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車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77712閱讀:200來源:國知局
車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車架,前矩管前端設有方向柱安裝管,前矩管后端與第一連接管中部相連,第一連接管左右端分別與對應的左后圓管、右后圓管固定,這兩根后圓管后端通過第二連接管相連;左后圓管和右后圓管前端分別與對應左前圓管、右前圓管中部固定;前矩管前端部的頂面固設有油箱前安裝條,在前矩管底面固設有空濾器安裝支耳、連接桿和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兩塊發動機后懸掛板的后下部之間連接有平叉軸和連接軸;左后圓管和右后圓管的底部設有后腳踏安裝板,后腳踏安裝板靠近電池盒安裝條,并在左后圓管和右后圓管后端部的底面分別固設有一個后扶手安裝板。本車架的結構緊湊,整體體積小,重量少,從而與“小街跑”式摩托車的整體設計相適應。
【專利說明】車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摩托車部件,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車架。
【背景技術】
[0002]摩托車是一種廣泛運用的交通工具,并特別適用于崎嶇不平的鄉間小路。現有的摩托車結構比較重,其排量一般比較大,且需要經過一定的學習才能駕乘。
[0003]隨著時代和技術的發展,一種體積小、重量輕、排量小,并特別適于入門級使用者駕乘的摩托車開始出現,人們通俗地將其稱為“小街跑”。同時,在設計這種小街跑時,摩托車的各種部件都需要經過特別設計,包括最重要的部件車架在內,以便符合整車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操作的優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重量輕的車架。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矩管(I)、發動機前懸掛支耳(16)和后扶手安裝板(29),其中前矩管(I)的前端豎直設有一個方向柱安裝管
(2),該前矩管的后端與一根第一連接管(3)中部相連,該第一連接管(3)的左右端分別與對應的左后圓管(4)、右后圓管(5)中部固定,這兩根后圓管的后端通過一根第二連接管
[6]相連;所述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的前端分別與對應的左前圓管(7)、右前圓管
(8)中部固定,這兩根前圓管的前端分別與所述前矩管(I)前部的對應端面固定,且這兩根前圓管的后端通過一根第三連接管(9)相連,該第三連接管位于兩根所述后圓管的下方;
[0006]所述前矩管(I)前端部的頂面水平固設有一個油箱前安裝條(10),該油箱前安裝條與前矩管(I)垂直,在前矩管(I)的底面由前往后依次固設有一個空濾器安裝支耳(11)、連接桿(12)和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其中空濾器安裝支耳(Il)Su型結構,并靠近前矩管(I)的前端部,且空濾器安裝支耳(11)的兩個側邊上均對應開有安裝孔;所述連接桿
(12)與油箱前安裝條(10)平行,該連接桿位于左前圓管與前矩管(I)連接處的后方,且連接桿(12)的左右端分別垂直固定有一個覆蓋件前安裝片(14),每個覆蓋件前安裝片(14)上均開有安裝孔;所述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呈豎直設置,并與所述連接桿(12)垂直,且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上開有安裝孔;
[0007]所述左前圓管(7)和右前圓管(8)的前部通過一根第四連接管(15)相連,該第四連接管的前側與所述發動機前懸掛支耳(16)前部固定,該發動機前懸掛支耳的下部懸空,并在左前圓管(7)和右前圓管(8)后端的底部分別設有一塊發動機后懸掛板(17),這兩塊發動機后懸掛板的上前部及中下部均對應開有發動機懸掛孔;兩塊所述發動機后懸掛板
(17)的后下部之間連接有一根平叉軸(18)和一根連接軸(19),這兩根軸的兩端均分別超過對應端的發動機后懸掛板(17),且平叉軸(18)位于連接軸(19)上方;所述連接軸(19)的左端垂直固定有一個換檔臂腳蹬安裝板(20),該連接軸的右端垂直固定有一個后制動臂腳蹬安裝板(21),這兩塊安裝板上均開有安裝孔;[0008]所述第一連接管(3)頂面固定有一個油箱后安裝條(22),并在第一連接管處設有一個覆蓋件后安裝片(23),該覆蓋件后安裝片與所述右后圓管(5)的右側固定,且所述第二連接管(6 )頂部設有一個尾燈支架安裝支耳(24 ),并在第一、二連接管(3、6 )之間設有電池盒安裝條(25),該電池盒安裝條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所述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內側固定;
[0009]所述左后圓管(4 )后部的頂面從前往后依次設有三個左覆蓋件安裝支耳(26 ),所述右后圓管(5)的頂面也對應設有三個右覆蓋件安裝支耳(27),這三個右覆蓋件安裝支耳的位置與三個左覆蓋件安裝支耳(26) —一對應,且最后面的左、右覆蓋件安裝支耳(26、27)位于所述尾燈支架安裝支耳(23)的兩邊;
