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頂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車身,尤其涉及汽車車身中的一種汽車頂蓋。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頂蓋,包括頂蓋外板,所述頂蓋外板的頂面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縱向加強筋和沿其寬度方向的橫向加強筋,所述縱向加強筋與所述橫向加強筋相垂直,所述縱向加強筋至少有二條并平行設置,所述橫向加強筋設置在二條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之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相鄰的縱向加強筋之間設置橫向加強筋,可以有效提高汽車頂蓋的抗凹、模態性能。
【專利說明】一種汽車頂蓋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車身,尤其涉及汽車車身中的一種汽車頂蓋。
【背景技術】
[0002]汽車頂蓋是車身重要的覆蓋件,其結構的好壞,直接影響車身的強度、剛度、NVH等方面的性能。傳統微車頂蓋的抗凹、模態性能不足。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抗凹、模態性能較好的汽車頂蓋。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頂蓋,包括頂蓋外板,所述頂蓋外板的頂面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縱向加強筋和沿其寬度方向的橫向加強筋,所述縱向加強筋與所述橫向加強筋相垂直,所述縱向加強筋至少有二條并平行設置,所述橫向加強筋設置在二條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之間。
[0005]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縱向加強筋與所述橫向加強筋不交匯。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縱向加強筋向外向上凸起,所述橫向加強筋向外向上凸起,所述縱向加強筋與所述橫向加強筋之間形成向內向下的加強筋溝槽。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位于二條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之間的橫向加強筋至少有二條并平行設置。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縱向加強筋間隔均勻設置,所述橫向加強筋間隔均勻設置。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頂蓋外板的高度為203mm,所述縱向加強筋的凸起高度為8.5mm,所述橫向加強筋的凸起高度為6mm。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之間連通有排水通道。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排水通道與所述縱向加強筋相垂直。
[0012]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縱向加強筋的截面為圓弧形凸起。
[0013]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橫向加強筋的截面為梯形凸起。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上述方案,在相鄰的縱向加強筋之間設置橫向加強筋,可以有效提高汽車頂蓋的抗凹、模態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頂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頂蓋的縱向加強筋的截面示意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頂蓋的橫向加強筋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9]圖1至圖3中的附圖標號為:頂蓋外蓋100 ;縱向加強筋I ;橫向加強筋2 ;排水通道3 ;加強筋溝槽4。
[0020]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汽車頂蓋,包括頂蓋外板100,所述頂蓋外板100的頂面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縱向加強筋I和沿其寬度方向的橫向加強筋2,所述縱向加強筋I與所述橫向加強筋2相垂直,所述縱向加強筋I至少有二條并平行設置,所述橫向加強筋2設置在二條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I之間。
[0021]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優選設置五條縱向加強筋I。
[0022]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縱向加強筋I與所述橫向加強筋2不交匯。
[0023]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縱向加強筋I向外向上凸起,所述橫向加強筋2向外向上凸起,所述縱向加強筋I與所述橫向加強筋2之間形成向內向下的加強筋溝槽4。
[0024]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縱向加強筋I向外向上凸起的高度大于所述述橫向加強筋2向外向上凸起的高度。
[0025]如圖1至圖3所示,位于二條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I之間的橫向加強筋2至少有二條并平行設置。
[0026]如圖1至圖3所示,位于二條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I之間的橫向加強筋2優選設置有三條并平行設置。
[0027]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縱向加強筋I間隔均勻設置,所述橫向加強筋2間隔均勻設置。
[0028]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頂蓋外板100的高度優選為203mm,所述縱向加強筋I的凸起高度優選為8.5_,所述橫向加強筋2的凸起高度優選為6mm。
[0029]如圖1至圖3所示,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I之間連通有排水通道3,可通過該排水通道3將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I連通,可保證頂蓋外板100上無積水積灰。
[0030]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排水通道3與所述縱向加強筋I相垂直。
[0031]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縱向加強筋I的截面為圓弧形凸起。
[0032]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橫向加強筋2的截面為梯形凸起。
[0033]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頂蓋外板100的厚度優選為0.75mm。
[0034]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頂蓋具有以下優點:
[0035]本專利方案通過合理筋條布置,頂蓋曲面得到更為充分的拉延;
[0036]2、減薄頂蓋料厚,降低零件重量,節約成本;
[0037]3、頂蓋外板100的高度降低,風阻、油耗相應降低;
[0038]4、通過增加橫向加強筋2,提升汽車頂蓋的抗凹、模態性能,并具備良好NVH性能。
[0039]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于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包括頂蓋外板,所述頂蓋外板的頂面設有沿其長度方向的縱向加強筋和沿其寬度方向的橫向加強筋,所述縱向加強筋與所述橫向加強筋相垂直,所述縱向加強筋至少有二條并平行設置,所述橫向加強筋設置在二條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加強筋與所述橫向加強筋不交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加強筋向外向上凸起,所述橫向加強筋向外向上凸起,所述縱向加強筋與所述橫向加強筋之間形成向內向下的加強筋溝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位于二條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之間的橫向加強筋至少有二條并平行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加強筋間隔均勻設置,所述橫向加強筋間隔均勻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外板的高度為203mm,所述縱向加強筋的凸起高度為8.5mm,所述橫向加強筋的凸起高度為6mm。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相鄰的所述縱向加強筋之間連通有排水通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通道與所述縱向加強筋相垂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縱向加強筋的截面為圓弧形凸起。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頂蓋,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加強筋的截面為梯形凸起。
【文檔編號】B62D25/06GK204197046SQ201420565136
【公開日】2015年3月1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29日
【發明者】黃崗, 許冰, 武敬偉, 朱燈宏, 韋超忠 申請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