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童車。
背景技術:
童車一般都具有前車架、后車架、推架、座架等結構,外出時為了攜帶方便,需要將童車收折。現有的童車收折一般都是通過按鈕解鎖后,推動推架進行收折,采用這樣的方式,一般需要雙手操作,帶來很大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收折的新型童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方便收折的新型童車,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車架,其下端設有前輪;
后車架,其下端設有后輪,所述的后車架的上部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T字形桿,所述的T字形桿的一個上端分別與所述的前車架的一個上端鉸接;
推架,其下部兩端分別與所述的T字形桿的另一個上端鉸接;
第一聯動滑塊,其可滑動地套在一個所述的T字形桿上,所述的第一聯動滑塊的兩端分別鉸接有第一聯動桿和第二聯動桿,所述的第一聯動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推架的中部,所述的第二聯動桿的另一端鉸 接在前車架的中部;
第一鎖定裝置,其設在所述的后車架上將所述的第一聯動滑塊鎖住;
第二聯動滑塊,其可滑動地套在另一個所述的T字形桿上,所述的第二聯動滑塊的兩端分別鉸接有第三聯動桿和第四聯動桿,所述的第三聯動桿的另一端鉸接在推架的中部,所述的第四聯動桿的另一端鉸接在前車架的中部;
第二鎖定裝置,其設在所述的后車架上將所述的第二聯動滑塊鎖住;
解鎖拉繩,其兩端分別設在第一鎖定裝置和第二鎖定裝置上能帶動兩者解鎖,所述的第一鎖定裝置包括由所述的解鎖拉繩帶動滑動將第一聯動滑塊鎖住的第一鎖塊,所述的第一鎖定裝置上設有能被按下擋住所述的第一鎖塊的二道鎖按鈕。
如上所述的一種方便收折的新型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聯動滑塊上設有第一鎖鉤,所述的第一鎖定裝置還包括設在所述的后車架上的第一固定套,所述的第一鎖塊設在所述的第一固定套內,所述的第一固定套由所述的解鎖拉繩驅動而帶動所述的第一鎖塊解鎖的聯動架,所述的第一固定套與第一鎖塊之間設有將所述的第一鎖塊彈壓復位的第一復位簧。
如上所述的一種方便收折的新型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鎖塊上設有第一傾斜擠壓面,所述的第一鎖鉤上端部設有當第一聯動滑塊向上移動時能夠擠壓推動所述的第一傾斜擠壓面的第一傾斜推 面。
如上所述的一種方便收折的新型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聯動滑塊上設有第二鎖鉤,所述的第二鎖定裝置包括設在所述的后車架上的第二固定套,所述的第二固定套內設有能夠鎖住所述的第二鎖鉤的第二鎖塊以及由所述的解鎖拉繩驅動而帶動所述的第二鎖塊解鎖的聯動架,所述的第二固定套與第二鎖塊之間設有將所述的第二鎖塊彈壓復位的第二復位簧。
如上所述的一種方便收折的新型童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鎖塊上設有第二傾斜擠壓面,所述的第二鎖鉤上端部設有當所述的第二聯動滑塊向上移動時能夠擠壓推動所述的第二傾斜擠壓面的第二傾斜推面。
如上所述的一種方便收折的新型童車,其特征在于:在第二聯動滑塊一側的所述的T字形桿上設有當童車收折后能夠彈壓卡住所述的第二聯動滑塊的彈性卡塊,所述的第二聯動滑塊上設有能夠將所述的彈性卡塊按壓解鎖的解鎖按鈕。
