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擋泥板,具體涉及一種汽車擋泥板,屬于汽車零配件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在雨天行駛時,地面上的雨水會吸附在車輪上,由于車輪的高速轉動,雨水會被甩離車輪,沖擊到輪罩上,并飛濺形成大量的大小不一的液滴,同時輪胎碾壓到地面雨水時,也是飛濺出大量液滴,上述兩種液滴隨著行駛時在車輪處卷積的氣流,形成向后方、側方的擴散雨霧,這些雨霧區域范圍較大,嚴重影響位于該車后方車輛的可視性,在后車看來前方就是大霧一樣白茫茫一片,甚至看不到前車車燈,更無法感知到前車的車輛狀態,這種低可視性嚴重威脅行車安全,每年有眾多交通事故因此發生。
中國實用新型專利201420632049.6公開了一種汽車防飛濺輪罩,包括輪罩本體,輪罩本體內表面分布有縱向溝槽。上述公開的汽車防飛濺輪罩存在以下問題: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伴隨雨水會有泥垢、石子等飛濺到擋泥板上,若采用上述結構,則飛濺的泥垢、石子等容易堆積在縱向溝槽中,當泥垢、石子等堆積到一定程度時,該防飛濺輪罩難以起到防飛濺的作用,另外由于輪罩與車輪之間的間距較小,難以對堆積在縱向溝槽中的泥垢、石子等進行清理,長期使用后該輪罩的防飛濺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防飛濺效果好且水汽分離效果明顯的汽車擋泥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擋泥板,包括 擋泥板本體,所述擋泥板本體上端開設有安裝定位孔,所述擋泥板本體底部設有支撐塊,在所述擋泥板本體兩側分別設有一可折疊靠在擋泥板本體內部或撐開在擋泥板本體兩側的翼緣板;所述翼緣板活動鉸接在擋泥板本體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在所述擋泥板本體與所述翼緣板之間設有支撐連接組件;所述支撐連接組件可調整所述翼緣板與所述擋泥板本體之間的夾角。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所述擋泥板本體主要由金屬板層和橡膠層組成,在所述金屬板層和橡膠層之間設有吸能結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改進的,所述吸能結構為網狀結構或蜂窩狀結構。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實用新型方案的一種汽車擋泥板,通過增加活動鉸接的翼緣板,不僅可以有效地防止飛濺,水汽分離率高,而且可以避免泥垢的堆積以確保該擋泥板能夠長期且有效地防飛濺。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擋泥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擋泥板的A-A向剖視圖。
圖中:1、擋泥板本體;2、定位孔;3、支撐塊;4、翼緣板;5、支撐連接組件;11、金屬板層;12、橡膠層;13、吸能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附圖1至附圖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汽車擋泥板,包括擋泥板本體1,所述擋泥板本體1上端開設有安裝定位孔2,所述擋泥板本體1底部 設有支撐塊3,在所述擋泥板本體1兩側分別設有一可折疊靠在擋泥板本體1內部或撐開在擋泥板本體兩側的翼緣板4;所述翼緣板4活動鉸接在擋泥板本體1上。在所述擋泥板本體1與所述翼緣板4之間設有支撐連接組件5;所述支撐連接組件5可調整所述翼緣板4與所述擋泥板本體1之間的夾角。
汽車行駛過程中,可根據天氣狀況,通過支撐連接組件5自動調整翼緣板4與擋泥板本體1之間的夾角,實現靈活控制阻擋面積,防飛濺效果好。
所述擋泥板本體1主要由金屬板層11和全覆包裹在所述金屬半層11的橡膠層12組成,在所述金屬板層11和橡膠層12之間設有吸能結構13;所述吸能結構13為網狀結構或蜂窩狀結構,通過吸能結構13具有一定的彈性,能夠有效地吸能,可有效降低飛石對擋泥板本體1的沖擊。
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范圍之內。