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大梁。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運輸車輛的輕量化水平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而由于環保和節能的需要,治超力度的加大,以及記重收費的全面推廣和實施,超重車輛將推出市場。汽車的輕量化已經成為世界汽車發展的潮流,是國際汽車創新工程的一個發展方向。
汽車大梁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整車性能的好壞。現有技術的汽車大梁隨著汽車輕量化的發展趨勢,汽車大梁所用結構勢必進行改進。
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 205417771 U,發明創造的名稱為一種汽車大梁,包括前部大梁和后部大梁,所述前部大梁和后部大梁由縱梁和橫梁組成,所述前部大梁通過八字形/人字形結構與后部大梁固定連接,所述八字形/人字形結構的前部窄端與前部大梁固定連接,八字形/人字形結構后部的兩個端部與后部大梁的縱梁固定連接;所述后部大梁的尾部兩端向內收攏形成梯形結構,其中所述梯形結構的兩條底中,長度大的底為第一底,另一個底為第二底;第二底與梯形的腰部的兩個交點和梯形結構的第一底之間分別固定連接有兩個加強梁,其中一個加強梁、梯形結構位于加強梁側的腰部和梯形結構的第一底部分構成三角形結構。但是現有汽車大梁存在著結構復雜,功能單一,受力發生應變不能及時監測,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因此,發明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大梁顯得非常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大梁,以解決現有汽車大梁存在著結構復雜,功能單一,受力發生應變不能及時監測,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大梁,包括縱向承重梁,前梁,后梁,加強梁一,矩形鋼架,加強梁二,橫梁,應變檢測裝置和連板,所述的縱向承重梁連接在前梁與后梁之間;所述的加強梁一固定在縱向承重梁與橫梁之間;所述的加強梁二連接在加強梁一的下側;所述的矩形鋼架焊接在后梁的外側;所述的應變檢測裝置安裝在縱向承重梁與橫梁的下方;所述的應變檢測裝置包括縱向應變片,橫向應變片,電路板,信號發射器和數據轉換器,所述的縱向應變片固定在縱向承重梁底面;所述的橫向應變片固定在橫梁的底面;所述的電路板通過導線與縱向應變片或者橫向應變片相連;所述的信號發射器與數據轉換器相連。
所述的縱向承重梁包括連接槽板,儲油腔,空心鋼軌,液位傳感器,油孔和防腐涂層,所述的連接槽板焊接在空心鋼軌的上側面;所述的儲油腔內部安裝液位傳感器;所述的油孔設置在空心鋼軌的兩端;所述的防腐涂層涂覆在儲油腔的內壁。
所述的加強梁一或者加強梁二采用夾角為25度至35度的人字形結構,有利于提高受力強度,改善整體結構平衡,結構簡單,降低汽車大梁的重量。
所述的信號發射器采用GPRS模塊和ZigBee模塊,有利于及時將縱向承重梁或者橫梁的應變數據發送至監控平臺,及時報警預警,避免發生安全交通事故。
所述的儲油腔通過油孔與車載油箱相連,有利于增大汽車載油量,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健全使用功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發明的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大梁廣泛應用于汽車技術領域。同時,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加強梁一或者加強梁二的設置,有利于提高受力強度,改善整體結構平衡,結構簡單,降低汽車大梁的重量。。
2.本發明的縱向承重梁的設置,有利于增大汽車載油量,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健全使用功能。
3.本發明的應變檢測裝置的設置,有利于及時檢測縱向承重梁或者橫梁的應變數據并發送至監控平臺,及時報警預警,避免發生安全交通事故。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縱向承重梁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縱向承重梁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縱向承重梁,101-連接槽板,102-儲油腔,103-空心鋼軌,104-液位傳感器,105-油孔,106-防腐涂層,2-前梁,3-后梁,4-加強梁一,5-矩形鋼架,6-加強梁二,7-橫梁,8-應變檢測裝置,81-縱向應變片,82-橫向應變片,83-電路板,84-信號發射器,85-數據轉換器,9-連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如附圖1至附圖3所示
本發明提供新型改進結構的汽車大梁,包括縱向承重梁1,前梁2,后梁3,加強梁一4,矩形鋼架5,加強梁二6,橫梁7,應變檢測裝置8和連板9,所述的縱向承重梁1連接在前梁2與后梁3之間;所述的加強梁一4固定在縱向承重梁1與橫梁7之間;所述的加強梁二6連接在加強梁一4的下側;所述的矩形鋼架5焊接在后梁3的外側;所述的應變檢測裝置8安裝在縱向承重梁1與橫梁7的下方;所述的應變檢測裝置8包括縱向應變片81,橫向應變片82,電路板83,信號發射器84和數據轉換器85,所述的縱向應變片81固定在縱向承重梁1底面;所述的橫向應變片82固定在橫梁7的底面;所述的電路板83通過導線與縱向應變片81或者橫向應變片82相連;所述的信號發射器84與數據轉換器85相連。
所述的縱向承重梁1包括連接槽板101,儲油腔102,空心鋼軌103,液位傳感器104,油孔105和防腐涂層106,所述的連接槽板101焊接在空心鋼軌103的上側面;所述的儲油腔102內部安裝液位傳感器104;所述的油孔105設置在空心鋼軌103的兩端;所述的防腐涂層106涂覆在儲油腔102的內壁。
所述的加強梁一4或者加強梁二6采用夾角為25度至35度的人字形結構,有利于提高受力強度,改善整體結構平衡,結構簡單,降低汽車大梁的重量。
所述的信號發射器84采用GPRS模塊和ZigBee模塊,有利于及時將縱向承重梁1或者橫梁7的應變數據發送至監控平臺,及時報警預警,避免發生安全交通事故。
所述的儲油腔102通過油孔105與車載油箱相連,有利于增大汽車載油量,充分利用有限空間,健全使用功能。
工作原理
本發明中,縱向應變片81粘貼在縱向承重梁1的側部,橫向應變片82粘貼在橫梁7的側面;縱向承重梁1和橫梁7的應變量經過電路板83接收轉換后,然后通過信號發射器84發送至檢測監控平臺,便于及時維修維護,斷絕安全隱患,通過油孔105可向儲油腔102加注燃油,充分利用有限資源,健全使用功能。
利用本發明所述的技術方案,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啟發下,設計出類似的技術方案,而達到上述技術效果的,均是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