[0010]所述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的底部分別設有一個后腳踏安裝板(28),該后腳踏安裝板靠近所述電池盒安裝條(24),且后腳踏安裝板(28)上開有安裝孔,并在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后端部的底面分別固設有一個所述后扶手安裝板(29),并在后扶手安裝板上開有安裝孔。
[0011]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車架的結構緊湊,整體體積小,重量少,從而很好地與“小街跑”式摩托車的整體設計相適應,并能夠很好地充當整車的骨架,且本車架與現有摩托車的車架結構完全不同。
[0012]為了便于取材,所述所有的管件均為鋼管。
[0013]在本案中,所述油箱前安裝條(10 )的兩端均向下彎折形成下翻邊,這兩個下翻邊上均開有圓形的安裝孔。
[0014]有益效果:本車架的結構緊湊,整體體積小,重量少,從而很好地與“小街跑”式摩托車的整體設計相適應,并能夠很好地充當整車的骨架,且本車架與現有摩托車的車架結構完全不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6]圖2為圖1的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8]如圖1、2所示,一種車架,由前矩管1、方向柱安裝管2、第一連接管3、左后圓管4、右后圓管5、第二連接管6、左前圓管7、右前圓管8、第三連接管9、油箱前安裝條10、空濾器安裝支耳11、連接桿12、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覆蓋件前安裝片14、第四連接管15、發動機前懸掛支耳16、發動機后懸掛板17、平叉軸18、連接軸19、換檔臂腳蹬安裝板20、后制動臂腳蹬安裝板21、油箱后安裝條22、覆蓋件后安裝片23、尾燈支架安裝支耳24、電池盒安裝條25、左覆蓋件安裝支耳26、右覆蓋件安裝支耳27、后腳踏安裝板28和后扶手安裝板29構成,上述這些部件中所有的管件均采用鋼管,并在其外面進行防銹處理。
[0019]前矩管I的前端豎直設有一個方向柱安裝管2,該前矩管2的后端與一根第一連接管3中部相連,該第一連接管3的左右端分別與對應的左后圓管4、右后圓管5中部固定,這兩根后圓管的后端通過一根第二連接管6相連。所述左后圓管4的前端與左前圓管7中部固定,所述右后圓管5的前端與右前圓管8中部固定,這兩根前圓管的前端分別與所述前矩管I前部的對應端面固定,且這兩根前圓管的后端通過一根第三連接管9相連,該第三連接管9位于兩根所述后圓管的下方。所述前矩管I前端部的頂面水平固設有一個油箱前安裝條10,該油箱前安裝條10與前矩管I垂直,并在油箱前安裝條10上開有安裝孔。作為優選,所述油箱前安裝條10的兩端均向下彎折形成下翻邊,這兩個下翻邊上均開有圓形的安裝孔。
[0020]前矩管I的底面由前往后依次固設有一個空濾器安裝支耳11、連接桿12和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其中空濾器安裝支耳11為U型結構,并靠近前矩管I的前端部,且空濾器安裝支耳11的兩個側邊上均對應開有安裝孔。所述連接桿12與油箱前安裝條10平行,該連接桿12位于左前圓管與前矩管I連接處的后方,且連接桿12的左端和右端分別垂直固定有一個覆蓋件前安裝片14,每個覆蓋件前安裝片14上均開有安裝孔。所述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呈豎直設置,并與所述連接桿12垂直,且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上開有安裝孔。
[0021]從圖1、2可看出,所述左前圓管7和右前圓管8的前部通過一根第四連接管15相連,該第四連接管15的前側與所述發動機前懸掛支耳16前部固定,該發動機前懸掛支耳16的下部懸空,并在左前圓管7和右前圓管8后端的底部分別設有一塊發動機后懸掛板17,這兩塊發動機后懸掛板17的上前部及中下部均對應開有發動機懸掛孔。
[0022]兩塊所述發動機后懸掛板17的后下部之間連接有一根平叉軸18和一根連接軸19,這兩根軸的兩端均分別超過對應端的發動機后懸掛板17,且平叉軸18位于連接軸19上方。所述連接軸19的左端垂直固定有一個換檔臂腳蹬安裝板20,該連接軸19的右端垂直固定有一個后制動臂腳蹬安裝板21,且換檔臂腳蹬安裝板20和后制動臂腳蹬安裝板21上均開有安裝孔。
[0023]所述第一連接管3頂面固定有一個油箱后安裝條22,并在第一連接管3處設有一個覆蓋件后安裝片23,該覆蓋件后安裝片23與所述右后圓管5的右側固定.并且,所述第二連接管6頂部設有一個尾燈支架安裝支耳24,并在第一連接管3和第二連接管6之間設有電池盒安裝條25,該電池盒安裝條25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所述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內側固定。
[0024]從圖1、2還可看出,所述左后圓管4后部的頂面從前往后依次設有三個左覆蓋件安裝支耳26,所述右后圓管5的頂面也對應設有三個右覆蓋件安裝支耳27,這三個右覆蓋件安裝支耳27的位置與三個左覆蓋件安裝支耳26 —一對應,且最后面的左覆蓋件安裝支耳26和右覆蓋件安裝支耳27位于所述尾燈支架安裝支耳23的兩邊。