如上所述的一種方便收折的新型童車,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套內設有容裝所述的第一鎖塊的安裝槽,第一固定套上設有與安裝槽連通的連通口,第一聯動架上設有插入到第一鎖塊內的撥柱,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上設有供所述的撥柱滑動的滑槽,所述的二道鎖按鈕上設有能夠擋住撥柱滑動的阻擋部,所述的阻擋部上設有能與所述的滑槽重疊供撥柱滑入的通槽,所述的二道鎖按鈕上設有伸入到安裝槽內并能夠卡入到所述的連通口內的彈性鉤,所述的彈性鉤伸入到安裝槽內時 所述的滑槽與卡槽重疊,所述的二道鎖按鈕內設有當第一鎖塊推動彈性鉤解鎖后將二道鎖按鈕向下彈壓的復位彈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朝上按壓二道鎖按鈕后,二道鎖按鈕不再擋住第一鎖塊,拉動解鎖拉繩,推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轉動,第一鎖定裝置和第二鎖定裝置解鎖,推架、第一聯動桿、第二聯動桿、前車架組成一個四連桿機構,推架、第三聯動桿、第四聯動桿、前車架組成另一個四連桿機構,第一聯動滑塊和第二聯動滑塊向下滑動,前車架向后車架一側收折,完成收折,僅通過解鎖拉繩即可完成收折,車處于展開狀態時,二道鎖按鈕擋住第一鎖塊,第一聯動滑塊被第一鎖塊鎖住,解鎖拉繩不能解鎖,具有安全保護作用;當第二聯動滑塊向下滑動至彈性卡塊位置時,彈性卡塊卡住第二聯動滑塊,使其鎖定,童車收折至最小,當需要使用時,按下解鎖按鈕,使彈性卡塊脫離第二聯動滑塊而解鎖,上推前車架完成童車展開,具有收車鉤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收折過程的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收折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至圖6所示,一種方便收折的新型童車,包括:
前車架1,其下端設有前輪10,前車架1形狀類似于H形,具有兩個上端和兩個下端,兩個下端分別設置一個前輪10;
后車架2,其下端設有后輪20,后車架2的上部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T字形桿21,T字形桿21的一個上端分別與前車架1的一個上端鉸接;
推架3,其下部兩端分別與T字形桿21的另一個上端鉸接;
第一聯動滑塊4,其可滑動地套在一個T字形桿21上,第一聯動滑塊4可以上下滑動,第一聯動滑塊4的兩端分別鉸接有第一聯動桿41和第二聯動桿42,第一聯動桿41的另一端鉸接在推架3的中部,第二聯動桿42的另一端鉸接在前車架1的中部,推架3、第一聯動滑塊4、第二聯動桿42、前車架1組成一個四連桿機構;
第一鎖定裝置5,其設在后車架2上將第一聯動滑塊4鎖住,當童車處于展開狀態時,第一鎖定裝置5將第一聯動滑塊4鎖住;
第二聯動滑塊6,其可滑動地套在另一個T字形桿21上,第二聯動滑塊6的兩端分別鉸接有第三聯動桿63和第四聯動桿64,第三聯動桿63的另一端鉸接在推架3的中部,第四聯動桿64的另一端鉸接在前車架1的中部,推架3、第三聯動桿63、第四聯動桿64、前車架1組成另一個四連桿機構;
第二鎖定裝置7,其設在后車架2上將第二聯動滑塊6鎖住;
解鎖拉繩8,其兩端分別設在第一鎖定裝置5和第二鎖定裝置7上能帶動兩者解鎖,第一鎖定裝置5包括由解鎖拉繩8帶動滑動將第 一聯動滑塊4鎖住的第一鎖塊52,第一鎖定裝置5上設有能卡住第一鎖塊52的二道鎖按鈕50,往上安二道鎖按鈕50后,第一鎖塊52解鎖,拉動解鎖拉繩8,解鎖拉繩8的兩端分別帶動第一鎖定裝置5和第二鎖定裝置7解鎖。