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嬰兒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兒車。
背景技術:
嬰兒車是一種供兒童玩耍用的一種工具車,有各種車型,一般I到2歲的孩子玩的是嬰兒車,2歲以上玩的是有帶輪子的玩具車。隨著嬰兒車設計的不斷優化,其靈活輕便型越來越高,但由于嬰兒車規格仍然較為單一,而嬰幼兒體型和體重各不相同,隨著嬰兒成長,體重也會發生變化,這就導致嬰兒車不能適應不同體重的兒童,從而導致乘坐不舒適,甚至發生危險。近年有些設計在嬰兒車上添加檔位調節結構,使其能夠適應不同年齡和體重的嬰幼兒,但由于其設計的調檔結構復雜,不僅提高了成本,而且調檔操作不便,因此不為市場接受。綜上所述,需要對嬰兒車的結構進行改進,使其既可以方便快捷、安全的進行檔位調節,以滿足不同年齡、體重的嬰兒乘坐。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嬰兒車,解決了嬰兒車存在安全隱患,適用范圍窄,規格單一,不能適應不同年齡和體重嬰兒乘坐的問題。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一種嬰兒車,包括握把圓管、座椅、車架和車輪,所述車架前端的橫軸處安裝有前踏板,所述車架前端上部左右兩側安裝有扶手,后端的橫軸處安裝有后踏板;所述握把圓管下端安裝有可向后翻轉的靠背,所述靠背通過安裝在車架上的調節手柄調節翻轉;所述握把圓管下端的橢圓直管通過連接塑膠與車架連接,并且橢圓直管可在連接塑膠內上下運動;所述嬰兒車的車輪處具有可調擋結構。優選的,所述可調檔結構包括車輪和避震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組件包括一端連接到車輪輪軸,另一端通過一根轉軸與避震輪蓋連接的避震前叉,以及下端與輪軸連接,上端設置有避震橋,并設置有避震彈簧的避震件組成,所述避震輪蓋上端設置有連接車架的車架連接件,所述避震輪蓋的前端下部設置有2個以上的檔位凹槽,在避震橋頂端與避震輪蓋的接觸處設置有與所述檔位凹槽匹配的凸起部。優選的,所述避震輪蓋前端下部設置有3個檔位凹槽。優選的,所述避震輪蓋處設置有限位條,所述限位條穿過避震橋,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避震輪蓋兩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簡單、緊湊、牢固,前后均設置有踏板,具有靈活、便捷的優點,使得嬰兒車具有了更高的安全性;通過將靠背設置為可以向后翻轉,能夠方便嬰兒的躺、坐等姿勢;采用在避震輪蓋前端設置若干檔位凹槽,在避震件頂端設置與之匹配的凸起部,實現了車輪的多檔調節,不僅操作方便,而且使得車輪具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使得嬰兒車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和體重的嬰幼兒乘坐,提高了乘坐舒適度,避免了安全隱患。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A處調檔結構放大圖;圖中1、握把圓管;2、靠背;3、車架;4、后踏板;5、橫軸;6、扶手;7、前踏板;8、車輪;9、橢圓撐管;10、連接塑膠;11、調節手柄;12、避震輪蓋;121、第一檔位槽;122、第二檔位槽;123、第三檔位槽;13、避震前叉;14、轉軸;15、避震件;16、輪軸;17、避震彈簧;18、避震橋;19、限位條。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
來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圖1至2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結構示意圖。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圖,圖中包括握把圓管1、車架3和車架3上的座椅2以及車輪,包括四只車輪8,車架3上的座椅兩端安裝有扶手6,所述車架3前端的橫軸處安裝有前踏板7,車架3前端上部兩側各設置有一個扶手6,后端的橫軸5處安裝有后踏板4 ;所述握把圓管I與車架之間3具有可折疊結構,所述握把圓管I為橢圓形,其下部通過連接塑膠10與車架連接,且握把圓管I可以在連接塑膠10中上下運動,當握把圓管I向下運動時,可以將握把圓管I收折起來,方便存儲和攜帶,當需要使用時,將握把圓管I向上拉出,則整車展開;所述車架3的后端,握把圓管I的下部安裝有靠背2,所述靠背2可以通過車架上的調節手柄11調節,能夠向后翻轉,方便嬰兒的躺、坐等姿勢。