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機轉向驅動輪,屬于兒童電動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童車主要分為兒童推車、兒童學步車、兒童三輪車、兒童自行車、和兒童電動車五大類,童車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也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有助于身體發育,其中兒童電動車主要指的是兒童可駕駛可坐的一類由電機驅動的玩具車。
目前,現有的兒童電動車的驅動方式分為軸驅動或者是間接驅動,其中的軸驅動是通過帶動兩個后輪軸上位于車體內部的部分,驅動兩個后輪中的一個輪進行轉動,該種方式的驅動效果較差,遇上驅動輪打滑的時候,整個童車將無法行進,另外一個的間接驅動方式就是通過驅動車輪輪盤來使車輪進行轉動,該種驅動方式的零件配合要求高,傳動齒輪容易打滑,影響驅動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機轉向驅動輪。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機轉向驅動輪,它包含電機盒、轉向電機、電機連桿連接件、電機連桿、轉向連桿、轉向連桿固定件、輪子、第一萬向節、第二萬向節、第三萬向節、萬向節連動桿、連接電機桿、電機傳動桿、第一軸承、第二軸承,電機盒內設置有轉向電機,轉向電機通過電機連桿連接件與電機連桿連接,電機連桿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轉向連桿的一端固定連接,兩個轉向連桿的另一端分別通過轉向連桿固定件與兩端的輪子固定連接,兩端的輪子之間設置有第一萬向節、第二萬向節和第三萬向節,第一萬向節的一端與其中一端的輪子固定連接,第一萬向節的另一端通過萬向節連動桿與第二萬向節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萬向節的另一端通過連接電機桿與電機傳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且連接處設置有第一軸承,電機傳動桿的另一端通過第二軸承與第三萬向節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三萬向節的另一端與另一端的輪子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結構設計合理,安裝簡單,使用方便,通過采用自動化結構設計,效果相比手動轉向更加方便,通過電機轉動帶動轉向連桿,轉向連桿帶動輪子,以達到轉向的目的。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實用新型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1-電機盒;2-轉向電機;3-電機連桿連接件;4-電機連桿;5-轉向連桿;6-轉向連桿固定件;7-輪子;8-第一萬向節;9-第二萬向節;10-第三萬向節;11-萬向節連動桿;12-連接電機桿;13-電機傳動桿;14-第一軸承;15-第二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電機盒1、轉向電機2、電機連桿連接件3、電機連桿4、轉向連桿5、轉向連桿固定件6、輪子7、第一萬向節8、第二萬向節9、第三萬向節10、萬向節連動桿11、連接電機桿12、電機傳動桿13、第一軸承14、第二軸承15,電機盒1內設置有轉向電機2,轉向電機2通過電機連桿連接件3與電機連桿4連接,電機連桿4的兩端分別與兩個轉向連桿5的一端固定連接,兩個轉向連桿5的另一端分別通過轉向連桿固定件6與兩端的輪子7固定連接,兩端的輪子7之間設置有第一萬向節8、第二萬向節9和第三萬向節10,第一萬向節8的一端與其中一端的輪子7固定連接,第一萬向節8的另一端通過萬向節連動桿11與第二萬向節9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二萬向節9的另一端通過連接電機桿12與電機傳動桿13的一端固定連接,且連接處設置有第一軸承14,電機傳動桿13的另一端通過第二軸承15與第三萬向節10的一端固定連接,第三萬向節10的另一端與另一端的輪子7固定連接。
本具體實施方式結構設計合理,安裝簡單,使用方便,通過采用自動化結構設計,效果相比手動轉向更加方便,通過電機轉動帶動轉向連桿,轉向連桿帶動輪子,以達到轉向的目的。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