第一固定套51內設有容裝第一鎖塊52的安裝槽56,第一固定套上設有與安裝槽56連通的連通口58,第一聯動架53上設有插入到第一鎖塊52內的撥柱59,第一固定套51上設有供撥柱59滑動的滑槽60,二道鎖按鈕50上設有能夠擋住撥柱59滑動的阻擋部13,阻擋部13上設有能與滑槽60重疊供撥柱59滑入的通槽11,二道鎖按鈕50上設有能夠卡入到連通口58內并伸入到安裝槽56內的彈性鉤57,彈性鉤57伸入到安裝槽56內時滑槽60與通槽11重疊,滑槽60與通槽11位置縱向重疊,二道鎖按鈕50內設有當第一鎖塊52推動彈性鉤57解鎖(即彈性鉤57不在勾扣在連通口58上)后將二道鎖按鈕50向下彈壓的復位彈簧12。往上按壓二道鎖按鈕50時,彈性鉤57卡入到連通口58內,且一端伸入到安裝槽56內,此時滑槽60與通槽11重疊,這樣拉動解鎖拉繩8帶動第一鎖塊52滑動,能夠滑動到滑槽60和通槽11內,并且第一鎖塊52推動彈性鉤57,使彈性鉤57不在卡住連通口58,復位彈簧12將道鎖按鈕50向下彈壓,使彈性鉤57從連通口58彈出,這樣滑槽60與通槽11不在重疊,撥柱59被阻擋部13擋住,解鎖拉繩8不能拉動第一鎖塊52滑動。
第一聯動滑塊4上設有第一鎖鉤43,第一鎖定裝置5包括設在后車架2上的第一固定套51,第一固定套51內設有能夠鎖住第一鎖 鉤43的第一鎖塊52以及由解鎖拉繩8驅動而帶動第一鎖塊52解鎖的第一聯動架53,第一聯動架53由U形架和一個橫柱組成,第一固定套51與第一鎖塊52之間設有將第一鎖塊52彈壓復位的第一復位簧54。第一鎖塊52上設有第一傾斜擠壓面55,第一鎖鉤43上端部設有當第一聯動滑塊4向上移動時能夠擠壓推動第一傾斜擠壓面55的第一傾斜推面44。童車處于展開狀態時,第一鎖鉤43鉤住第一鎖塊52,第一聯動滑塊4不能向下移動;當童車在展開過程中時,第一聯動滑塊4向上移動,第一鎖鉤43上第一傾斜推面44擠壓第一鎖塊52上的第一傾斜擠壓面55,使第一鎖塊52向童車內側移動,第一聯動滑塊4繼續向上移動,直到第一鎖塊52被彈壓復位,第一鎖鉤43重新鉤住第一鎖塊52。
第二聯動滑塊6上設有第二鎖鉤61,第二鎖定裝置7包括設在后車架2上的第二固定套71,第二固定套71內設有能夠鎖住第二鎖鉤61的第二鎖塊72以及由解鎖拉繩8驅動而帶動第二鎖塊72解鎖的第二聯動架73,第二聯動架73由U形架和一個橫柱組成,第二固定套71與第二鎖塊72之間設有將第二鎖塊72彈壓復位的第二復位簧74。第二鎖塊72上設有第二傾斜擠壓面75,第二鎖鉤61上端部設有當第二聯動滑塊6向上移動時能夠擠壓推動第二傾斜擠壓面75的第二傾斜推面62。第二鎖定裝置7的工作原理與第一鎖定裝置5相同。
在第二聯動滑塊6一側的T字形桿21上設有當童車收折后能夠彈壓卡住第二聯動滑塊6的彈性卡塊22,彈性卡塊22設在第二聯動 滑塊6一側的T字形桿21上,第二聯動滑塊6上設有能夠將彈性卡塊22按壓解鎖的解鎖按鈕65。當童車收折到最小時,第二聯動滑塊6上具有中空孔,彈性卡塊22彈性伸入到該孔內,解鎖時,按下解鎖按鈕65使彈性卡塊22伸出,不再卡住第二聯動滑塊6。
動作過程:向上按壓二道鎖按鈕50,滑槽60與通槽11重疊,使二道鎖按鈕50不在擋住第一聯動滑塊4,向童車外側拉解鎖拉繩8,解鎖拉繩8的兩端分別拉動第一聯動架53和第二聯動架73向童車內側橫移,第一聯動架53帶動第一鎖塊52,第二聯動架73帶動第二鎖塊72,使第一聯動滑塊4和第二聯動滑塊6解鎖,推架3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轉動,帶動第一聯動桿41向下滑,推動第一聯動滑塊4向下滑,從而使第二聯動桿42下移,另一側的推架3、第三聯動桿63、第二聯動桿64、前車架1聯動原理前面的原理相同,第二聯動滑塊6下滑,最終帶動前車架1向后車架2一側收折。當第二聯動滑塊6下移到彈性卡塊22位置時,彈性卡塊22卡住第二聯動滑塊6,完成收折。展開時,按下解鎖按鈕65,彈性卡塊22解鎖,上推推架3完成展開,由于二道鎖按鈕50在收折過程中,被復位彈簧12向下彈壓移動,撥柱59被阻擋部13擋住,解鎖拉繩8不能拉動第一鎖塊52滑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