如圖2所示,是圖1中A處可調檔結構的放大示意圖,圖中,所述嬰兒車的車輪8處具有可調擋結構;所述橫軸5連接在兩根橢圓撐管9之間,橢圓撐管9底部安裝有車輪8作為車的后輪,所述可調檔結構包括車輪8和避震組件,所述避震組件包括一端連接到車輪輪軸16,另一端通過一根轉軸14與避震輪蓋12連接的避震前叉13,以及下端與輪軸16連接,上端設置有避震橋18,并設置有避震彈簧17的避震件15組成,所述避震輪蓋12上端設置有連接車架3的車架連接件,所述避震輪蓋12的前端下部設置有三個檔位凹槽第一檔位凹槽121、第二檔位凹槽122、第三檔位凹槽123,在避震橋18的頂端與避震輪蓋12的接觸處設置有與所述檔位凹槽匹配的凸起部;所述避震輪蓋12處設置有限位條119,所述限位條19穿過避震橋18,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避震輪蓋12的兩端。當給避震輪蓋12 —個垂直向下的力時,通過避震橋18壓縮避震彈簧17起到減震的作用,通過調節避震橋18頂端突起部在檔位凹槽移動,實現檔位調節,當避震橋18在第一檔位凹槽121時,避震件15所起到的避震力最大;當避震橋18在第二檔位凹槽122時,避震件15所起的避震力比第一檔位時略小;當避震橋18在第三檔位凹槽123時,避震件15所起避震力最小,通過調節檔位,能夠調節嬰兒車的避震承重能力,從而使其適應不同年齡段體重的嬰兒乘坐。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簡單、緊湊、牢固,具有靈活、便捷的優點,在提高便利性的同時,使得嬰兒車具有了更高的安全性;采用在避震輪蓋前端設置若干檔位凹槽,在避震件頂端設置與之匹配的凸起部,實現了車輪的多檔調節,使得車輪具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使得嬰兒車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和體重的嬰幼兒乘坐,提高了乘坐舒適度,避免了安全隱患。
權利要求1.一種嬰兒車,包括握把圓管、座椅、車架和車輪,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前端的橫軸處安裝有前踏板,所述車架前端上部左右兩側安裝有扶手,后端的橫軸處安裝有后踏板;所述握把圓管下端安裝有可向后翻轉的靠背,所述靠背通過安裝在車架上的調節手柄調節翻轉;所述握把圓管下端的橢圓直管通過連接塑膠與車架連接,并且橢圓直管可在連接塑膠內上下運動;所述嬰兒車的車輪處具有可調擋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嬰兒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調檔結構包括車輪和避震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組件包括一端連接到車輪輪軸,另一端通過一根轉軸與避震輪蓋連接的避震前叉,以及下端與輪軸連接,上端設置有避震橋,并設置有避震彈簧的避震件組成,所述避震輪蓋上端設置有連接車架的車架連接件,所述避震輪蓋的前端下部設置有2個以上的檔位凹槽,在避震橋頂端與避震輪蓋的接觸處設置有與所述檔位凹槽匹配的凸起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嬰兒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輪蓋前端下部設置有3個檔位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嬰兒車,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輪蓋處設置有限位條,所述限位條穿過避震橋,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在避震輪蓋兩端。
專利摘要一種嬰兒車,包括握把圓管、座椅、車架和車輪,所述車架前端的橫軸處安裝有前踏板,后端的橫軸處安裝有后踏板,所述車架前端上部兩側設置有扶手;所述握把圓管下端安裝有可向后翻轉的靠背所述靠背通過安裝在車架上的調節手柄調節翻轉;所述嬰兒車的車輪處具有可調擋結構。本實用新型的結構設計簡單、緊湊、牢固,通過設置檔位調節結構,實現了車輪的多檔調節,使得嬰兒車能夠滿足不同年齡和體重的嬰幼兒乘坐,提高了乘坐舒適度,避免了安全隱患。
文檔編號B62B7/04GK202896638SQ20122049762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葉文平 申請人:寧波愛貝麗運動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