[0025]所述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的底部分別設有一個后腳踏安裝板28,該后腳踏安裝板28靠近所述電池盒安裝條24,且后腳踏安裝板28上開有安裝孔。并且,在所述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后端部的底面分別固設有一個后扶手安裝板29,并在后扶手安裝板上開有安裝孔。
[002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實用新型為限制,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矩管(I )、發動機前懸掛支耳(16)和后扶手安裝板(29),其中前矩管(I)的前端豎直設有一個方向柱安裝管(2),該前矩管的后端與一根第一連接管(3)中部相連,該第一連接管(3)的左右端分別與對應的左后圓管(4)、右后圓管(5)中部固定,這兩根后圓管的后端通過一根第二連接管(6)相連;所述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的前端分別與對應的左前圓管(7)、右前圓管(8)中部固定,這兩根前圓管的前端分別與所述前矩管(I)前部的對應端面固定,且這兩根前圓管的后端通過一根第三連接管(9)相連,該第三連接管位于兩根所述后圓管的下方; 所述前矩管(I)前端部的頂面水平固設有一個油箱前安裝條(10),該油箱前安裝條與前矩管(I)垂直,在前矩管(I)的底面由前往后依次固設有一個空濾器安裝支耳(11 )、連接桿(12)和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其中空濾器安裝支耳(11)為U型結構,并靠近前矩管(O的前端部,且空濾器安裝支耳(11)的兩個側邊上均對應開有安裝孔;所述連接桿(12)與油箱前安裝條(10)平行,該連接桿位于左前圓管與前矩管(I)連接處的后方,且連接桿(12)的左右端分別垂直固定有一個覆蓋件前安裝片(14),每個覆蓋件前安裝片(14)上均開有安裝孔;所述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呈豎直設置,并與所述連接桿(12)垂直,且二次補氣組件安裝片(13)上開有安裝孔; 所述左前圓管(7)和右前圓管(8)的前部通過一根第四連接管(15)相連,該第四連接管的前側與所述發動機前懸掛支耳(16)前部固定,該發動機前懸掛支耳的下部懸空,并在左前圓管(7)和右前圓管(8)后端的底部分別設有一塊發動機后懸掛板(17),這兩塊發動機后懸掛板的上前部及中下部均對應開有發動機懸掛孔;兩塊所述發動機后懸掛板(17)的后下部之間連接有一根平叉軸(18)和一根連接軸(19),這兩根軸的兩端均分別超過對應端的發動機后懸掛板(17),且平叉軸(18)位于連接軸(19)上方;所述連接軸(19)的左端垂直固定有一個換檔臂腳蹬安裝板(20),該連接軸的右端垂直固定有一個后制動臂腳蹬安裝板(21),這兩塊安裝板上均開有安裝孔; 所述第一連接管(3)頂面固定有一個油箱后安裝條(22),并在第一連接管處設有一個覆蓋件后安裝片(23),該覆蓋件后安裝片與所述右后圓管(5)的右側固定,且所述第二連接管(6)頂部設有一個尾燈支架安裝支耳(24),并在第一、二連接管(3、6)之間設有電池盒安裝條(25),該電池盒安裝條的兩端分別與對應的所述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內側固定; 所述左后圓管(4)后部的頂面從前往后依次設有三個左覆蓋件安裝支耳(26),所述右后圓管(5)的頂面也對應設有三個右覆蓋件安裝支耳(27),這三個右覆蓋件安裝支耳的位置與三個左覆蓋件安裝支耳(26)—一對應,且最后面的左、右覆蓋件安裝支耳(26、27)位于所述尾燈支架安裝支耳(23)的兩邊; 所述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的底部分別設有一個后腳踏安裝板(28),該后腳踏安裝板靠近所述電池盒安裝條(24),且后腳踏安裝板(28)上開有安裝孔,并在左后圓管(4)和右后圓管(5)后端部的底面分別固設有一個所述后扶手安裝板(29),并在后扶手安裝板上開有安裝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所有的管件均為鋼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前安裝條(10)的兩端均向下彎折形成下翻邊,這兩個下翻邊上均開有圓形的安裝孔。
【文檔編號】B62K11/02GK203581254SQ20132074380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2日
【發明者】胡小波 申請人:重慶市宏立摩托車制造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永登县| 金乡县| 东安县| 肥乡县| 苏尼特右旗| 会东县| 文化| 诏安县| 丘北县| 枣庄市| 温州市| 绥化市| 陕西省| 焦作市| 集贤县| 遵化市| 林西县| 湘潭县| 乐平市| 合作市| 东台市| 城口县| 抚松县| 武功县| 长岭县| 漠河县| 来安县| 平顺县| 吴川市| 清镇市| 大邑县| 易门县| 宁河县| 顺昌县| 舒兰市| 中江县| 赣州市| 武义县| 黄山市| 崇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