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工程機械用駕駛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工程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工程機械用駕駛室。
背景技術:
現有的工程機械上的駕駛室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將駕駛室各表面的氧化層等除掉后進行噴漆等處理,使駕駛室達到美觀及防腐的要求,因駕駛室所使用的下料件多,形狀也不規則,因此死角多,用人工打磨的方法很難到達噴漆的要求,因此需要對駕駛室進行酸洗除氧化層,達到噴漆要求,但是由于駕駛室在焊接的過程中易形成的近似真空的空間,這種存在的近似真空的空間存在著排酸慢和排酸不徹底的現象,影響駕駛室噴漆的質量,導致漆面脫落,影響駕駛室外觀,降低了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工程機械用駕駛室,對駕駛室進行增加排酸孔及時將酸洗后存酸排出,保護了駕駛室噴漆的質量,保證了駕駛室外觀,提高了產品質量。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工程機械用駕駛室,包括駕駛室殼體,駕駛室殼體上設有駕駛室門,駕駛室殼體的邊框上固定有加強梁,駕駛室門上設有駕駛室扶手,駕駛室扶手和加強梁上均設有至少兩個排酸孔。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排酸孔分別位于駕駛室扶手和加強梁的兩端處。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工程機械用駕駛室,在駕駛室扶手和加強梁上均設有排酸孔,此排酸孔能夠使酸洗用酸液快速徹底的從排酸孔中流出來,消除留有余酸,防止駕駛室漆面脫落的質量問題。本實用新型工程機械用駕駛室上設有排酸孔,不僅減少了駕駛室酸洗后排酸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而且解決了駕駛室噴漆脫落的質量問題。
圖I是本實用新型工程機械用駕駛室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駕駛室扶手上排酸孔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加強梁上排酸孔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駕駛室殼體,2.駕駛室門,3.加強梁,4.駕駛室扶手,5.排酸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如圖I至圖3共同所示,一種工程機械用駕駛室,包括駕駛室殼體1,駕駛室殼體I上設有駕駛室門2,駕駛室殼體I的邊框上固定有加強梁3,駕駛室門2上設有駕駛室扶手4,駕駛室扶手4和加強梁3上均設有至少兩個排酸孔5,排酸孔5分別位于駕駛室扶手4和加強梁3的兩端處。駕駛室在酸洗完后,制作人員把駕駛室吊起來,通過排酸孔5可以及時將加強梁3及駕駛室扶手4內的酸快速的排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工程機械用駕駛室,在駕駛室扶手4和加強梁3上均設有排酸孔5,此排酸孔5能夠使酸洗用酸液快速徹底的從排酸孔5中流出來,消除留有余酸,防止駕駛室漆面脫落的質量問題。本實用新型工程機械用駕駛室上設有排酸孔5,不僅減少了駕駛室酸洗后排酸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而且解決了駕駛室噴漆脫落的質量問題。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 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一切從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所作出的結構變換均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工程機械用駕駛室,包括駕駛室殼體,所述駕駛室殼體上設有駕駛室門,所述駕駛室殼體的邊框上固定有加強梁,所述駕駛室門上設有駕駛室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駕駛室扶手和加強梁上均設有至少兩個排酸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工程機械用駕駛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酸孔分別位于所述駕駛室扶手和所述加強梁的兩端處。
專利摘要一種工程機械用駕駛室,包括駕駛室殼體,駕駛室殼體上設有駕駛室門,駕駛室殼體的邊框上固定有加強梁,駕駛室門上設有駕駛室扶手,駕駛室扶手和加強梁上均設有至少兩個排酸孔,排酸孔分別位于駕駛室扶手和加強梁的兩端處。本實用新型工程機械用駕駛室上設有排酸孔,不僅減少了駕駛室酸洗后排酸的時間,提高生產效率,而且解決了駕駛室噴漆脫落的質量問題。
文檔編號B62D33/06GK202508176SQ20122009790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5日
發明者夏連洲, 褚永彪 申請人:山東亞泰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