上分別套裝有膠套5。第 二殼體2上設置有齒條殼2a、齒輪殼2b和調節螺釘安裝孔2c,三者的軸線相互垂直。齒條殼2a與連接軸3同軸設置,齒輪殼2b位于齒條殼2a的正上方,調節螺釘安裝孔2c位于齒條殼2a的正前方。為防止轉向器殼體旋轉,在第二殼體2的下方延伸有固定安裝支耳2d,通過螺栓固定進行限位。安裝支耳2d與第二殼體2通過模具一體成型,模具設計難度大,且安裝支耳2d在使用過程中易發生變形,定位不可靠。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汽車轉向器殼體結構,能防止殼體旋轉。為此,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汽車轉向器殼體結構,由第一殼體、第二殼體和設置在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的連接軸壓裝而成,第二殼體上設置有軸線相互垂直的齒條殼、齒輪殼和調節螺釘安裝孔,所述齒條殼與連接軸同軸設置,齒輪殼位于齒條殼的正上方,調節螺釘安裝孔位于齒條殼的正前方,關鍵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殼體上分別固定套裝有防轉±夾,所述防轉塊的外周由上平面、后平面、下平面和前弧面圍成,所述防轉塊由鋁合金制成。優選為,所述防轉塊的中部厚度小于兩端頭厚度,以節約材料,降低成本。有益效果通過在轉向器殼體上套裝防轉塊,有效解決了轉向器殼體旋轉的問題,結構簡單、構思巧妙、易于實施;防轉塊與殼體分別成型,大大降低了殼體的加工難度,降低了轉向器殼體的制造成本;防轉塊利用了原膠套的安裝位置,不再設置膠套,相比改進前的結構,不需要通過螺釘安裝,安裝方便快捷、省時省力。
圖I是改進前的結構。圖2是改進后的結構。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2所不的汽車轉向器殼體結構,由第一殼體I、第二殼體2和連接軸3等組成。連接軸3設置在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之間,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壓裝在連接軸3的兩端。第二殼體2上設置有軸線相互垂直的齒條殼2a、齒輪殼2b和調節螺釘安裝孔2c,分別用于安裝齒條、齒輪和調節螺釘。齒條殼2a與連接軸3同軸設置,齒輪殼2b位于齒條
殼2a的正上方,調節螺釘安裝孔2c位于齒條殼2a的正前方。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上分別固定套裝有防轉塊4,設置時,防轉塊4位于原轉向器殼體上安裝膠套的位置處,防轉塊4的外周由上平面4a、后平面4b、下平面和前弧面4c圍成,防轉塊4由鋁合金制成。優選為,防轉塊4的中部厚度小于兩端頭厚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轉向器殼體結構,由第一殼體(I)、第二殼體(2)和設置在第一殼體(I)和第二殼體(2)之間的連接軸(3)壓裝而成,第二殼體(2)上設置有軸線相互垂直的齒條殼(2a)、齒輪殼(2b)和調節螺釘安裝孔(2c),所述齒條殼(2a)與連接軸(3)同軸設置,齒輪殼(2b)位于齒條殼(2a)的正上方,調節螺釘安裝孔(2c)位于齒條殼(2a)的正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殼體(1、2)上分別固定套裝有防轉塊(4),所述防轉塊(4)的外周由上平面(4a)、后平面(4b)、下平面和前弧面(4c)圍成,所述防轉塊(4)由鋁合金制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轉向器殼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轉塊(4)的中部厚度小于兩端頭厚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轉向器殼體結構,由第一殼體(1)、第二殼體(2)和設置在第一殼體(1)和第二殼體(2)之間的連接軸(3)壓裝而成,第二殼體(2)上設置有軸線相互垂直的齒條殼(2a)、齒輪殼(2b)和調節螺釘安裝孔(2c),所述齒條殼(2a)與連接軸(3)同軸設置,齒輪殼(2b)位于齒條殼(2a)的正上方,調節螺釘安裝孔(2c)位于齒條殼(2a)的正前方,所述第一、第二殼體(1、2)上分別固定套裝有防轉塊(4),所述防轉塊(4)的外周由上平面(4a)、后平面(4b)、下平面和前弧面(4c)圍成,所述防轉塊(4)由鋁合金制成。通過在轉向器殼體上套裝防轉塊,有效解決了轉向器殼體旋轉的問題,結構簡單、構思巧妙、易于實施。
文檔編號B62D3/12GK102837730SQ201210351878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龍馮剛, 何德龍, 易波, 葛偉 申請人:重慶龍潤汽車轉向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